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正文

 

读书访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江西南昌市船山路小学 郑广南

  学习目标

  ① 认识本课生字。

  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课前准备

  ①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② 布置学生列出清单: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书名。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① 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② 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③ 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④ 指名读导语,明确学习要求。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② 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③ 指名站起来逐节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① 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苗

  苗

  的

  见

  解

  我

  的

  季

  先

  生

  的

  见

  解

  感

  受

  ②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③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

  b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 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①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② 结合自己的 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① 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

  ②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目:《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利用课余时间读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二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六、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 王林)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读书访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怀念母亲》说课设计
    读《怀念母亲》有感
    《怀念母亲》“索隐”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杂谈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本链接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作者张钫简介
    我的童年(节选)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建议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学习目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简说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后的思考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怀念母亲》案例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电子课本
    《怀念母亲》课文简说
    《怀念母亲》词句解析
    《怀念母亲》学习目标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
    《怀念母亲》拓展阅读
    纸船──寄母亲
    《怀念母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该不该流泪?──《怀念母亲》教学反…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读后感
    抱终天之恨 悟爱母之情──《怀念母…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杂谈
    “闲书”不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电子课本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快乐练习:同步…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学案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我的精神食粮──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插图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好词好段
    我爱看书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快乐练习:语文…
    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想到
    读书访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解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原文欣赏】怀念母亲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综合资料
    怀念母亲(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课堂教学评…
    教案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精品教案怀念母亲 正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说课稿
    教学案例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怀念母亲教材解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精解
    “闲书”不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
    [小五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
    《怀念母亲》教材分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分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相关资…
    《怀念母亲》教案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课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说课…
    怀念母亲教案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2
    怀念母亲 (同步测试)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3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2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怀念母亲》说课稿2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