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维 >> 正文

 

王维的春游

游松

 

  王维那年入山中做了一回春游。

  王维,即唐朝的那位著名文学家。那年他禁不住春天美好气息的诱惑,独自到山中徜徉游玩。他用文学的诗思寻找春天的景物,用文学的敏锐触摸春天的有形与无形,直到月夜时分,方从山中归来,休憩于山脚。他在灯下写一短信,把白天的见闻写给正在城里读经的朋友,第二天托一位往城中贩运药材的人带了过去。那封信就是有名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长线。文人纵情山水,实际是为了从大自然中汲取文化的力量,使心中的文脉不致断裂。他们只有面对星辰日月,才会感到自己周身蓄满了文化。所以王维游玩山中,与其说是春的诱惑,不如说是为了文化的充电。那位叫裴迪的朋友捧读王维春烟满纸的书信,料想他将会意而笑。因为朋友王维给他捎来了最好的东西,文字上的山水春光不下于自然的山水春光。

  我们中国的名山胜水都经过了历代文人诗词文章的描述,经过了文化的筛滤,在大自然的纯净中,它们同时闪现着文化的光彩。所以中国的山水既是自然的,同时也是人文的。在交通如此便利、长假如此宽裕的今天,人们结伴远足,在赏读大自然这本原生态厚书的同时,应该不忘关注它们的另一面——人文山水。庐山、黄山、泰山……无一处不留有前人的胜迹。王维那次所游之山,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小山而已,在今天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山。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在祖国的山水中游玩,如果仅仅是凭双脚走上一圈,用肉眼看上一回,不过游了山水的表层。按照古人的见解,山水与文章是密不可分的。游山水,不可不读古人的山水文章;读古人山水文章,你不可不亲临那一片山水。如此这般往返于文章与山水,你便渐渐了然“天人合一”的妙境所在。

  王维当年春游时,现实意义上的春天并未真正来到。想想看,腊月至多相当于今天的公历二月。北方“寒冬腊月”是正冷的时候,王维此文中也不时出现“寒山”、“寒犬”的字样。惟一的可能,就是那年是个暖冬,而那天偏巧又没有寒流过境,所以这才“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王维当时独自坐在月夜的山头,对已经为时不远的春天做了如饥似渴的憧憬:“当待春中,木蔓发,春山可望……”王维心中的春天快于眼中的春天,眼前春天的不足,由他在文字的想像中予以了补足。因此说,文人文字上的山水春光,并不下于地理自然的山水春光。

  春光本如过眼烟云,王维却以尺素短笺使唐朝春光永驻。文字竟是如此神奇。

  (作者单位:辽宁省邮政局)

  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水,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 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垅朝 :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驮黄蘖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维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王维的春游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过刘司直赴安西
    渭城①曲
    鹿柴
    渭川田家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山居秋暝
    桃源行
    老将行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送梓州李使君
    【积雨辋川庄作】
    漆园诗词赏析
    归嵩山作诗词赏析
    送邢桂州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酌酒与裴迪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
    田园乐
    王维【青溪】
    【渭川田家】
    【新晴野望】
    杂诗三首(选一)
    过香积寺
    【汉江临泛】
    使至塞上
    【鹿柴】
    【竹里馆】
    【辛夷坞】
    【鸟鸣涧】
    【山中送别】
    【杂诗三首】(其二)
    【相思】
    【书事】
    【山中】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辛夷坞
    竹里馆
    送沈子福之江东
    漆园
    《观猎》诗词全文
    《出塞作》诗词全文
    《使至塞上》诗词全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词赏析
    孟城坳诗词赏析
    文杏馆诗词赏析
    栾家濑诗词赏析
    黛玉与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与《红楼梦》的诗化意蕴
    一幅清新淡远的山水画——王维《山居
    过香积寺
    使至塞上
    送梓州李使君
    积雨辋川庄作
    孟城坳
    鹿柴
    白石滩
    王维
    【桃源行】
    杂诗
    秋夜曲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诗词
    《杂诗》诗词全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全文
    《少年行》诗词全文
    《送别》诗词全文
    《红豆》诗词全文
    《鹿柴》诗词全文
    《送元二使安西》诗词全文
    《竹里馆》诗词全文
    《送别》诗词全文
    融入王维的纷纷花海
    洛阳女儿行
    酬张少府诗词赏析
    西施咏
    送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酬张少府
    汉江临泛
    青溪
    竹里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收藏书画名家赏析:王维
    名利场中的田园诗人王维
    唐朝公主如狼似虎 竟曾潜规则“霸占”
    我读王维《阳关曲》
    王维诗歌中的禅趣
    王维与《送刘司直赴安西》
    诗人王维:笑倚清风立秋水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考辨
    王维《田园乐》(其六)诗歌鉴赏
    诗境和禅心——王维山水诗的心灵境界
    别开生面的秋韵图——王维《山居秋暝
    2007年高考全国二卷王维诗《新晴野望
    王维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分析
    秋夜独坐(一作冬夜书怀)诗词赏析
    相思
    归嵩山作
    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王维系列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
    王维诗鉴赏 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鸟鸣涧
    青溪
    新晴野望
    酬张少府
    陇头吟
    【终南别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观猎
    终南山
    山居秋暝
    渭川田家
    春中田园作
    送别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诗歌的独特解读——读王志清《纵
    夷门歌
    息夫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
    老将行
    桃源行
    洛阳女儿行
    答张五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山中送别
    书事
    蓝田山石门精舍
    谓城曲
    齐州送祖三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
    偶然作(之六)
    献始兴公
    不遇咏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洛阳女儿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酬张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
    【山居秋暝】
    渭川田家诗词赏析
    山中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词赏析
    比较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异同点
    【渭城曲】
    “诗佛”王维说
    过香积寺诗词赏析
    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词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诗词赏析
    老将行诗词赏析
    洛阳女儿行诗词赏析
    酬郭给事
    山中诗词赏析
    陇头吟诗词赏析
    【观猎】
    辋川集·白石滩诗词赏析
    书事诗词赏析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
    少年行四首诗词赏析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江东)
    息夫人诗词赏析
    王维山水诗研究
    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青溪诗词赏析
    鸟鸣涧诗词赏析
    秋夜曲诗词赏析
    【终南山】
    送梓州李使君诗词赏析
    桃源行诗词赏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词赏析
    渭城曲诗词赏析
    渭川田家诗词赏析
    西施咏诗词赏析
    辛夷坞诗词赏析
    伊州歌诗词赏析
    赠郭给事诗词赏析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词
    终南山诗词赏析
    终南别业诗词赏析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词赏析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酬郭给事诗词赏析
    渭城曲诗词赏析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诗
    陇西行诗词赏析
    春中田园作诗词赏析
    新晴野望诗词赏析
    夷门歌诗词赏析
    宿郑州
    山居秋暝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