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维 >> 正文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

  明时久不达,

  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

  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

  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

  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

  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

  淡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

  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

  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

  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

  归耕为老农。

  王维诗鉴赏

  綦母,复姓,指王维的好友綦母潜。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潜字孝通,开元中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 著作郎秩九品,綦母潜“食之无味”,于是潇洒地弃官而去,还归江东。

  好友归隐,王维赋此诗相送。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开篇四句,从感慨时遇写起,从自己和友人的相通之处写起,这样就一下子缩短了心理距离,更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诗人并未抱怨怀才不遇,而是乐天知命,劝慰友人要有坦荡的胸襟。但细品味,我们又发现,诗人虽然节制感情,但终不免流露一丝如怨如慕,不绝如缕的无可奈何之情。总之,这几句诗中包含的感情十分复杂。

  “念君拂衣去”以下八句,描绘了想象中的友人归隐之乐:“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淡尔蒹葭丛。”如水的秋色,明净的天空,鲜红的落日,辽远的澄江,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这江天一色的自然里,人的心绪也随之飘到了天之涯、江之头了。友人在悠悠清夜,皎皎月光之下驾一叶扁舟,扣舷而歌,荡漾在如烟似雾的芦苇丛中,没有悲喜,没有错愕,有的只是与大自然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般的晤谈——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又是那么和谐空灵。这几句诗富于清淡之味,隽永之趣,如花落香浮、月印水底,清空闲远,神韵超然,一切都已溶入那空灵的梦境之中了。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最后八句写自己对宦仕生活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我不想在这所谓的“昭世”奔走了,我已白了双鬓,倦了心灵,官场中的种种手段,我终究学不会,也不愿学。我离皇帝总是那么远,无人赏识,无人荐举,还是象你一样归隐田间吧!如此结尾,既抒发自己的不得意之情,又表明了对友人生活道路的充分肯定。

  王维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画家。在他的笔下,诗与画是“道通为一”的。这首诗中间八句描绘友人隐居生活的画面,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诗中有”的特点,这首诗也是以“净、澄、清、明、淡”

  等语言上的冷色调合成了一种“单纯的静穆”,突出了自然界的清幽、静谧。诗中的景物呈现出一种和光一片、浑融无迹的特点:青色的夜空、蒹葭,皎洁的月光、水光,物物融合,没有明显的轮廓,没有明显的界定,犹如一幅上乘的水墨

  这首诗不仅有诗情、境,还有一种空灵的禅意。

  在描绘隐居之乐时,诗人融入其中,心无挂碍,以空灵之心审视空灵之境,泯灭了主客的对峙、物我的差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晶莹、剔透的境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维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过刘司直赴安西
    渭城①曲
    鹿柴
    渭川田家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山居秋暝
    桃源行
    老将行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送梓州李使君
    【积雨辋川庄作】
    漆园诗词赏析
    归嵩山作诗词赏析
    送邢桂州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酌酒与裴迪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
    田园乐
    王维【青溪】
    【渭川田家】
    【新晴野望】
    杂诗三首(选一)
    过香积寺
    【汉江临泛】
    使至塞上
    【鹿柴】
    【竹里馆】
    【辛夷坞】
    【鸟鸣涧】
    【山中送别】
    【杂诗三首】(其二)
    【相思】
    【书事】
    【山中】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辛夷坞
    竹里馆
    送沈子福之江东
    漆园
    《观猎》诗词全文
    《出塞作》诗词全文
    《使至塞上》诗词全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词赏析
    孟城坳诗词赏析
    文杏馆诗词赏析
    栾家濑诗词赏析
    黛玉与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与《红楼梦》的诗化意蕴
    一幅清新淡远的山水画——王维《山居
    过香积寺
    使至塞上
    送梓州李使君
    积雨辋川庄作
    孟城坳
    鹿柴
    白石滩
    王维
    【桃源行】
    杂诗
    秋夜曲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诗词
    《杂诗》诗词全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全文
    《少年行》诗词全文
    《送别》诗词全文
    《红豆》诗词全文
    《鹿柴》诗词全文
    《送元二使安西》诗词全文
    《竹里馆》诗词全文
    《送别》诗词全文
    融入王维的纷纷花海
    洛阳女儿行
    酬张少府诗词赏析
    西施咏
    送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酬张少府
    汉江临泛
    青溪
    竹里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收藏书画名家赏析:王维
    名利场中的田园诗人王维
    唐朝公主如狼似虎 竟曾潜规则“霸占”
    我读王维《阳关曲》
    王维诗歌中的禅趣
    王维与《送刘司直赴安西》
    诗人王维:笑倚清风立秋水
    唐代王维《过香积寺》考辨
    王维《田园乐》(其六)诗歌鉴赏
    诗境和禅心——王维山水诗的心灵境界
    别开生面的秋韵图——王维《山居秋暝
    2007年高考全国二卷王维诗《新晴野望
    王维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分析
    秋夜独坐(一作冬夜书怀)诗词赏析
    相思
    归嵩山作
    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王维系列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
    王维诗鉴赏 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鸟鸣涧
    青溪
    新晴野望
    酬张少府
    陇头吟
    【终南山】
    【渭城曲】
    观猎
    终南山
    山居秋暝
    渭川田家
    春中田园作
    送别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诗歌的独特解读——读王志清《纵
    夷门歌
    息夫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
    老将行
    桃源行
    洛阳女儿行
    答张五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山中送别
    书事
    蓝田山石门精舍
    谓城曲
    宿郑州
    齐州送祖三
    献始兴公
    不遇咏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洛阳女儿行】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酬张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
    【山居秋暝】
    【终南别业】
    渭川田家诗词赏析
    山中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词赏析
    比较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异同点
    “诗佛”王维说
    王维的春游
    过香积寺诗词赏析
    汉江临眺诗词赏析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词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诗词赏析
    老将行诗词赏析
    洛阳女儿行诗词赏析
    酬郭给事
    山中诗词赏析
    陇头吟诗词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辋川集·白石滩诗词赏析
    书事诗词赏析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
    少年行四首诗词赏析
    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沈子福之江东)
    息夫人诗词赏析
    王维山水诗研究
    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青溪诗词赏析
    鸟鸣涧诗词赏析
    秋夜曲诗词赏析
    【观猎】
    送梓州李使君诗词赏析
    桃源行诗词赏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词赏析
    渭城曲诗词赏析
    渭川田家诗词赏析
    西施咏诗词赏析
    辛夷坞诗词赏析
    伊州歌诗词赏析
    赠郭给事诗词赏析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词
    终南山诗词赏析
    终南别业诗词赏析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词赏析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酬郭给事诗词赏析
    渭城曲诗词赏析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诗
    陇西行诗词赏析
    春中田园作诗词赏析
    新晴野望诗词赏析
    夷门歌诗词赏析
    偶然作(之六)
    山居秋暝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