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韦应物,人们往往会想到他那首七言绝句《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可谓景物空阔,意境幽深。我也是从这首诗开始知道韦应物这个名字的,并因此诗而羡慕他的超脱。 近来重新拿起《唐诗三百首》,深读细思中被韦应物的精神品格所吸引、所震憾。《唐诗三百首》共收录韦应物长长短短12首诗,与《全唐诗》收录他的10卷570余首相比应是凤毛麟角。但在灿若繁星的唐代诗人中,他在《唐诗三百首》中所占的比重也过者无几。就诗的影响力而言,他不是顶尖的人物,但就其精神品格言,吾以为当推此人。他在任苏州刺史时,曾以蔬菜瓜果宴请过当地名士顾况等人,并以诗相酬,写下了《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这首五言古诗。其中有这样两句:“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意思是自己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却没有看到斯处人民生活安康,感到很自愧。他的这种自愧自责在另一首七律《寄李儋元锡》中表露的更加深刻。全诗如下:“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一句“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道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苦闷心情,自宋代以来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人们也许会问,既有忧国忧民之心,又官居要职,为何难以作为呢?看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答案便一目了然了。
韦应物公元781年任滁州刺史,785年任江州刺史,789年任苏州刺史。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20多年,但唐王朝积患难除,元气大伤,朝庭紊乱,军阀猖獗,天灾人祸,民生凋敝。仅从一组数据便可看出安史之乱对后期的影响,对生灵的涂炭。公元754年(安史之乱前一年)唐王朝统计全国共有906.9万户家庭,5298万人口,而公元764年统计(安史之乱平定后)全国家庭仅剩290万户,人口1690万人。而且战乱仍然时有发生。韦应物在写《寄李儋元锡》这首诗时,正是军阀朱氵此叛乱,占据京城长安,唐德宗皇帝逃到四川避难,全国一片混乱之时。这种历史背景下,“邑有流亡”,岂能幸免。连皇帝都逃了,韦应物也可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他不忍心这样做,他仍然抱病坚守在任上。韦应物忠于职守,忧国忧民,在当时也是深受朝庭器重,百姓拥戴的好官,难怪他连任三州刺史。在任苏州刺史时,他已重病难复。公元791年他辞官获准,闲居在苏州永定寺。寄情山水是诗人一生的渴望,但一直苦无机会。他在《东郊》一诗中曾叹道“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可见其还是以政事为重的。辞官后他多么想赋闲静养一下,但此时的他已不能再享受山水之幽了。辞官后第二年,即公元792年,他带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溘然长逝,年仅55岁。
我崇尚韦应物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他对妻女的情义。诗人早年丧妻,膝下两女。诗人对亡妻的感情令人泣下,《全唐诗》第一百九十一卷,有一首他悼念亡妻的五言古诗《伤逝》,在此摘录如下,可窥一斑。“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衰妻之痛,摧人心肺。面对失去母爱的两个女儿,诗人没有再娶,而是怀着对妻子的爱,忍痛含泪扶养女儿,教育女儿,与女儿相依为命。然而这一点却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但吾以为这恰恰是诗人高尚品格的另一佐证,是历代高官显贵难与匹比的。《唐诗三百首》收录了诗人为大女儿送嫁的诗篇《送杨氏女》(五言古诗):“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单居移时节的诗人送别相依为命的女儿,其复杂、痛苦的心情跃然纸上,让人热泪欲零还住。然而痛苦中的诗人仍不忘嘱咐女儿:“安贫守俭,莫期待完备的嫁妆,要孝敬公婆,言行自律。”
诗如其人,其人德馨,如兰之馥。透过韦应物的诗,我们看到了一个清廉正直,重情重义的官员、丈夫和父亲的形象,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高洁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