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和接受治疗以后,当李兰妮一次次和病友、和健康的朋友们交流,并看到自己对他们有所开导时,就觉得心情无比愉快。交流多了,社会责任感又来了,她想到自己是一名作家,应该写一本书,把自己的抑郁症经历写出来,“拯救”更多的人。
此时的她对抑郁症的研究更加深入,已经掌握了更为全面的信息:
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严重者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2、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全球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1%,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到2005年,抑郁症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已达8%—10%;预计到2020年,重症导致功能残疾人数将升至疾病总类的第二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3、中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有超过2600万人患病。可令人严重不安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相关的药物治疗。
这些状况,越来越令李兰妮坐不住了,她越来越觉得这不是她个人的事,而是关乎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业。她也受到一些好信息的鼓舞,比如近年来在中国,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著名作家王安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强烈呼吁社会给予抑郁症更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注抑郁症的行列中来。世事就是这样,不怕事情发生,就怕没有人看到事情的发生。多一个人的力量,战场上就多了一名作战的士兵。
“士兵”李兰妮决定大胆袒露自己的病症,用文字详细披露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治疗过程,以作家和抑郁症病人的双重身份,向社会普及抑郁症知识。
“普及知识,传播希望,拯救生命”,这是神圣的使命。李兰妮的著书设想是:“它是劫后余生者的肺腑之言,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它是一本病历,可供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参考。它是一本民间纪实资料,可供社会学家翻阅。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言书,是为那些因精神疾患而痛苦的人说几句心里话。但愿它还具备报警器的功能,催促正被莫名抑郁所困的病人呼救。”
可是到了真正要动笔时,李兰妮却又瑟瑟发抖了。因为她完全明白自己是在做什么——救赎别人虽然高尚,可这是拿自己的命去换呀!重新经历一遍曾经走过的痛苦的来路,一定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次之,还有两个问题也无情地横亘在她面前:一是要把自己的病和盘托出,简直是在施行一桩“酷刑”,比当众撕开胸膛还可怕!二是要分析病情,就要把个人从小到大的生活轨迹完完全全展示出来,这里面难免有令自己汗颜的丑事,更有对于家长和亲人的客观解剖。选择为尊者讳?就违反了事实真相,也不尊重读者和患者;不为尊者讳?却是违反了中国古训,背离了中华传统的“孝道”原则,不仅要留下骂名,而且首先自己的思想压力就是一座太行山,很难背负得起!
想想这些,即使正常人也要被压垮了!
然而李兰妮的心安静不下来。除了责任感,除了救赎,她的灵魂里还有着病友们的撕扯——比如有的抑郁症患者自杀了,舆论首先就会说,这个人第一肯定有财物问题,第二肯定有男女问题,第三没准有艾滋病,第四可能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要不然好好的干吗要死?这是最让李兰妮痛心的。她日夜都听见这些灵魂在嚎叫,在要求她说:“李兰妮你要替我们平反伸冤!”
最终,兰妮毅然决定:写!哪怕这是一条不归路,也要走!
不能自杀,这部书还没写完
尽管李兰妮自认为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可她还是过于自信和乐观了。
首先是为尊者讳的问题果然来了:前些年,兰妮曾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十二岁的小院》,其中写到童年的她和母亲的冲突,她唯一的亲弟弟看到手稿后“告密”,母亲立刻来电,警告她不许造谣:“你要是这样写我,我就跳楼!”最后,在弟弟的监督下,手稿被粉饰了。过去写小说尚且如此,现在写记实,写病案,写分析,亲人们能接受吗?她自己能不痛苦吗——那可真不是一般的挨打,而是被母亲关在屋里,关门、关窗,拿专门的竹篾子抽,抽得胳膊上腿上一条条红印子肿起来。还有一次兰妮眼睛上长了一个麦粒肿,母亲不知在哪儿听说了一个偏方,拿起塑料牙刷把烧烫,往她下眼睑烙,直到把皮烫烂了才停手。现在回想起这些来,兰妮依然痛苦非常,但她母亲已经不太记得了,而且不愿意触及这些话题。可是从病症分析的角度,也许就是这些童年经历埋下了她的病根,书写中肯定是回避不了的。
还有,写到她发病时的种种痛苦经历,刺激太大了,越来越难以忍受。终于,大约写到一半时,兰妮的抑郁症复发了。她简直不能再看见电脑,一看见就害怕。她钻到沙发底下,钻到衣柜里头,逃避。她太想自杀了,只是一次次靠顽强的理智告诉自己:不能自杀,这部书还没写完,不能死……
就这么坚持着,僵持着,对峙着,战斗着,李兰妮的写作一点一滴向前行走,真是拿生命在换啊!当时她认定,写这本书,一定是自己的绝唱了!写到后面三分之一时,她已经觉得欲罢不能,不是她自己在写,而是有个什么“灵”在写——那个“灵”支配着她写,命令着她写!她感到很害怕,很无力,有一天半夜,她被逼得快要疯狂了,实在无法忍受,她走到了天台上,看到外面正在下雨,下面的树都在摇晃,在向她欢呼:“下来吧下来吧!”地面上,电缆井的井盖也张着嘴在向她笑:“下来吧下来吧!”那天夜里的情形真是危险到了极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