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在秦岭中部,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南面。诗写终南山的雄伟气势和奇妙景色,抒发了诗人游山的感受与情趣。 诗从大处着笔,先写终南山的高峻与广阔。山峰高耸入云,使人感到与天上的宫殿已经非常接近,足见其高,而山势绵延,一望无边,使人感到一直铺展到大海边上,足见其广。太乙,是终南山主峰;天都,天府,天帝所居之处,一说指都城长安。这样的描写,固然夸张,但却是置身大山之中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而生的想象。中间四句写具体所见景致。诗人进入山中,回头望去,只见一片云气缭绕,笼罩了山中的一切,而随着自己攀缘的步履,一步步登上高峰,再看前面时,云气却又似有还无。从“白云回望合”到“青霭入看无”,逼真地描绘出大山之中的奇妙景观,远望山间白云笼罩,待到自己进入山间,则云气又看不清了,使人恍惚迷离,如入仙境。而随着登山的过程,视线中移步换景,又呈现出变化多样的景观。站在山顶远眺,只见群峰罗列,千姿百态,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由于山峰的高低方位不同,所受到的光线亦明显有异,随着夕阳西下,光线照射的角度不断变化,更是明暗显晦,变幻瞬息,峰壑异态,气象万千。这四句诗具体写景,从登山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到时间、空间中的山景变化,以灵动变化的笔触再现出山景的变幻莫测。山景如此变化,只有山势极高峻广阔者才会出现,因此,这样的写景,仍然意在渲染终南山之高之大。正是因为处身于这样的大山之中,到了日暮,投宿之处难以寻觅,所以见到樵夫归来,赶紧隔水相问,既突现游山的主体,结束一天的游程,而所问如何,则又引人遐思,留有无穷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