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入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淮上:淮水边。梁州:今陕西南郑县东。江汉:指今湖北一带。“浮云”句:指人生聚散无常,如浮云不定。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斑:指头发斑白。
诗人在淮上喜逢故人,而有此作。“相逢”一句,可见交往之深,“欢笑”一句写老友重逢,欢情如昨,只是彼此都老了。诗中既回忆当年又描写别后;既描写了久别重逢的欢欣,又抒发了人世沧桑,青春不在的感慨,最后还想到将来的归宿。谋篇布局,颇具匠心。
夕次盱眙县
其一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次:停泊。盱眙: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这首诗写旅途中的客思。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夜听寒钟思念故乡,彻夜未眠。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融在景物的描写之中。诗的妙处在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把风尘漂泊,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往。
校书:校书郎之官名,掌管校勘书籍。亲爱:指好友。棹:船桨,这里指船。广陵:今江苏扬州。沿:顺流的意思。洄:逆流的意思。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此诗当是作者在罢官归洛途中写给元大的留别诗。“凄凄”形容离去时心情的愁苦悲伤,“泛泛”写船在无尽风烟中飘游,进一步抒写心情的惆怅。“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是历代公认的名句,将人物置于残钟凄寂、烟柳断肠的背景中,外来的声响颜色与内在的心曲隐隐交汇。“归”、“残”,似断犹续。一切都将因“归”而成为过去,永不褪色的却是这美好的往事。借景抒情,不着痕迹。后四句慨叹身世浮沉,世事无常,友人难以聚会,感情极为深沉。表现方法仍是借景抒情,以舟的沿洄不定比喻世事无常,难以自主。全诗寓人生哲理于景物描写中,含蓄深沉。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长安:唐京城,今陕西西安。冯著:韦应物友人。客:指冯著。灞陵:即灞上。在长安东,汉文帝葬于此。“采山”句:指冯著有归隐之意。冥冥:形容花繁的样子。飏飏:鸟飞翔的样子。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诗人见到了好友冯著。他是为了伐木之需而入长安买斧的,衣上似乎还沾着灞陵的春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冯著的关心。“冥冥”两句,写春景,也写出了韦应物碰见老友的欣喜之情。诗人对冯著很关切:好像昨日才分别似的,不觉又是一年了,你的头发又白了几根呢?其中也夹杂了韦应物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李儋: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黯黯:低沉暗淡。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问询:探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怀时事,思念友人的情怀。首联意在说明花落花开,别来不觉又是一年。中间四句触景生情,从局势和自身两方面写一年来的感受。世事渺茫难料,因而愁绪满怀;自身既多病而思归,又为没有能做好父母官而自愧。最后两句表示渴望和友人畅叙。全诗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为七律中名篇。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眇眇:微小。宿昔:从前。
全诗首先描画出在暮色苍茫的淮河边,诗人欲行而难行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茫茫楚天,小雨霏霏,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凄怅,羁旅之情更为深重。“离思”二字,像凄风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诗人憔悴的面容。但作者仍未直接抒写离思之情,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独”字,写出小鸟是失群的;“下”字,写出小鸟是归巢的;“东南”二字,写出小鸟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诗人却离亲人越来越远。此时,不断传来的声音暮钟使人的心情更为暗淡。全诗景物凄迷,色彩暗淡,钟声哀远,所抒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使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楚江:指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