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地震亡灵化云作雨对话《唐山大地震》编剧关仁山
本报记者 赵永兵
6月15日,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剧组在唐山纪念碑广场举行了开机仪式。作为《唐山大地震》的编剧,我省作家关仁山为了写好剧本,以真诚的爱祭奠亡灵,从1999年开始用5 年时间走遍了唐山各地进行采访,先后16次修改原稿。
1996年文坛漾起“现实主义冲击波”之后,关仁山与何申、谈歌就被称为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关仁山一直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他曾用三年时间挂职唐海县副县长,收获甚丰。近日记者对关仁山进行了专访。
告慰死去的亡灵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
关仁山: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真实、全景式地展现了1976年唐山地震给人民带来的大灾难,弘扬了人民群众和解放军同舟共济、抗震救灾的大无畏精神;歌颂了人类战胜灾难、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
本剧的主旨是,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的生命、爱情、所有的一切造成了巨大创伤,唐山人要用自己的劳动,用人类伟大的爱来弥合灾难给我们带来的创伤,寻找新的起点。我们想用此片献给那些在唐山地震中死去的人们。
该剧的男主角将在王志文和孙红雷之间选一个,女主角是主演过《浪漫的事》里面老二的朱媛媛。剧中唐山市委书记的角色,可能由姜文来客串。电视剧的特效镜头,将由好莱坞当年制作《泰坦尼克号》的电脑特技制作人员操刀。本剧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或在全国几十家省市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
《唐》是我的情结
记者:您为什么要写《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剧本?
关仁山:其实写《唐山大地震》对于我来说更是一种情结,我是唐山人,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创作出一部描写唐山大地震的小说,以祈祷和平,歌颂唐山人民的生活。当初《唐山大地震》制片方在筹集剧本时,还同时邀请了香港的编剧写这个剧本,让我们相互竞争。我一直觉得要是我这个唐山人拿不出剧本,就对不起在地震中死去的唐山人民,更对不起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记者:驾驭这样一个宏大题材的作品,你在写作之前是否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采访工作?
关仁山:这个剧本是从1999年开始写的,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16次修改了。为了驾驭好这样一个宏大题材的作品,我不仅到唐山各地进行实地采访,还查阅了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百人亲历记》等上百部文献资料。
文学是我的理想
记者:您的《天高地厚》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唐山大地震》马上也将开拍。很多作家都在往影视剧本方向靠,文学评论界有人说这是作家不务正业,因为他们认为小说的内容远比影视剧本要丰富得多,剧本更像快餐垃圾。你怎样看待作家“触电”?
关仁山:作家触电是一种时尚。我认为时代的主流文化已经被影视占领了,这虽然是一个作家不愿看到的现实,但也是作家为之欣慰的事情。毕竟作家通过影视可以把作品扩大到更大的空间,这是个好事情,影视剧能让作家的作品为更多的老百姓所知。但是作家的写作必须是冷静的写作,不能为了迎合影视而降低作品的文学性。写剧本可以挣钱,但文学才是我的理想。
现在我写农村题材的小说时,就已经想着怎样往影视剧本方面靠了。因为农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很小,买书不如买化肥,所以农村题材的书不像反腐败题材、言情题材的书好卖。农村题材不借助影视的社会影响只能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只有通过影视来扩大影响,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所接受。
当县长是为创作
记者:您曾挂职唐海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您认为挂职副县长和您的文学创作之间有没有冲突?您怎样看待名人从政这个问题?
关仁山:从2000年到2003年,我确实在唐海县挂职了三年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挂职期间我经常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聊天,参与县里的农业管理,为的就是能更清晰地了解农村和农民。挂职期间的经历,不仅对我的创作有用,而且对我的人生态度有深远的影响。农村某些干部的腐败,一家一户生产的局限,农民的负担过重,产业化进程的艰难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低差等等,这都是我在挂职期间所体察到的农村的现状,我们的文学应该记录这样的瞬间。正是得益于挂职期间的经历,我的小说《天高地厚》问世了。
我在唐海县挂职副县长是自己主动申请去的,我的挂职和名人从政有着本质的区别。名人从政是借着自己的名声从政。而我却是想通过挂职来丰富自己的经历,以便写出更好的文学作品。从政不是目的,通过对民间的体察,把挂职期间的种种经历充实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去,才是我挂职的最终目的。
文学应关注农民
记者:你的创作方向主要是面向农民的农村题材,现在农村题材的小说大受冷落,而你却逆势而行,他就不怕遭遇冷落吗?不少评论家说您是落伍的作家、过气的作家,怎么看待这些评论?
关仁山:其实我对这样的现状也很清楚,农村题材的小说好像成了不合时宜的陈旧话题,是一穗过分成熟的老玉米。但是面对这样的现实难道就要随声附和,把农村放下不理了吗?虽然现在的社会是时尚化的时代,都市生活的时代,但是文学如果仅仅写城市,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农民还是愿意看反映他们生活的书的,而这样的书现在太少了,找不到。
写都市,我不如“新生代”;写言情,我不如女作家;写官场,我不如周梅森;写“反腐”,我不如[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