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里,读完李春雷的短篇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最初发表于本报6月20日“布谷”作品版。编者注),我呆坐良久。不得不承认,我被作品里那种舒缓平静却又内敛炽热的情感所震撼了。 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在各种媒体上感受到的多是悲壮、豪迈、呐喊、激越、昂扬。诚然,在旷古少遇的大灾难面前,这所有的表情都是自然的、由衷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文学作品仅仅停留在这种轰轰烈烈的新闻性上,就难以达到艺术上的高度,而没有了这种高度,就不可能成为艺术精品。 《夜宿棚花村》舒缓平静的文本之所以能给我带来震撼,是在它表面平静舒缓的文字下面隐藏着的生命血流的奔突、人性光辉的闪电,是那份“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灵体验。 “在村头一片刚刚收割的油菜田里,铺着一张帆布,上面堆满了蓬蓬松松的油菜棵子。一个年轻的村妇赤着双脚,两臂猛力地挥舞着连枷,上下翻飞,噼噼啪啪,虽是在捶打脱粒,却更像在冲着地球撒气。一串串油菜荚带着金属般的响声爆裂开来,黑黝黝的籽粒纷纷滚落——— 这就是几千年来为川人提供了生命能量的油料。” 这就是李春雷让我们第一眼看到的特大灾难后的棚花村。 初看来,这不过是棚花村一个最普通的劳作场景——— 一个村妇在挥动连枷捶打油菜棵子。但是,让我们再仔细审视一下这些字句吧:“两臂猛力地挥舞”、“冲着地球撒气”、“金属般的响声爆裂开来”、“生命能量”。在这些文字的深处,难道你没有听出一个最普通的川妇从心底发出的对大自然的责问么?难道你没有看到她对特大地震灾害的顽强抗争的身影么?难道你没有感受着她那颗刚刚与死亡擦肩而过但却不惧不怕的魂魄么?难道你没有触摸到一棵小草被巨石砸压后依然顽强地伸枝展叶的强大生命力么?这是比金戈铁马、拔剑抗争毫不逊色的英雄气概。事实上,汶川人民在特大地震面前已经一次次地向世界展示了这种倔强不屈的品格:汶川不哭!李春雷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以一个优秀作家的敏锐眼光和对灾区人民的至深情感捕捉到了这种品格,并把她溶化进了自己的作品,他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温婉的叙述罢了。 只是,《夜宿棚花村》的这种在特大灾难面前的文本语言,不同于我们惯常看到的甚或我们习惯期待的那种文本语言,但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和发现平静舒缓中隐藏着的这种与面对大灾难时的人们的坚韧品格相通的宝贵之处,不能对这种与特大地震貌似有些游离的文本语言进行明察细读并品味出个中三昧,那将是一份遗憾。令人欣慰的是,李春雷的这篇领异标新的抗震文学力作,已经为文坛瞩目,并引起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作家不论写什么,不论怎么写,只有把笔端伸进人性的深处,才能写出让人感动的文字。《夜宿棚花村》正是以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才照亮了我们阅读的眼睛,并和我们心底的那份最初的冲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地震带给人们的是恐怖、鲜血、废墟、死亡。但是,作为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必须埋葬尸体,擦干眼泪,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在泪水滴落处继续生活。这是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人性里最耀眼的灵光所在。李春雷在《夜宿棚花村》里给我们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幅图画: “天渐渐暗下来了,在滚滚黄尘中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已经困倦了,西侧的蔡家山、鹿堂山、跑马岭像一个个巨大的枕头,静静地横卧在那里。此外,四外的帐篷里,渐次亮起了蜡烛,烛光幢幢中,妇人们在准备着各自的晚餐。男人们呢?坐在帐篷外,抽着烟,似乎又恢复了原来的本性,开始吹嘘各自的传奇和历险。稠稠的暮色中,不时有笑声弥散开来。一簇簇炉火燃起来了,一缕缕炊烟飘起来了,小村的黄昏在慢慢地浑厚和丰富起来。”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评价凡·高时说,画家的事业就是用自己的全部天才竭尽全力地对抗苦难,创造欢乐。我想,每一个作家也应该是这样。我们的文学作品,即使是直面灾难的作品,也必须引领人们对抗苦难,创作欢乐。李春雷的《夜宿棚花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这篇作品才以它的舒缓平静在我的心底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在棚花村夜宿的这个晚上,作者亲历了这个小村特大地震后的生活,触摸了小村刚刚从惊恐中安静下来后最平稳的脉搏,并在“灯光明灭中”聆听了“村路上留下一串清脆的脚步声”,最终,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棚花村的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身影:“他们牵着手,正在一步步地走出灾难,走向阳光,由无序到有序,由慌乱到镇静……” “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视作独特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普列什文语)李春雷正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因为我从《夜宿棚花村》里深深地感到,他已经把自己彻底地融入了棚花村的人们中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融入了他们的情感,融入了棚花村“忙忙的五月”。 在棚花村普通而又极其不平凡的夜晚,作者“酣酣地睡着了,连梦里也开满了黄灿灿香喷喷的油菜花”。正是与他所描写的人们和描写的大地的血脉贯通、水乳交融,李春雷才能在面对大灾难,面对大灾难后的脸庞,面对大灾难后的废墟时,在“隔着帐篷往外看”时,在一片片闪亮的水田里,在远远的山坡上,在人们背着的竹篓上,扛着的连枷上,拎着的镰刀上,他发现了棚花村的人们、汶川灾区的人们、甚或全四川全中国的人们心中那种不曾被也不会被任何大灾难压灭的人性的光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宿棚花村》是不可多得的抗震文学的名篇。我相信,多少年后,当我们回眸汶川大地震时,我们必定会想起棚花村里的人们,想起棚花村那个五月的夜晚。(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