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uo >> 罗贯中 >> 正文

 

罗贯中当不起儒生这顶桂冠

十评千古遗毒——诸葛亮

在当代中国人不知道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人很少,在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有一位作家参加了两部巨著的创作,他的名字叫——罗贯中

罗贯中多才多艺,是文学奇才,一生著作颇丰,他写过乐府隐语,写过戏曲作品《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他写过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十七史演义》,他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长篇巨制《三国演义》代表了他文学上最高的成就。

《三国演义》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大大迈进一步,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明清长篇历史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标志着中国历史小说的辉煌成就。

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把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至西晋统一止的近一百年的历史。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了四百多个人物,通过夸张,渲染,对比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性格,塑造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刻了孔明、曹操、关羽、张飞、周瑜、司马懿等几十个典型人物。《三国演义》结构宏伟,组织严密,条理清晰。罗贯中善于描写战争,全书一百二十回,描写了大小40多次战争,每次战争都写出了各自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方略等,有声有色,绝无雷同之感。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十分罕见的。《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真面目。真实的再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复杂斗争和历史演变。很多人以《三国演义》中的战略战术谋略为蓝本,学习借鉴,并加以运用。在这本传世之作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具有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对于这么一位饱学的文学家在董文中成了一文不值的“儒生”,可惜的是现在“儒生”是贬义词,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儒生”这个桂冠不是随便哪一个人都能戴的。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一个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不仅如此,罗贯中曾参加过张士诚的起义军,在朝廷看来是贼,就连罗氏家谱都不愿意登录的人,董先生却把他划入儒林。可谓是大胆。要知道,像罗贯中这样身负两桩“大罪”的人,在家规上,生时是不能入家谱,死后不能入祖坟的。在国法上,甘愿下贱,入籍乐户,沦为下九流,在人前是抬不起头的。附贼造反,大逆不道,不仅自己要伏法,还要诛连九族的。当然这是封建制度。如果凭着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这两块现代人赋予的金字招牌的话,也只能归入小说家。在斑固《汉书》中记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这九家是“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小说家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一个学派,但是在孔子时,及汉代都是轻视小说家的。《汉书》载“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孔子认为小说家是小道,君子是不要去做的,但有可观之处,又是不可缺少的。后世人称之为“臭老九”就是根据其添为九家之末,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但上不了大席面,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门类。至于说到了现代,文学与艺术大红大紫,而儒家却成了丧家之犬,这也是时代使然。此一时彼一时矣!

罗贯中只能是小说家,而不是儒生,如果把罗贯中归入儒生,首先孔子那一关就通不过。为了让大家了解罗贯中,现把他的一生叙述一下,以免引起误会,徒费口舌。

罗贯中(约1330—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 ,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 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但是,近年来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故基本可以确定其籍贯为太原府祁县。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如同现在时兴“北漂”一样。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罗贯中的籍贯「东原人」之说,亦非空穴来风,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於「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公元13601363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於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於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公元1400年左右,罗贯中七十岁时,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先生随手这么以哗啦,把一个史学家陈寿,一个小说家罗贯中都划入了儒生之列,真叫人哭笑不得!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罗贯中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罗贯中当不起儒生这顶桂冠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罗贯中
    专家破解罗贯中“谜团”
    施耐庵和罗贯中彼此认识吗?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
    施耐庵年长于罗贯中
    《三国演义》的作者真的是罗贯中吗?
    罗贯中简介
    惹怒朱元璋不得已离祖籍 罗贯中籍贯东
    罗贯中故里之争花落东平 朱元璋曾对其
    罗贯中铜像在清徐县落成
    罗贯中故里之争花落东平 朱元璋曾对其
    二十世纪罗贯中交游研究
    罗贯中 三国烽火事斗笔笑谈中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罗贯中个人资料
    罗贯中生平说略
    致罗贯中先生
    [太原]《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一曲临江仙,难抒英雄气  -罗贯中生
    演义先驱——罗贯中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 《水浒传》惹怒
    罗贯中新考四题
    二十世纪《三国演义》的版本研究
    罗贯中,你错了——三国荆州地名考
    近百名学者研讨达共识:罗贯中籍贯为
    罗贯中的阴谋:三国演义,不朽的公关
    陈寿和罗贯中都哭了——那震慑历史前
    罗贯中懂武功吗?
    罗贯中给予人们的三个误读
    山西清徐罗贯中纪念馆
    小说大家罗贯中雕像在山西故里落成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故里行
    书商炮制了“罗贯中编次”系列
    关于罗贯中的病因
    寂寞生前事,千秋万岁名
    罗贯中纪念馆背后的清徐“宣言”
    罗贯中的败笔
    周瑜后代发现周氏家谱 称罗贯中妒忌恶
    罗贯中著述研究举要
    罗贯中籍贯 研究述评
    罗贯中籍贯研究述评
    祁县(罗贯中故里)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