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G >> ge >> 郭文斌 >> 正文

 

乡村教育诗与慢的艺术——郭文斌创作谈

画》)我们看到风俗的这些内涵与功能在郭文斌小说中都得到了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风俗实际上属于“小传统”,它虽然不像国家与社会制度那样具有外在的强制力,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自然、生活、劳动与血缘的基础上的,在规范与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具有坚实而隐秘的作用,是道德、生活习惯等等的集中体现,它实际上以生活的具体方式参与了乡村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培育、塑造、修复甚至重建。所以,我们不难发现,郭文斌的这些作品都是童年视角,都有一个父母与孩子的对话或教诲结构,都有一个感悟的语义模式。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儿童对风俗以及风俗的由来都有着好奇、神秘与想象,他们从中汲取着乡村社会世代相传的生活的方式、禁忌与文化理念,后者是他们成长的重要资源。郭文斌小说中的孩子们每逢乡村大节总是期盼与兴奋的,充满了探求的渴望。端午节为什么门框上要插柳枝呢?《吉祥如意》中的六月跑在家家插满柳枝的巷子里,“觉得有无数的秘密和自己擦肩而过,嚓嚓响。等他们停下来,他又分明看到那秘密就在交错的柳枝间大摇大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秘密太多了。再比如,《三年》里的烧纸,为什么是三年呢?不仅是为什么要给死去的人连烧三年的纸钱,对孩子们来说,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无法弄明白,他们不懂什么是生,更不知道什么是死,不明白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何以称为阳世,更不明白那看不见的世界又为什么叫阴世,不知道这拓出来的冥钞以及那花花绿绿的“纸火”到底那个是真实的,更不明白那看不见的亡灵如何馨享这一切,甚至,当看到活人庄严地为一个死人忙碌三年时,那死亡也便不再是可怕的了。他们总是问个不停,于是,父母就担当了文化传承人的职责,在《点灯时分》里,母亲让五月、六月姐弟俩去给卯子家送灯盏,六月问为什么?
  娘说因为卯子家今年有孝。六月问啥叫孝。娘说,有孝就是家里死了人还没有过一年。六月问没有过一年为啥就不能做灯盏。娘说老古时留下的规矩程,有孝的人不但在一年内不能做灯盏,还不能嫁女儿,不能娶媳妇,不能贴红对联,不能唱戏,如果是大孝还不能吃肉,不能杀生,如是更大的孝子还要每天做一件好事,一直做三年。六月说是不是我爹写的那句话:“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娘说这个娘不懂,你去问你爹。六月就去后院问爹,爹一边扫牛圈一边说“慎终追远”是孔老夫子的话,意思是一个人要想不做坏事,就要从心里不起做坏事的念头,用你奶奶的话说就是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副对联的意思是告诫后人常念先人养育之恩,行孝期间,发大愿心,做大善事,好感动老天爷给过世的先人加分儿,让他投生到好处。
  我之所以不惮繁冗相对完整地征引这一情节,在于它形象地再现了乡土礼俗教育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因社会地位和知识结构而形成的不同分工,以及乡土礼俗的众多秘密。娘是从生活说起的,而父亲则从儒家礼礼教加以深化。在中国乡村,风俗礼仪中的道德建构,一方面是历史的选择与积累(“老古时留下的规矩”,“奶奶的话”),一方面则是重要的儒家学说与实践的参与。父亲不但对儒家经典话语进行了阐释,而且提到了孔老夫子。郭文斌其实已经在暗示读者:孔子的孝的言行在乡村道德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再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的乡村礼俗是开放与包容的,众多可能冲突的学说都可以参与其间,比如佛教、道教,以及乡村文化对它们的世俗化阐释,使它们得以成为功利化的训诫。这样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当五月、六月到了卯子家,看到乡邻的善举让卯子娘感激的悲喜交集的场景时,“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一下子觉得他们的此行有了无比重大的意义”。不仅是教诲,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到实践中。当然,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获得,比如在《玉米》中,婚俗就是在小红、红红与东东之间的模仿成人结婚的过家家中呈现出来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地跑/坐下一板凳/站下一大阵”随着一首首儿歌,孩子们完成了自己未来岁月里的终身大事。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会时时领悟些什么,虽然不一定明晰,虽然歧义丛生,但正如六月所感觉到的,“心里有一个自己的‘懂’发生”。在《三年》中,明明与阳阳似乎一直没有搞清楚那每年如约而至的祭奠大礼,但他们知道了纸、烧纸、纸火,知道了祭奠的礼仪,跪迎纸火,点燃黄表、木香、金银斗、花圈、香幡,他们跟着上坟的长长的队伍,在坟院跪下,听着听不懂的“尚飨”祭辞。也许,这就够了,这里面的名词、敬词与动词,这里的实物与动作、符号与虚拟会在他们童年的心里留下烙印,留下生与死的界限,留下后人对前辈的尊敬缅怀,留下对彼岸世界的神秘和对亡灵去到另一个更好地方的美好祝愿。
  从本质上说,风俗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文化记忆,是我们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对于其他形式,仪式的记忆更加经典化。郭文斌笔下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仪规、礼俗与程序实际上都是一些特殊的文化文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虽然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风,但在一定区域与社群范围内,通行的礼俗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通过外在的符号、工具、程序以及组织者的权威而具有强制性,会营造出特殊的氛围,而使参与者在哀伤、敬畏、狂欢与审美的不同情境中获得行为规范、道德训诫与心灵净化。所以,在《点灯时分》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乡村礼俗威严的一面
  六月看见,姐姐已经把第二轮油添满。按照爹的说法,第一轮油是添给神的,第二轮是自己的。爹还说今晚的灯要自己守着自己的,不能说话,不能走动,不能对着灯哈气,不能想乱七八糟的事情。六月问能想发财吗?爹说不能。六月问能想当官吗?爹说不能……
  也有焕发出人内心的光华臻于澄明的的纯美之境:
  眼前的姐姐极像一盏灯,或者就是一盏灯,在一个他难以明确的地方有那么一碗油,有那么一个灯捻,有那么一个灯花儿。……六月的心里荡漾了一下,他突然发现,这时的姐姐比任何时间都漂亮,都好看。
  当仪式与参与者进入到这种程度时就有一种准宗教的意味了。郭文斌的创作有一种宗教感,说得具体一点,是有慧根与佛性的,他这样理解美:“非常喜欢我们老祖先的一个词‘种智’。它可以作动词,即种下智慧。也可以作名词,即智慧的种子,或者说是智慧的根本,智慧如此,我想美也同样。”他这样理解文字:“古人说,量彼来处,计功多少,忖己功德,全缺应供。这几年,每当我喝一口水,吃一粒米的时候,都要在心里默诵这句古训。它的意思是:想想我们用的这些东西,其中包含着多少造化的慈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郭文斌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乡村教育诗与慢的艺术——郭文斌创作谈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