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谷利新 师: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这篇── 生:《怀念母亲》。 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大声的读一遍这个课题,好吗?(请一位同学。) 生读课题。(学生字正腔圆的读出来,声音小。) 师: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片刻又离开将近百岁老人的心,那些日子,带着那些意思,再来读一遍课题好吗?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在课下一定查阅了很多季羡林老人的资料,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但是,当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你会发现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有一个永久的疼痛,他曾经说:“我这永久的悔恨,我本不该离开,这痛,就从我失去母亲开始。”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评价)书读得很熟练。我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 生读。 师:刚才我们同学听别人读了,自己读了。现在老师请同学认真地再读,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假如老师让你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你能把它读成?有没有同学感觉读着读着字就跳到了你的眼前,有没有字让你感觉到它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生:我认为有悔,我认为有恨。 师: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很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 生默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从这句话看出作者自责和悔恨。 生: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他想报答母亲。 师: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再也不能醒来了。 生答。 师:此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呢? 生: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看出他很长的时间没有和母亲在一起,他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 师:刚才同学谈到了季羡林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对吗?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 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各位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认为他非常伤心,他六岁就离开母亲,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甚至印象都模糊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母亲是一种没有依靠的感觉,他没有依靠,他想找到到母亲,找到那种心灵依靠,可是他找到这种依靠的时候,母亲却已经走了。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 生: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了母亲,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四年母子没有相见,这种感受我们是可以想象的。终于,在季羡林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想我要找份工作,报答母亲时,不幸却发生了,母亲去世了。他想尽的孝心没有尽到,所以他很伤心。 师:所以,在季羡林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大大的“恨”,对吗? 生:文章说他六岁的时候离开母亲。我们六岁的时候刚刚上幼儿园,我们离开一天两天都快哭了,而季羡林他是十四年中只有几天见到了母亲,他是还想去照顾母亲。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怎么样?刚才我们同学精彩的朗读精彩的发言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内心,他确实像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师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这绵绵无尽的──恨!我们来读这段满带“恨”意的文字。(生齐读。) 师:在季老的文字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思念、怀念母亲的文字。在比如:(读)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的,却依然只有那──恨,还有那无尽的怀念。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齐读) “苦”在心头。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懂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请一个读书特别有感情的同学读。) 生读: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掌声) 异乡甜蜜思“母亲”。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她仿佛让我看到了季羡林的那颗悔恨之心。 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东西。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这么远的距离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没有)看书,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叫──“频来入梦”。什么意思?(生:经常到梦里来。)季羡林这种思念被割断了吗?(没有)反而更加怎么?(更加强了)增加了?(祖国)在这段文字当中。作者用了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不知道,一定是我们同学想知道的。现在请你仔细阅读季羡林的几篇日记,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批注感受深的地方。) 交流。生:第一篇日记。黄昏,非常孤独的状态,没有人和他交流。他在无依无靠时候,苦中作乐的感觉。 师:我同意他的无依无靠,缺少朋友缺少家人的关心。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苦中作乐。你为什么说苦中作乐呢? 生:他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当时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 师:他的乐从哪儿来呢?你因为看到哪个词?甜蜜,对吗?(对)我突然发现甜蜜根凄凉是相反的,我在异乡的德国本来是孤独寂寞的,他为什么是甜蜜的呢?如果你认真读书的话,课文中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吗? 生:这不能算是苦中作乐。他是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因为他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他在寻找一些慰藉。再关注文字,文字用一个细节──“此时夜完全黑了,外面完全的静了下来。”此时的作者,他静下来了吗?相反的,看到那个词了吗?(活动)他的心会怎样的活动,他得心会到哪儿,他的心会看到什么呢?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 生:想到了祖国母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母亲,他把自己的祖国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蒂落的心啊。 (同学举手。)你要说什么? 生:我想他是在自我安慰,不要让自己难过,实际上他还是在难过。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他读书,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随着我们的学习你会发现,他的这种想法会越来越浓厚。在这段文字当中,你还发现了哪个细节。 一个“糊”字难割舍。 生:我发现他是由于对家乡的思念而经常梦到母亲的。 师:我们通过这凄凉,通过这甜蜜。看到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对吗?这凄凉这甜蜜最后融成一个字,萦绕在作者心头,哪个字? (生答不出)你们看老师提供一个字。如果把一个最为强烈的字眼,在这段文字中找出来,在哪里?最能体现作者此时的思想此时的甜蜜。是“糊”吧?糊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覆盖、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他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谁来给老师和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 (生读)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接下来,你还发现了,为什么? 生:他认为外国的母亲和他的母亲是一样的,他的母亲为他操劳,但是直至母亲去世也没有见到他的面容,他十分的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尽孝。他还认为外国的母亲没有放弃最后一点希望。 师:他说看到了房东太太,他说了一个词叫做──触景生情。触景什么景? 生:看到房东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不得了”,三字见真心。 师:什么叫高兴地不得了?(太高兴了,不能再高兴了。)今天有什么喜事?(儿子回来了。)这是今天最大的喜事吗?儿子回来,母亲怎么样? 生:大概他想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 师:可能这个“不得了”,我们只有做母亲的才能理解。我们来想一想,这个不得了后面用了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呢? 生: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生:可能会省略他母亲对季羡林说的一些话。 生:可能在准备儿子回来的时刻对儿子说一些温暖的话。 生:为儿子准备丰盛的晚餐。 师:可能为儿子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儿子住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这些季羡林都看见了。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问题,这个房东太太的儿子到最后,知道不知道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家,知不知道妈妈已经为他收拾好了房间呢?(不知道)他可能知道。他知道为什么不回来呢? 生:他完全浸泡在母爱当中,他完全不知道母爱的珍贵。 生:他可能母亲为他回来紧张地奔波。 师:因为他可能想不到母亲因为他回家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切,季羡林看见了吗?他都看见了什么呢? 生:看到他母亲每次在窗前等待他回来,可每次都失望的离开。 生:从房东太太的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 师:可自己的母亲苦苦等待自己回家,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回来,明天后天也许就回来了,而自己的母亲却──,直到自己去世的那一年,依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此时的季羡林心情怎样? 他还看到了谁呢? 生:看到了自己。自己只回家两次,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自己非常的懊悔。 师: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只回家呆了几天。但是这几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可能是这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几天。而此时季羡林他突然明白了,突然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他也对一个字理解的更加的透,更加的深。哪个字?(恨) 此时,剩下什么了?一个是母亲的──(等待),一个是自己无尽的──(恨和悔),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的心中,让我们来感受母亲的等待。(分成两组。) 走进母子心灵中。 这一边孩子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写一个情景。 这边的孩子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 (分组写,大约四分钟。) 生读:母亲靠在窗前,一动也不动。像个雕像,静静的等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足足等了一天,她由高兴变得无奈,有无奈变得沮丧。他只恨时间太快,让她的这个小小的等待这个幸福也化为乌有。 师:这就是母亲的等待。我们来听听儿子内心的(话语)。 生:为什么,为什么我从前不懂得珍惜,珍惜这么珍贵的母爱?失去了才懊悔,我呀! 师:现在留给你的只有那三个字了。“真想哭”,是吗?再来。 生:母亲走到窗前,双眼紧紧的注视着走过的每一个人,每当有人进入他的视线,都是以为儿子回来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可一会儿陪伴她的却是沮丧。 师:我希望那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人影出现,可是── 儿子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如果有天堂,儿子早日回家,母亲一定在天堂看着。 师:这也许是季羡林能给自己一个最大的安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此时作者心中的“恨”。 生读。 爱母亲,爱祖国。 我们在这一段文字当中看到了对祖国,对母亲的怀念,对吗?这种生活,你觉得该怎样过啊? 生:过一天,如过一年。 师:对,度日如年。就像季羡林在一篇日记当中用到的一个词,叫──“忍耐”。什么叫忍耐? 生:忍受。 师:拿出最大的耐力来承受。忍受前边加上──简直。简直不能忍耐,什么呢?是异乡的孤独,是没有朋友的关心? 生:后悔的心情。 生:对自己的亲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 师:可见他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他的家乡。我们来一起重温一下季羡林的日记,一起体会作者怀念母亲的心。 生读: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当看到房东太太盼望自己的儿子归家的情景,立刻又引起了他的思母之情。 生读: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师:在异国的日子,每当风吹过窗外,每当雨声入耳。 生读: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你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有所了解。你们看他祖国与母亲不知道是为什么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边要偏僻要寻梦,梦境出现如此之频,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梦呢? 自己读读寻梦的开头,你会有所发现。 生:夜里梦到母亲朦胧身影。没有看清母亲的面庞。 师:他在寻什么呢? 生:他想看清母亲,在他的记忆深处,他已经想不起来母亲什么样子了。 师:(出示句子。)自己读读。发现区别了吗? 生:记不起面庞了。 师:在这句中有一个字,注定了他看到母亲一定是模糊的。 生:幻。 生:一种虚有虚无的,幻影的那种。 师:作者看不清母亲的面容,而且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母亲呢? 梦里,在泪光当中。我们看,他在泪光当中苦苦的追寻着…… 师:同学们拿起数,在这一段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梦里寻母的情结,看清了吗?没有。这一看,就整整八十年啊,八十年过去了,季羡林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母的清晰的面影。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师:作者为什么对祖国对母亲有如此深的怀念呢?用书上一句话来说。第一自然段。 生: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师:正因为有了这崇高的敬意和爱慕,所以作者才如此地怀念自己的母亲。这恨、这糊、这哭、这寻,构成了作者一生怀念母亲的心。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季羡林怀念的心。我希望小学生每次放学的时候,早一点回家,减少母亲等待的时间。 谢谢同学们,下课。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怀念母亲,季羡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怀念母亲》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怀念母亲》案例反思 |
下一篇文章: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