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S >> 生命生命 >> 正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浙江省奉化市锦溪小学 周菊英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来体会“读书要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生活经验来仔细思考含义较深刻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为本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尤其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并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做个游戏,请大家双手捧胸,双眼合闭,静心感受或聆听自己的心跳。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是的,活着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

  2、直接揭题,读题。

  3、说话练习:

   ⑴ 出示图片:      (破蛹而出的蝴蝶、嫩芽、出生的婴儿、跳跃的火苗、绽开的花朵、飞泻的瀑布……)

     那生命还是什么呢?练习说话。

   ⑵ 除了这些,生命还是什么?

  4、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才有了这丰富的世界。那么在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学习中国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使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形成“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想一想:文中的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反馈:

   ⑴ 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语句?(交流,抽读,正音。相机理解:骚扰、震撼、糟蹋)

   ⑵ 文中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要求学生概括成四字标题)

     随机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全文;然后再经历“学生与文本初步的对话”,通过对全文事件的链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哪几件事情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提纲挈领,凸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
三、精读课文,感受生命

  1、这是三件及其细小、极为普通的事情,但作者却通过这三件小事向我们传递了她对生命的感悟。再一次读读课文,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含义?请划出相关语句。并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交流讨论、体味语言文字,教师于交流中指导学生朗读。(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为什么这些不起眼的平常小事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憾?     (第二自然段)

    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⑴ 抓住动词“挣扎”、“鼓动”、“跃动”启发学生想象飞蛾求生的面,用小飞蛾的口吻讲述面临险境时的心理活动。

     教师小结:小飞蛾的“挣扎”是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

   ⑵ 换词比较:      “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⑶ “强烈”的是?“鲜明”的是?“震惊”的又是?

     因而作者接连用了三个“!”来表现对飞蛾强烈求生欲望的惊叹,这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学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⑷ 指导朗读:      读出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之情。

   ⑸ 语言概括: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的飞蛾,我感受到生命因________精彩。     (第三自然段)

    过了几天,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⑴ 换词品味:      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

   ⑵ 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那顽强的生命力使作者对它肃然起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研读概括: 这是一棵__________________的小瓜苗。

     这也是作者感受到的──学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⑶ 带上你的感受读读这段:

     指导朗读:读出对生命的深深敬佩之情。

   ⑷ 说话:      我感受到生命因_____________精彩。     (第四自然段)

   ⑴ 刚才我们都静听了自己的心跳,为什么一次小小的心跳也能给作者深深的震撼?这个词和前面的“震惊”一样吗?

     补充作者的相关资料,集体交流。

     杏林子:本名刘侠,自12岁起,患“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

   ⑵ 现在你们对这个“震撼”有了新的体会了吗?

     作者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这种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作者很有可能会感到活着是一种负担,还不如死去,但是当作者发现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时,当她看到一颗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中茁壮生长时,当她亲耳听到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声时,作者深深思考。      (出示)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齐读句子。

   ⑶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杏林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让我再次走进她的生命历程去看看吧!

     出示补充材料:      杏林子小学毕业后便因病辍学,从此即未接受正式教育。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致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残而不废的她,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著有四十多本著名的散文、小说、传记、剧本,被誉为“台湾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1977年 以笔名杏林子出版第一本创作《生之歌》。

     1980年获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金凤奖。同年以《生之歌》获基督教文艺奖。

     1982年12月1日组织成立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并担任董事长。同年《另一种爱情》一书获国家文艺奖散文类奖。

     1984年获吴三连基金会社会服务奖。

     1990年担任台湾残障联盟第一届理事长。

     1997年获静宜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1年获聘为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应拘泥于教材对材料展现的逻辑顺序,以及结果分析展开教学过程。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并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生命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交流讨论,理解真谛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自己读读这一段话,你能结合杏林子的生平来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吗?

   ⑴ 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⑵ 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是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2、教师小结:     西塞罗曾经说过:“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杏林子就是一个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她的生命是美丽的。同学们,俗话说“人活一世,木一秋”,当生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时,所要面对的就是在自然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使生命河流光彩有力,无论构成背景的是快乐,还是痛苦。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重新“激活”,与学生经验世界沟通。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点击“中心”,收到龙点睛的功效。
五、拓展升华

  1、学到这儿,我想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其实,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能引发我们思考“生命”这一话题。请大家从社会、生活、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找一找能引起对“生命”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的例子,拿起笔,写一写。

    出示:我感受到,生命因_________而美丽。

    示范:非典时期,白衣战士们众志成城,抢救病人,把生命置之度外。我感受到,生命因______奉献_____而美丽。

  2、总结概括:

    师: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每当夜深时,我合上眼睛,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昏暗的灯光下,发出内心的《呐喊》;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这是一群孤独的人,这又是一群灵魂饱满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精神,根据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而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教者设置了练笔环节,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耦合,并实现了思维的内化、情意的激发,让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对生命能有自身的感悟并谈出深刻性。努力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标准得以有效落实。
六、作业

  1、积累生命的警句:     (老师赠送)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杏林子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大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一分子。不是每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冰心     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张海迪     认识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海涅   2、课外拓展阅读:(长期作业)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

    蒙田的《热爱生命》

    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设计意图:教学应该在学生的“需要中国”上开始,但又不能停留在“需要中国”上,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生命生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及点评
    感悟杏林子《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案例分析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电子课本
    《生命生命》学习目标
    《生命生命》教材简说
    《生命生命》教学建议
    《生命生命》阅读提示
    理解《生命生命》所表达的生命感悟和…
    《生命生命》注意问题
    《生命生命》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生命生命》文本链接
    《生命生命》课文结构
    《生命生命》好词好句
    《生命生命》近义反义词
    读《生命生命》有感
    读《生命生命》有感
    《生命生命》教学杂谈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让不同的生命在课堂中成长、绽放──…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强化阅读教学 注重学生评价──《生…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走进生命的林子──《生命生命》教学…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追求人文关怀与言语实践的圆融──《…
    《生命生命》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生命生命》快乐练习:写字
    教学《花的勇气》后的体会
    《生命生命》教后感
    唱响生命之歌──《生命生命》教学后…
    与文本对话 点燃生命激情──《生命…
    让情感泉水在课堂上自由流淌──《生…
    《生命生命》教后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生命生命》一文的感悟
    在读中思索 在悟中升华──《生命生…
    生命因感悟而精彩──《生命生命》教…
    两篇《生命生命》的比较阅读
    《生命生命》听课片段记录
    生命的追问──有感于杨梅老师《生命…
    简简单单教语文,翼然一笑是生命──…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