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吴文英研究综述吴桂美,刘飖
2000—2001年发表的有关姜夔研究的论文16篇、吴文英的研究论文12篇。与近两年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代著名词人的研究热烈状况相比,对姜夔、吴文英研究略显岑寂。兹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在十多篇姜夔的研究论文中,有的是分类赏析姜词的艺术魅力,有的探讨其词的艺术风格,但有深度的学术力作不多。其中李家欣《水乳交融,相映生辉—说姜夔的词与序》(《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从姜夔的词序着眼来研究他的词作,较有新意。该文认为:姜夔把词序当作艺术散文来构思创作,而与词作相互交融补充,完美地结合为一体。这种交融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情与境的相生相随;散与韵的相映成趣;意象的多层次多色彩组合。 赵晓岚的《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其歌曲》(《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对姜夔的诗学、书法和音乐理论进行了综合的研究,是姜夔研究中的一大成功和亮点。赵文指出:姜夔的文艺思想决非在儒家界外,“中和”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诗论与书论重在“中”,乐论重在“和”。《诗说》标举四要素,重艺术辩证法,倡以性节情,皆为“中道”的体现。《续书谱》以唐人过于“应规入矩”,就字之结体,用笔用墨,发其合于“中道”的技巧论。《大乐议》本“乐与政通”的精神,针对大乐失“和”而提出复雅之见。他的《白石道人歌曲》感情中正平和,艺术手法兼容调和,作为音乐文学,在音阶音律、节奏安排、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字声结合上,融雅乐、清乐、燕乐为一体,曲辞相谐,雅俗相兼。 关于姜夔的文化人格研究,这两年出现了一次小小的争鸣。先是孙维城在《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上发表《“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中,提出姜夔个性特征是“晋宋人物”。其后赵晓岚在《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上发表《也谈“晋宋人物”、“文化人格”及姜夔一与孙维城先生商榷》,提出不同看法。她认为姜夔虽有“晋宋人物”飘逸不群的风度和狷洁清冷的气质,但在人格理想、本质情性和思维方式上却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而中国封建后期的主流文化仍然是儒家文化,自宋以来士大夫的理想文化人格更是浸透着儒家伦理理性的积极淑世的精神。 这两年对吴文英的研究,有三点比较突出,一是生平的考订,二是作品的理解与诠释,三是艺术手法及风格的探讨。 吴文英生平资料缺失,生平事迹多有不明,因此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梦窗行迹及词作本事的考订。张如安《吴梦窗生年考证二题》(《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对梦窗早年活动作了一些质疑与考证。一是苕霅之游推考。吴文英晚年创作的《惜红衣》词序道出了他曾两度游苕霅、并且前后相隔35年的事实。这一记载对梦窗早年经历及其卒年上限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因而备受研究者的注目。张如安通过梦窗《尉迟杯·赋杨公小蓬莱》词反映出的信息,推定该词应写于绍定四年梦窗客于苕霅间云溪隐杨氏(杨彦瞻)小蓬莱处,因此得出结论:梦窗大约在绍定三、四年间第一次泛游苕霅。这一考证,不仅提出了梦窗生平的较早系年,直接为探索梦窗早年事迹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座标,而且也可以推断出梦窗行迹的最后系年当在第一次苕霅之游35年后的宋度宗咸淳元年、二年(1265—1266)间,可因此去确定梦窗卒年的上限。二是早年为临安府尹袁韶幕客考。张文通过对《延佑四明志》卷五《人物志》中袁韶门客“吴必大”轶事的质疑,及对梦窗《西河·陪鹤林登袁园》、《西平乐慢·过西湖先贤堂伤今感昔泫然出涕》词的分析,认为袁桷记载的袁韶门客应是吴梦窗。《延佑四明志》中的吴必大,为吴文英之误,或出于袁桷对乡贤的讳饰。张如安并试图从梦窗词集中寻找内证。他认为《西平乐慢》一词,不是如许多学者所说的为吴文英晚年吊吴潜作,或悼念女性之作,而是吊袁韶之作。《西河》词中的袁园指的就是袁韶家园,而该词可能就是梦窗以临安府尹门客身份陪吴泳(鹤林)登袁韶家园而作。因此考证出吴梦窗早年为袁韶幕客的事实。这与朱德慈《吴梦窗早年客杭考》定吴氏早年客杭时间是吻合的。张如安认为梦窗早年“十载西湖”,有可能正是其为临安府尹袁韶门客的十年。此可备一说。田育奇《青鸾几时杳,钿东何时别:再议吴文英苏妾离去之时间》(《台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对吴文英苏妾离去时间作了一些考证。 梦窗词犹似李商隐诗,幽邃深密,意趣难求,十分难解,甚至被人评为“晦涩乃至不通”。对于梦窗词的注释,自古以来问津者很少。现虽已有两部梦窗全集注本,但是“诸所笺说,间有疑义”。因此近年来有些学者在广泛吸取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梦窗词所涉及的人、事、语、地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考辨和注释。这些成果主要体现为钟振振先生近几年发表的《梦窗词索解五题》(《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及多篇《读梦窗词札记》(见《暨南学报》2000年第6期)、《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东南大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姜夔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姜夔、吴文英研究综述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