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场不与姜郎便 词林泰斗葬江湖
——敲金戛玉一姜夔
提要: 姜夔,饶州鄱阳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幼年随父宦游,成年后漂泊无寄,游走豪门度日。数度科举均以落第结局,布衣终生。姜夔诗词从江西诗派入手上窥晚唐,格调俊朗、雄健而不失清雅,一扫北宋软媚无力、绮丽婉弱之习气。杨万里评其创作“有裁云缝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
一、凄凉身世
姜夔( 1155-1221),字尧章,饶州鄱阳人。因寓居吴兴之武原,与白石洞天为邻,爱其胜景,自号白石道人。
姜夔之父姜噩,是绍兴三十年的进士,曾任官新喻丞,复知汉阳县。白石自幼年跟从父亲宦游读书,往来于沔、鄂二十余年。十四岁时,父死于汉阳任所,他转依汉川的胞姊生活。二十二岁后开始漫游,辗转于湘、鄂、赣、皖、江、浙一带,饱览江南山水,视野大开。淳熙十三年,他在湖南认识父辈著名诗人箫德藻,箫对姜夔的诗词深为赏识,把兄弟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于是乃寓居湖州,讲习诗律章法。淳熙十四年,经妇翁介绍,白石在杭州谒见了当时诗界领袖之一的杨万里,万里称赞他“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绍熙二年,因杨万里的引荐,他结识了范成大,范成大与尤袤、杨万里、陆游是后人称为南宋诗坛“四大家”的著名诗人,范成大十分喜爱白石的品格和才识,说他“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说他的诗为“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
姜夔曾多次参加过进士考试,但都名落孙山。他一生游走于官宦之门,生活无着,称为豪门清客。他以一介布衣,与前辈诗人往来唱和,以文会友,可见他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文人清客,以干谒博取功名富贵。庆元三年( 1197)他作《大乐议》及《琵琶考古图》,上书圣上,希图补正庙乐;五年又上《圣宋铙歌》十二章,才得到 “免解 ”的待遇。这是南宋末年的规定,举子如经过三次乡贡考试不中,可以直接到礼部应试,称为 “免解 ”。可他到礼部与试进士 ,仍不及第。他从此绝意仕进,直至终老。
宁宗嘉定三年,诗人卒于杭州,年 60余岁。死时贫不能葬,所谓“除却乐书谁能葬,一琴一砚一兰亭”,可见其凄凉景况。他的生卒年无明确记载,我们只知道,在南宋作家中,他比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等少三十来岁,比辛弃疾少十来岁,与叶适、刘过诸人同辈。
二、姜夔的诗词
姜夔作诗初从江西派入手,他的诗集自序说:“三薰三沐,师黄庭坚,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悟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之为得,虽黄诗亦偃然高阁矣。”晚年写定诗集,自序心得说:“作诗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这里所说,即作者不要心中预存一种拟古学古的念头,也不要心中预存反古的念头,只是随自己的才性创作下去,不管是合古异古,那诗总是你自己的,有自己的个性与生命。南宋诗人反对江西诗派,总是上窥唐诗的,白石诗特别是绝句,很明显地是从江西派走向唐人的。在唐人中,他崇尚晚唐自号“天随子”的陆龟蒙,在诗作《三高祠》中说:“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在《点绛唇·丁未过吴松作》词中,他说他要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可见其向往之深。
晚唐的陆龟蒙,以前并未有人表彰过,第一个激赏他的是杨万里,他曾著有《读笠泽丛书》三绝句,对陆氏赞不绝口。杨写此诗时,正是结识姜夔时,后来他拿陆龟蒙比姜夔,这与他要以唐诗修正江西派这一主张是有关系的。姜夔受此影响,此后一些诗,好像是有意学龟蒙。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很象龟蒙的绝句诗。《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接近龟蒙的《自遣》诗三十绝。姜夔四十多岁还考不上进士,一生漂迫江湖,龟蒙也终老布衣,自号“江湖散人”,二人身世遭际颇相似,其脱离现实生活也很相似,加上杨万里的嘉奖,及当时诗坛由江西派上窥唐诗的趋势,于是形成了姜夔的诗风:饶有缥缈风神而缺少现实内容。
用健笔写柔情,是姜夔词最大的艺术成就。合江西派之黄、陈诗和晚唐温、韦词为一体。姜夔词不同于诗,诗是从江西派上窥晚唐,词则是用江西派来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