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情结
|
黄越城
登上北去的列车,奔赴39年前到达的地方,只是想重温一次当年的景象:五分钱注销城市户口,告别父母亲人,在锣鼓口号和哭别的交响中涌向“反帝反修”的遥远边疆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广阔天地。当年我们充满那种“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的壮志豪情。然而,现在我失望了,不仅没能找回39年前的“义无反顾”,就连29年前返回都市时的“迷惘困惑”,也逃逸得不知去向……岁月无痕,岁月真的无痕吗? 对面那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旅客正戴着眼镜看书,一字字,一行行地认真细读。我居然妒忌起来——我已经很长时间不曾成行成页从头至尾地读过一本书了;也有好些年不曾见过别人仔细认真地读书了,现在有太多的书似乎已经很难称之为书了……女旅客似乎是读累了,放下手中的书,用绒布擦起了眼镜。我下意识抓起她放下的书,只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书还能使人读得如此津津有味。 《知青墓地》作者:李兰妮……我在一种近乎惊讶的心态中快速地翻阅着已经不很崭新了的书页,越翻越慢……等我放下《知青墓地》时,列车已经驶过三四个车站了。我惊异地发现,对面那位女旅客正用同样惊异的目光凝视着我。“你是……”我有些不好意思。“跟你一样,是——知青。”她微微一笑。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这是一位很标致的女同胞,39年前一定是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你……也是旧地重游?”“不,我是回家,与《知青墓地》中的知青们一样,不同的是我仍健在……" 我佩服当年的海南知青,如今的深圳作家李兰妮,她的《知青墓地》不仅把我带到了“草青青,草深深”的海南知青墓地,使我重新感受一次“不曾体验过生命全过程”的“永远年轻,永远流浪着的灵魂”(我之所以能记住引号中的词句是因为对面的女知青在书中做了“圈点”),还使我从海南的热带雨林一下子飞回了北疆的白桦林: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有“我的青春在流浪”。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帕米尔高原到乌苏里江畔,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三千万知青……这是几乎整整一代人的极为奇特的一段历史。 对面的女知青告诉我,她的丈夫是与她一起下乡的同学。他们的一对儿女早已根据政策将户口迁回了都市,并已在家乡参加了工作。只有她与丈夫已经习惯了农场生活……她没有完全袒露心迹,因为她在《知青墓地》中“圈点”最多的地方是:没有实践“大战一爆发,我立刻剃光头,扛枪上前线”的誓言便长眠芳丘的文静内秀的姑娘;那年复一年出现在她坟头的“神秘塑料花”,告诉人们,她“生前心里有个秘密”……我不知道对面这位女知青战友的经历,但可以凭借“圈点”推测,她的心中同样也拥有抹不去的秘密…… 我非常尊重与我有过同样经历和感受的知青作家们,更关注他们所写的反映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但又总觉得他们的作品中缺少了一种重要的东西;也许是知青作家们太急于宣泄,在没有完全真正理解那段历史时便急于动笔,再加上时代的制约,作品中不是过分的“岁月蹉跎”就是过分的“青春无悔”。我从不认为我那整整10年的知青生活是蹉跎岁月,更不曾后悔过什么浪费青春;但我总感觉“蹉跎岁月”显得过分的哀伤悲凉,而那掷地有声的“青春无悔”又显得有些豪而不迈,甚至造作和苍白……《知青墓地》感动了我,因为它突破了“豪而不迈”或“哀伤悲凉”…… 当然,几乎是整整一代人的灵魂与性格不是几部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来的——与年轻的共和国几乎同龄的知青们经历了共和国成长时所有的甜酸苦辣;承受了一个伟大民族崛起时所有的狂热与反思;他们不是时代的宠儿,他们一直在失误与阵痛中艰难地跋涉奋斗,但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获得了成功。 绝大多数的知青早已返回了生育他们的都市,把经历过“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洗礼后的人生最成熟的岁月奉献给了他们自小就熟悉的都市。但是,不论这些知青在哪块土地上落脚谋生,失意还是得意;无论时代的悲喜剧如何反复地涂改了他们人生最初最美的幻梦;他们的“灵魂”始终在“广阔天地”的青春岁月中流浪——“知青情结”已定格为一种特殊的历史符号,使得我们不知不觉地时常在梦中频频回望…… 女知青就要到站了。39年前的“知青专列”也曾在那个站台甩下过一群意气风发的知青。我突然爆发了阔别已久的冲动,将我近年来发表的几篇描写知青生活的拙文签上名送给了这位只有一面之交的知青战友——这几篇拙作原本是准备送给当年与我同一连队,如今仍在“第二故乡”“战天斗地”的知青战友的。 女知青站在列车的窗口下,直到列车将要启动时,她突然向我招了招手,说:我读过你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和散文,真实的你与我想象中的你几乎是一模一样……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兰妮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知青情结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田惠平信件 |
下一篇文章: 别让灵魂再抑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