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G >> 孤独之旅 >> 正文

 

《孤独之旅》说课稿2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中学 胡俭
 
 
 
一、说教材

 

孤独之旅》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

 

●主题

 

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情节结构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剪裁与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进行磨难、挫折教育实施的必要。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段落主要有:第9段,第12-13段,第21段,这些环境描写强化了孤独的氛围,增强了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感受;第24-25段,描画了一幅优美、恬静的面,暗示杜小康的心理逐渐趋向平静,但对于未来漫长的孤独,他仍然觉得恐慌。第36段写暴风雨中的情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促进杜小康思想转化的一个因素,突来的暴风雨,使杜小康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迅速地成长起来。第47段,雨过天晴,美好的夜色,预示着杜小康的成熟。这些环境都突出了“孤独”这个意境,这也是杜小康成长的环境。它为表现人物的变化、文章的主题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心理描写

 

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如第11段,写杜小康最初面对孤独时和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的茫然。第21段,面对更加孤独的环境时,杜小康心中的恐慌与胆怯。再如第29-31段,孤独中的人们越发孤独,并逐渐强化成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杜小康很自然地想到回家,并且这种意识一发便不可抑止。第38、43-46段,是杜小康走向成熟和坚强的过程。他敢于在暴风雨中独自找寻失散的鸭群,没有恐惧,强烈的责任感使他能够承担困苦、孤独的侵扰。第48段,更是鲜明地揭示了杜小康的成长,“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文章对于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很细腻,面对孤独,他由恐慌到面对乃至最后战胜它,这段心路历程通过杜小康不同的感受表现出来,也体现了他逐渐成长的主题。

 

●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很值得品味。如:“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 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说教法

 

●教学目的:1.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 2.品味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3.让学生试着体会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4.教学生学会长大、学会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体会成长。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导入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全文。 2.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部分精彩段落)。4.概括课文内容和主题。

 

三、品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2.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3.讨论交流:请学生按照下列句式说一段话:我认为杜小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4.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5.思考:请你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换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一个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寻读课文美点,深入赏析。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片段。 2.学生自由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然后选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妙的一个段落放声朗读。 3.指明学生朗读自己所选定的段落,然后说说自己朗读它的理由。 4.用同样的方法赏析有关细节描写的片段。

 

五、结束语: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六、布置作业: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

 

七、板书设计:

 

人物      情节                                            环境        语言

杜小康   开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去放鸭。         鸭群        生动

恐慌     发展: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芦荡        传神

孤独     高潮: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风雨        意味

坚强     结局: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深长

 

三、说学法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一部好小说,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与它成功的描写刻分不开,因此让学生学会欣赏玩味小说中的精彩之处,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

 

2.以虚拟的小说空间,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其人生体验。大千世界,百种世相,千般滋味,人尽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体会。要使自己有一颗丰富敏锐善感的心,学习小说并试着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以文观己。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真实火热的生活,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文章,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关键期的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触发,那就让他们尽情表达。

 

4.进行跨学科学习。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发展个性,意识自我,形成人格的时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生理学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孤独之旅,曹文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孤独之旅》说课稿2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孤独之旅教学实录
    《孤独之旅》说课稿1
    关于孤独之旅的事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
    孤独之旅教学建议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二)
    课文孤独之旅研讨
    孤独之旅原文欣赏
    《孤独之旅》课件、教案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孤独之旅》 课堂实录
    《孤独之旅》实录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1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3
    《孤独之旅》说课稿
    《孤独之旅》习题精选
    《孤独之旅》素质教育新学案
    《孤独之旅》环境描写
    《孤独之旅》写作特色
    《孤独之旅》主题思想
    长大 飞翔
    一世阴凉
    孤独与蚕的联想
    黄油烙饼
    《孤独之旅》中心思想
    《孤独之旅》强化练习
    《孤独之旅》学法指导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
    《孤独之旅》课文评点
    《孤独之旅》鉴赏感悟
    《孤独之旅》学习指导
    《孤独之旅》问题探究
    《孤独之旅》生字注音
    《孤独之旅》形似字辨析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多音字辨析
    《孤独之旅》词语解释
    《孤独之旅》难句解析
    《孤独之旅》课文题解
    《孤独之旅》阅读材料推荐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心理描写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电子教材
    《孤独之旅》整体把握
    《孤独之旅》问题研究
    《孤独之旅》研讨与练习说明
    《孤独之旅》教学建议
    《孤独之旅》教学建议
    《草房子》故事梗概
    《孤独之旅》有关资料
    《孤独之旅》结构分析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孤独之旅》教学杂谈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老师,能换种方法读吗?──《孤独之…
    《孤独之旅》参考图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