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三江中学 吕旭芳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建议】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对“孤独”二字的理解,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闹 掺杂 给予 撩逗 凹地 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 厚实 嬉闹 一落千丈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3、重点朗读以下段落,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⑴ 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⑵ 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⑶ 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⑷ 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⑵ 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首先我们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⑴ 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⑵ 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⑶ 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⑷ 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⑴ P70、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⑵ P71、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⑶ P7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⑷ P7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⑸ P75、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P69 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P72 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P73 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P74 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P76 坚强。 4、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四、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五、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后,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总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孤独之旅,曹文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