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显而易见,对话教学应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才能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全国特级教师孙建锋在《享受对话教学》一书中指出:“第一,教师与学生对话将建立起学生式教师和教师式学生的师生关系,彼此化为生命成长的共同体,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第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通过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第三,学生与文本对话,用整体感知与领悟代替教师的分析,可以改变当前语文教学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现状。第四,学生自我对话,使学生通过与内心深处那个沉睡的‘我’对话,使‘我’醒转过来,从而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一个分裂的自己的各个部分,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同时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象力与独特个性”。这些“对话”教学的理论再次滋养着我,让我更坚定地着力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长期以来,我时时在思考,在关注怎样在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抓住“对话”教学的立足点,创设“对话”教学的情境亦或及时抓住教学生成点酿成“对话”教学亮点,从而将“对话”教学不断引向深入,让课堂教学焕发人文关怀和生命气息。下面,我以《草虫的村落》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断来谈谈倡导“对话”教学的两点做法。
二、案例描述——《草虫的村落》(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上册)
《草虫的村落》一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本课教学紧紧扣住“村落”这一关键词,创设对话教学的问题情境,层层深入,组织教学。
(一)紧抓教学设计——抓住文本中的“对话”教学立足点
情境(一)
师: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村落?
生:这儿有大街小巷,还有“村民们”的住宅。
生:这儿有游侠,有南国少女,有音乐家。
生:这儿还有专家,如:气象专家、工程师。
生:这儿的“村民们”会走街串巷去探亲访友。
生:村子里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来担任。
……
情境(二)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村落?(用一个词概括)
生:快乐。
生:和谐。
生:团结兴旺。
生:人间天堂。
生:世外桃源。
……
情境(三)
师:你喜欢这样的村落吗?为什么?
生:我喜欢,因为这个村落充满快乐,没有烦恼和争吵。
生:我喜欢,因为那儿的生活无忧无虑。
生:我喜欢,因为这里的“村民们”特别勤勉,大家团结互助,一点也不感到孤独。
生:我喜欢,因为这儿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平生活,他们守望相助。
生:我喜欢,因为这里的“村民们”可以相互友好地交流着,谈得那么投机,街坊邻居会互相串门,多么快乐,不会有无聊的时候。
生:我喜欢,因为这是一个世外桃源,感觉没有烦恼、忧愁,只有快乐相随。
生:我喜欢,因为那儿的“村民”充满智慧。
……
情境(四)
师:假如你喝下了哈利波特制作的“魔幻水”暂时变成了一只草虫,你想在村落中干什么?
生:我要当黑甲虫游侠探险,很刺激,多威风!
生:我就想当一只平凡的甲虫宝宝,无忧无忧地生活。
生:我想当一只搬运食物的甲虫,默默为村民服务。
生:我要当工程师,用灵巧的双手为村民们设计用植物做的房子,让大家可以有避雨、歇息的地方。
生:我要当探测气候的观察家,在要下雨的时候赶快通知村民,为民服务。
生:我想当甲虫音乐家,在宁静的夜晚演奏美妙的音乐,伴着动听的乐曲入睡。
生:我想当草虫村落的村长,带领村民们过着幸福生活。
生:我要当一名剑客,保护村民们,让村民们过上安定的日子。
生:我想当这个村落的旅游团团长,带其他村民们来这儿旅游观光。
生:我要当黑甲虫村落的医生,为村民们治病。
……
(二)关注课堂生成——及时捕捉课堂中“对话”教学生成点
在亲耳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我的教学思想》讲座时,我特别留意到他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个教学观点——“语文教学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探究生成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有意识地促进“对话”教学研究,这种做法在《草虫的村落》教学中可见一斑。
在《草虫的村落》一文教学接近尾声时,我看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是林智桐,一个特别爱思考的孩子,他可是班上的“智多星”,我眼睛一亮,期盼着他生成的精彩……
生:老师,我在预习本上写下的一个问题,至今还是弄不太明白,为什么《草虫的村落》中的“村落”不加双引号?
(我在备课时没有关注到这一细节,终究还是逃不过学生雪亮的双眼,我心为之一振)
师:是呀,你问得真好,为什么村落不加双引号?
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因为作者把草虫与人类融为一体,村落中有游侠,有南国少女,有音乐家、工程师。
生:我觉得作者把自己当作草虫村落的一员,因为文中写道“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写自己的村落当然不要用引号。
师:你不仅会说理由还会结合课文句子讲,真好!
生:我觉得草虫们很勤劳,他们和睦相处,团结在一起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家园,所以不要加双引号。
生:我想草虫们有着和人类一样的智慧,他们有本领建设自己的幸福村落。课文中写道:“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这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
生:我补充,文中开着写道:“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作者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早已把自己当作是一只草虫,把草虫的村落当作自己的村落了。
……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和老师的及时评价,引导点拨,林智桐对问题的答案感到满意。
这个课堂中的小插曲,让我再次经历了“对话”教学的春风化雨……
三、案例评析——生命的对话,生命化的课堂
“阅读,生命对话的过程”我推崇这个观点。
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可以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本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就是采用“对话”这一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用教师的生命去滋润学生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个性的主体,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通过创设立体灵动的对话空间,在生命的对话交流中,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折射出文本的生命价值,教师的生命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在《草虫的村落》教学中,教师通过创境,引领同学们随同作者身临其境地游历了草虫的村落,并为草虫的村落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在谈到你想在村落中干什么时,同学们不仅阐述了文中村落给他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促使他们不禁要充当与草虫“村民们”一样平凡或一样伟大的角色,同时又穿越了文本村落的有限视线,纷纷设计了村长、导游、剑客、医生等各种角色,让这个村落更显得有浓浓的人文气息。而教师则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穿针引线,协调色建人性化的草虫村落,不断提升文本重点与自身的生命价值,让彼此间的生命同呼息,共成长。其实,学生们在此刻展示的不仅仅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是他们通过文本走向生活的精神家园的表述。通过师生间、生生间、文本与学生之间、文本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升华了文本主旨,真正达到以课文为范例,拓展文本,进入语文学习新天地的美好境界。
倡导“对话”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始终以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与教师平等相处,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文本则摘除冷冰冰的面具,展露出鲜活的生命本质;教师既充当着文本解读者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在不断地与文本与学生与自我敏锐地思维撞击中实现超越自我,成长为统领语文课堂的建设者、开发者。教学实践表明:精彩从“对话”中生成,生命在“对话”中丰盈。聆听生命的乐章,从走进“对话”教学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