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G >> guan >> 关仁山 >> 正文

 

用大爱书写感动——读关仁山《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

相金科

  汶川大地震刚刚过去两个多月,当我捧读到河北省作协主席、作家关仁山所著30余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时,我再次被书中那惊心动魄的场景感动着,再次被作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感动着。
  32年前,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走了唐山24万同胞的生命,一座百年工业城市毁于一旦。是党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托起了今天的新唐山。关仁山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他有这方面的生命体验。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因为经历了毁灭,才更加珍惜拥有;因为目睹了死亡,才更加热爱生命;因为感受过博爱,才更加懂得感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河北省作协迅即发出倡议,号召全省文学界将爱心凝聚笔端,以实际行动投入抗震救灾。关仁山和河北作家一起,为逝者哀悼,为生者祈福。他带头为灾区捐款,交纳特殊党费,并把自己的书作品赈灾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灾区。他时刻关注着汶川的灾情,用一个作家特有的方式,饱含深情,蘸着血泪,多少个不眠之夜,在电脑前废寝忘食,全神贯注,以每天1万多字的速度,记录下这段感天动地的特殊日子,完成了这篇催人泪下的长篇巨制。
  《感天动地》的突出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作者把32年前唐山地震和今天汶川地震的异同,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穿插起来进行描述。通过唐山与汶川在地震灾害中获取和公开准确信息的快与慢,组成救灾人员队伍速度的快与慢,采取救灾方式的异同等具体事例的对比,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感受到社会的进步、文化科技的发展,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祖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
  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唐山和汶川两次大地震的异同呈现给读者。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由于通信设备被震毁,线路中断,常规的通讯手段无法运用。临危受命,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唐空军的飞机向北京紧急起飞,开滦矿工李玉林等人开着矿山救护车向北京方向急驶,向党中央报告灾情。党中央获悉灾情,上午10时,即地震发生6小时之后,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李民率领指挥机关人员乘飞机在唐山机场紧急着陆。之后,救护人员陆续奔赴唐山。
  时隔32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震情得到了公开报道。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16时40分,震后仅仅两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飞机从北京起飞,在飞机上即发表讲话,要求所有救灾人员第一位是救人,要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展开营救。与此同时,党中央一声令下,绿色军人、红色救援、白衣天使、青年志愿者,奔走于山地,冲锋于废墟,飞行于空中,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大营救。
  作者在《感天动地》中所呈现的,是汶川大地震这段苦难中涌现出的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是一曲曲为了救助他人宁肯牺牲自己的人间至诚至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一代新人的动人身影!在大灾面前,灾区人民舍己救人,拼自己的性命去救他人的性命,灾区的干部群众不弃不离,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却仍全力拯救别人。全国各地,一支支抢险救援队奔赴前线,各种急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竞速紧张激烈,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动人场景催人泪下。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唐山人有着特殊的感受和表现。
  在关仁山笔下,展现唐山人抗震救灾时创造的几个第一,也同样突出了对比的效果。作者写道,唐山政府组织编写的《地震常识与唐山抗震救灾经验》
  宣传册第一时间送往灾区;唐山医疗队和抗震救灾抢险队成为第一支到达成都的外地医疗队和抢险队;唐山向灾区派出了第一支由心理专家和地震孤儿组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短短几天,唐山人为灾区献血8万毫升,世界各地唐山人的捐款近4个亿,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在2008年初抗击雪灾中感动国人的唐山农民宋志永小分队,5月12日连夜奔赴灾区,从废墟里救出25人。唐山退伍老兵救援队,丰润皇甫志小分队,迁安农民小分队等等,唐山有一千多名志愿者活跃在抗震第一线。这一组组事例的对比,向读者展现的,是唐山人的感恩情怀,也是河北乃至全国救灾大军的一个缩影。全国各地,全球华人及国际力量,对汶川大地震都给予了充分关注和支持,创造了无数个人类社会大家庭友爱与关怀的佳话。
  中国的抗震救灾感动了世界。作者借用西方媒体的评价,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变化进行对比性描述:32年了,从唐山到汶川,中国已经不再把自然灾害伤亡视为国家机密了,汶川发生地震后国家每天都发布信息,让世人看到灾民的痛苦,看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看到了政府果断处理灾害的能力,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真正的人权,看到了中国特色的危机应急机制已经走向成熟,看到了以人为本的救援机制的高效与完善。可以说,通过两次大地震的对比,从唐山到汶川,整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没有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没有这次抗震救灾中强大的技术保障和丰厚的物质支持;没有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没有今天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和现代高效的国家管理能力。
  关仁山以现实主义写作著称,他与何申、谈歌被誉为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几年前,关仁山以唐山大地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唐山之恋》,被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片名为《唐山绝恋》,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这次他所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感天动地》,是对唐山大地震认识上的深化,也是对唐山大地震的理性思考与经验总结。“文人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从整部作品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无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还是这次汶川“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都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收获和财富。让抗震精神转化为育人、治国的强大精神资源,激励我们以新的姿态大踏步走向未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关仁山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用大爱书写感动——读关仁山《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