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1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由此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下文,科学地解释这一疑问。
第二部分(第2~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从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展开了科学的说明。这六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设问领起,接着用一句话总括,然后具体说明。这六个方面之间也有顺序,是按从主到次,由花朵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7段),花朵呈现红色是由各种内部原因决定的,首要因素是“物质基础”。
第2~4段,从花儿的物质基础这一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2段,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酸性花青素这一物质基础对花朵呈现红色所起的决定作用。正面说明。
第3段,黄色、橙色的花的物质基础是胡萝卜素。
第4段,白色的花不含色素。举菊花和添色木芙蓉为例,说明色素的有无对花色变化的影响。
第3、4段的内容是对第2段内容的补充说明,三段内容都围绕“物质基础”展开。
第5段,运用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段说明的内容很全面,既反映了物质基础与反射作用两者在使花朵成红色上的联系,又点明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6段,从生理需要的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段的说明是对第5段内容的深化,从光学原理引至热效应,借此说明花朵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7段,从进化的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过光谱分析通俗地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是由绿色逐渐演变而来的。
第二层(第8~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
第8~9段,侧重介绍自然选择的作用。
第8段,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从裸子植物时期的风媒花到被子植物出现后的虫媒花,昆虫承担了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作用。
第9段,介绍昆虫传粉受精中的一个特殊习性——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说明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就是造成了不同的植物和各种不同的花色。
第10段,侧重介绍人工选择的作用。使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的进程快而且作用明显。
第三部分(第11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加以概括。
八、重点语句分析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应注意到,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每当作者要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某方面的科学解释时,就会先重复这句话。这种做法使文章的思路显得更为清晰,同时突出了文章要说明的中心。
2.“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
“蜂争粉蕊蝶分香”,出自温庭筠的《惜春词》。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惜 春 词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形象地说明了昆虫在植物中传粉受精的作用,又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使读者在明白事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
九、写作特色
1.以歌曲名为题,以问为题,以题贯穿全文。
课文的标题借用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可以更加吸引读者。同时标题也是一个问句,这不由得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更能吸引读者往下读,去探讨问题的答案。纵观全文,由于使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作者在每介绍一个原因时,都会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领起,使读者能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说明的内容。这种方法在修辞上叫做间隔反复。它可以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
2.文章的结构严谨,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1)从现象到本质:现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质——造成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