“指鹿为马”的赵高在历史上一直以专横的形象著称,然而近日一位史学家在其出版的新书中指出,赵高不但不是宦官还是全才,而且身为赵国后裔的他还是灭秦的主谋!如此为赵高“平反”的论断一出,引发了众多读者的激烈争议,甚至震动史学界。真实的赵高是为了“灭秦复仇”,还是为了“一己私欲”?强大的秦王朝何以如此短暂?是毁于何人之手?始皇的暴政?二世的昏庸?还是赵高的导演?
引子
赵高是赵国赵王很疏远的亲属,赵国灭亡后,却因为和赵王的关系而被抄没入宫。把罪犯的子弟抄没入宫是历朝历代宦官来源的一大渠道。赵高长得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为人又精细,善于窥测王的心思。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以来,以法治国,国力才变得强盛起来,后来历代奉行不辍,终于在秦始皇时,统一天下。尝到了法治的甜头后,秦始皇又为了以高压政策制服六国民众,更把法治推到了极端。他接受李斯的提议,焚书坑儒,灭绝百家学说,让人们以吏为师,专尚法律。赵高既聪明又有智慧,他能将法律条文倒背如流,所以深得秦始皇喜欢,提拔他为中车府令,负责掌管皇帝出行和印玺的事务,成为宦官中最有实权的人物。赵高常在秦始皇左右协助处理国家政事,也因此得以全面接触到国家机密大事。 始皇晚年,赵高见秦始皇年事已高,便开始考虑谁能接替秦始皇的帝位,自己也好早些有所依托。他对秦始皇二十几个儿子的德行、才能、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有细致深刻的了解。照常理,长子扶苏宽仁忠厚、德才兼备,在朝臣中最有威信,当然是最有可能成为继承人的,可是,因为他屡次劝谏始皇要宽仁待民,反对以严刑酷法来治理国家,所以常常激怒始皇。在其他儿子当中,赵高发现秦始皇最宠爱的是小儿子胡亥。于是他就想方设法笼络并讨好这位骄纵无知、缺乏主见的纨绔公子。赵高事事处处应和胡亥的心理,满足他的需要,凭着他那见风使舵、八面玲珑、能说会道的本领,很快地就深得胡亥的欢心。始皇见了,也很高兴。后来,干脆让赵高做胡亥的老师,教他书法、文字及狱律令法的知识。胡亥深受始皇娇宠,少不经事,怎肯沉下心来去研究什么法律?所以,一切判决讼狱之事,一概委托赵高办理。赵高深知始皇性情,“乐以刑杀为威”,所以,遇有刑案,总是严词罗织,铸成重罪,以迎合始皇之意,一面奉承胡亥,导其逸乐,因而博得始皇父子的欢心。
二世登基
秦始皇后来死在出巡的路上。在秦大队人马走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南黄河渡口)时,秦始皇便突然发病,并最终病死。秦始皇在最后时刻给长子扶苏留下一封诏书,让他把军队交给蒙恬,回到咸阳参加葬礼,其实就是让扶苏回京即位。沙丘距京城咸阳两千余里,加之始皇生前没有明确设立太子,所以,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很可能发生诸皇子争夺皇位的内讧,或各地反秦势力的乘机而起。这时,丞相李斯从国家大局出发,下令秘不发丧,迅速赶回咸阳。当时这个秘密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及所亲信的宦官一共五六个人知道,其他人则一无所知。其时赵高对胡亥说:“主上已经驾崩,没有留下分封诸位公子的诏令,而唯独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诏书,一到咸阳,马上就会立为皇帝,而您却连一寸土地也没有,这将如何是好呢?”胡亥不过是个花花公子,并没有什么主意,他无奈地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啊。我听说,最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最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父皇去世了,没有分封各位皇子,是有他的想法和道理的。做儿子的自应遵守,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赵高提醒他说:“不能这么说,眼下的情形,不是不可以改变的。诸公子及蒙氏兄弟都不在身边,如今天下生死存亡的大权,全在你、我和丞相李斯的手里攥着,希望你早做打算。你应该懂得使别人臣服于自己和自己臣服于别人,制人和受制于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于是赵高说服了胡亥,接着又开始做起了李斯的工作。 赵高由于职务的关系,和李斯共事很久了,关系也很不错,他独自一人去见李斯说明了情况,希望李斯可以助他一臂之力。李斯虽然知道赵高说的都是实情,但他在秦始皇手下办事多年,心里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皇帝的指示是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所以他还是不同意赵高的主张。赵高说:“我听说圣人处世也是变化无常的,总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做法,怎么能死守着老法子永久不变呢?如今天下的大权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是不愁不受重用的。只是因为你我多年,才不能不以真情相告。丞相老成练达,应该晓明利害,在野的要制服在朝的,那叫糊涂;居下的要制服居上的,就叫做犯上作乱。所以,秋霜一阵,花草就要凋零;春潮一生,万物就要滋荣,这是必然结果啊,您怎么就是不开窍呢?”李斯最终被赵高说动,和赵高合谋改立胡亥了。胡亥、赵高、李斯三人意见达成一致后,便开始实施一场直接改变秦朝命运的宫廷政变,政变的主谋虽然是赵高,执行者却是李斯,因为没有他的同意,任何诏书都发布不出去,同时李斯任相多年,在国内的地位和威望都是赵高所无法比拟的。
赵高先是毁掉了秦始皇赐给扶苏的“玺书”,另外伪造了一道给丞相李斯的临终遗嘱,册立胡亥为太子,并以秦始皇的名义把长子扶苏下令赐死。葬礼结束后,胡亥正式即位登上皇帝宝座,称为秦二世。赵高升任为郎中令,常居于宫中参与决策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