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孤独之旅 >> 正文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一中 黄平康     【教学目标预设】   联系单元目标和学生的成长体验,学会阅读小说,理解小说主题,体会艺术特色,品位小说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环境、心理等诗意的细节去深入解读小说主题,联系体验理解“孤独”与“成长”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在我们学习完诗歌单元不久,老师今天特地挑选了一篇象诗歌一样的小说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老师发现,在你们在预习中,许多同学已阅读出了这篇小说的许多诗意来。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象诗歌一样美的小说。


二、整体感知

  1、课文题目《孤独之旅》是编者加的,文章题目本身可以多种多样,它所体现的是作者的不同侧重点,比如,可以侧重于人物、可以侧重于情节或主题思想等。

    提问:通过你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否给出不同的题目?

    例如:父与子、小康放鸭记;放鸭、放鸭之旅;成长之旅等。

    提问:那么,相比较于《孤独之旅》,课文的题目则侧重于什么呢?

    明确:老师认为,是为了更加诗意化地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

    过渡:为什么呢?

    明确:用其他题目都把文章坐实了。只有“孤独”一词,本身是忧郁而诗意的,它与诗歌的浪漫特质相符。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与哲学家等,无不是在“孤独”中升华和创造的。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孤独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运”!

    过渡:但是,“孤独”虽是每个人都有,却又非常抽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曹文轩却用文字和他独特的风格,把“孤独”很好地传达了。

  2、提问:你能否联系自己平时阅读小说的经验,对比一下这篇小说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对话少、情节性不强、环境描写多、语言唯美、细节很多──诗意化。

    ──其实你们提到它与你们平时的小说阅读经验有差异的地方,正是曹文轩小说的风格和特点。试想,让鲁迅来写这个题材可能发现的是国民的劣根性,让金庸来写可能就从放鸭的过程中领悟到一种独门武功了,但我们这位曹文轩的笔下,却发现了孤独的诗意。

    正如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王泉根所评论的:“曹文轩的小说具有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

  3、也就是说,《孤独之旅》一篇“诗化小说”,以上这些概括都体现这一文体的特点。

  4、补充:“诗化小说”的特点还有以诗意化的笔触和意境来表现一切,追求小说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含蓄美。沈从文、何其芳、冯至、汪曾祺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过渡:而“诗化小说”与诗歌是不同的,诗歌是抒情的,而小说是叙述的,它讲述的是一个主题。


三、思考探究

  1、诗意的主题:    ⑴ 提问:那《孤独之旅》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孤独?成长?──在孤独中成长,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⑵ 对比阅读:      提问:老师在《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身上,看到了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影子。安徒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忧郁而美丽的故事。一只丑小鸭经过流浪的艰苦与磨难,终于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丑小鸭长大成了白天鹅。不知你们从两个文本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点?      明确:     1、 两者都诗意化地传达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 两者都抓住了这种诗意的成长契机。曹文轩作为安徒生经典作品的欣赏者,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杜小康也与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一样,都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在苦难和孤独中成长,生活中的考验与变故是他们成长的契机。
    2、诗意的语言:     提问:这样一个诗意化的小说主题,又是靠什么来支撑和传达的呢?     明确:毋庸质疑,是诗化小说的语言。这篇诗化小说的环境、情节、主题、人物等的表现都离不开诗化的语言。    ⑴ 孤独而诗意的环境:     ① 围绕着“孤独与成长”这一主题的环境的描写可概括为几方面?       明确:自然环境、暴风雨和鸭子的细节描写──反映折射出主人公的内心变化。     ② 请分别找出相应的最典型的语句、语段,并分析它们与人物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自由从文中寻找并发言。     ① 鸭群(扇面形水流) ──心理刻画、衬托作用、孤独感、折射出少年的成长身影。       连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离不开主人,何况人呢?鸭子的描写能使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和具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② 芦荡──内心变化。     ③ 暴风雨──搏击中坚强。       对自然环境的陌生与恐惧;前途的迷茫与恐惧:前方的未知,能否回到油麻地小学读书?    ⑵ 诗意化的人物对白:      过渡:我们刚才讨论了环境,那么小说非常重要的人物刻画呢?     ① 小说主人公的对白一共有几句?作者为什么要仅仅只设置四句对话?       明确:没人说话,和父亲又无话可说,更凸显出所处于的孤独环境。       小说的诗意化,小说情节的叙事性被大大削弱了,而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     ② 从主人公杜小康前后的四句话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明确: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堪孤独之苦──承受孤独之艰──享受孤独之味”这一心理过程也是诗意化的成长过程。他们都是通过的环境和细节来折射的。     ③ 我们不妨重点来讨论第四句话:“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明确:简短、急促;都是感叹句,还有独词句。       提问:如果把这四个感叹句,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爸!蛋!鸭下蛋了!鸭蛋!”       明确:不好。因为,原句的顺序更能表现杜小康发现鸭蛋的惊喜和神态。       总结:可见,小说用语言刻人物,不在多,而在精。     ④ 提问:小说的结尾用父亲的“下蛋了,下蛋了……”意味着什么?     ⑤ 过渡:通过我们前面的讨论分析,想必大家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提问:谁能再谈谈你现在对“在孤独中成长”的进一步认识?     总结:     ① 曹文轩《论孤独》中曾高度肯定“孤独”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它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静。”     ② 成长的过程是充满了曲折与困难的。成长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杜小康由小男孩成长为男子汉,是在与这暴风雨挫折较量中,在“挽救家道”的孤独的征程中蜕变的。     ③ 几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孤独”的“催化剂”,它是成长的一场洗礼。所以,孤独不仅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需。   3、诗意地栖居:     北大才子余杰曾说:“孤独就象篱笆,有了篱笆,才有自己的园地。”     总结:年少即诗人,孤独即诗人。丑小鸭也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就让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我们的生活,去面对成长中的孤独和苦难,让自己诗意地成长、诗意地蜕变,直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孤独之旅,曹文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孤独之旅教学实录
    《孤独之旅》说课稿1
    《孤独之旅》说课稿2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孤独之旅教学建议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二)
    课文孤独之旅研讨
    孤独之旅原文欣赏
    《孤独之旅》课件、教案
    《孤独之旅》 课堂实录
    关于孤独之旅的事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孤独之旅》实录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1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3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
    《孤独之旅》学习指导
    《孤独之旅》写作特色
    《孤独之旅》结构分析
    《孤独之旅》阅读材料推荐
    长大 飞翔
    一世阴凉
    孤独与蚕的联想
    黄油烙饼
    《孤独之旅》主题思想
    《孤独之旅》习题精选
    《孤独之旅》鉴赏感悟
    《孤独之旅》课文评点
    《孤独之旅》问题探究
    《孤独之旅》学法指导
    《孤独之旅》心理描写
    《孤独之旅》素质教育新学案
    《孤独之旅》生字注音
    《孤独之旅》形似字辨析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多音字辨析
    《孤独之旅》词语解释
    《孤独之旅》难句解析
    《孤独之旅》强化练习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电子教材
    《孤独之旅》整体把握
    《孤独之旅》问题研究
    《孤独之旅》研讨与练习说明
    《孤独之旅》教学建议
    《孤独之旅》参考图片
    《孤独之旅》教学建议
    《孤独之旅》课文题解
    《草房子》故事梗概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中心思想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杂谈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老师,能换种方法读吗?──《孤独之…
    《孤独之旅》有关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