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果瓦的见诸——评《巴黎圣母院》
|
曾经,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特别是小说简介与许多看过简版乃至于改版的读者口中获取的印象,给我自己对《巴黎圣母院》的认识蒙上了一层误解之尘。那时以为,小说讲述的故事是《梁祝》般的凄美爱情故事,反映的仅仅是纯粹的人性反差。 我不敢苟同,除非我愿意受到来自真实的蔑视。因仰慕其盛名,我选择去读厚重泛黄的原版译本。译者很负责,许多艰涩的部分,例如作者穿插于全文的对巴黎城市结构的概述、景点的细节描写,乃至于硬塞入小说中间的有关西方建筑史及对巴黎圣母院建筑风格的分析,都分毫不失地从原稿中译了出来。在此表达一下对他的敬意。 从大体上看,小说可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就由剧作家甘果瓦编排的戏剧开场,人们的欢庆与抬着新愚人之王伽西莫多的游行直截了当地交托了当时法国的文化环境。克洛德主教的夜间游逛、卫队长弗比斯的巡逻以及爱丝梅拉达曼妙的舞姿,将主要人物悉数拉扯出场。尽管巧合布局得细致入微,但与后面繁重的情节相比还是仓促了些。前半部中,波澜起伏不是太多,主要通过一些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纠葛。 翻完前面说提到的四十多页悠长的建筑史,翻页,有一面苍白的书页,正中央的“两个月后”几个小字让人对作者重提兴趣。作者竟可用一半的稿纸来描写两天半的故事,实在是令人佩服。后半部可谓是颠沛流离,只有一些小情节能让人喘一口气。克洛德对弗比斯的行刺罪名被加之以爱丝梅拉达,伽西莫多又将她从卫兵手里救出,前往圣母院避难。黑话王国的营救行动未果,爱丝梅拉达再次被卫兵们抓住并关进巴士底狱等待行刑日。最后,伽西莫多得知副主教参与其中并将其杀死,赴巴士底狱与爱丝梅拉达死在一起,甘果瓦继续他平静的生活。 下面来谈人物,就先从谈论频率最高的伽西莫多说起吧,这主要是因为偏听偏信的人都认为他是个“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好人。而我必须表明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批判。他只是一个傀儡,做了其一生中最叛逆的事;他只是一个小丑,做了其一生中最严肃的事。他的人生即在这件事上终结,化为尘土,以及化为一个已然化为尘土的故事。这是一个何等滑稽的人!伽西莫多的愚蠢与盲目——如果不是那便是他的自私,阻止了“黑话王国”从圣母院救出爱丝梅拉达的行动,还让他们死伤不少,从而让悲剧终有了一个悲剧的结局。他拥有的只是仅存的一点良知,甚至连自知之明都没有。狭窄的生活空间、单调的工作,已经磨灭了他的睿智与敏锐,换之以愚钝与疯狂。无法突破人生困笼的人终究是小人物,而小人物是无法成就伟业的。当然责任也不能全部推在伽西莫多个人身上,他的成长本身就是失败的。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爱丝梅拉达是小说中最无辜的人,这个从小就是孤儿的年轻吉普赛女郎只是因为其美貌就卷入了纷争,最后虽然与生身之母团圆,却终难逃一死。爱丝梅拉达是善良的:她在伽西莫多示众时给他喂水,在甘果瓦陷入困境的时候拯救他,这点我不多加论述。尽管她聪慧机敏,却在不谙世事的情况下与弗比斯这个薄情寡义的巡逻队长相爱。虚伪的弗比斯碍于面子,没有在法庭上为作证。对人心叵测的社会如此陌生却又总试图深入其中,注定了她悲剧的结局。 克洛德这个显著的矛盾体身上虽有许多层面可以挖掘得很深,例如他本性的节制与禁欲与兽性的抗争等等。但还是建议理解不深的读者们将他跟弗比斯一样一棍子打死,列入虚伪险恶的代名词,并入催生悲剧的黑暗社会大背景中去得了。否则我就得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深度分析这个人物了。我想讲的反倒是巴黎的社会底层人民。以“黑话王国”为代表的底层人民,比谁都要了解巴黎这座城市。“王国”里的“公民”,白天是在封建剥削下靠坑蒙盗抢以及卖艺摆摊等谋食的“贱民”,晚上则是一群热爱生活、勇敢乐观的人。尽管粗话连篇、性格粗暴,但人性本质的美丽还是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想,这是作者特意为故事留下的希望:善良、团结的法国人民终将打破封建专制的枷锁,争得幸福平等的生活。 甘果瓦这个人物贯穿了整部小说,小说以他开头,以他结尾,虽不是个局外人但可谓真正的见证者。前面提到过,甘果瓦是个剧作家,他曾靠庸俗的宫廷教会剧谋生,日子过得还可以。后来没人买他的账,于是只好在城市中游荡。他进入“黑话王国”,认识了爱丝梅拉达并成为“公民”。平时他与爱丝梅拉达以及可爱的小山羊一起在街头杂耍。许多幕重要情节,都不经意地安排他在场,通常是与小山羊站在一旁。爱丝梅拉达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时,甘果瓦也进去找过她,并把她的情况汇报给“黑话王”。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甘果瓦重操笔墨,开始他陈旧而崭新的工作。见证了这一切后,可想而知,甘果瓦受到了一番来自社会现实的洗礼,他的创作又怎能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时候该批驳小说强烈的悲剧性了,这证据如同本文人物评论顺序的编排一样可以层层剥出。伽西莫多与爱丝梅拉达的结局让小说有了一个悲剧面,这是因为社会黑暗而产生的。但我们更应当看到,作者寄予法国底层人民极大的希望,又把自己融入甘果瓦这一角色中去,表现社会的现状。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话叫做“小说的主旨取决于作者对人物的取向,乃至于自身的反映。”从这个角度讲,甘果瓦才是真正的主角。维克多·雨果二十岁时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在《巴黎圣母院》完成的四年前,他的剧本因不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未能演出;作者享年83岁,见证了19世纪法国一切重大的事变。雨果在甘果瓦这一人物的身上注入了莫大的生命,因为那正是他自己的写照。经过一番认识,他的文学回归到人民中去。 无论它状况如何,那终究是一个民族的一个时代,教会权力巨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任何建筑不得高于教堂、任何军队不得进入教堂,主教等高阶神职人员有着逾越政府的特权、极高的地位以及丰厚的财富。人民被大封建主们层层剥削、层层压迫,得不到平等与自由。作者着重描写巴士底狱情形的用意也可以归于此类。但时光的年轮在延伸,生活还在继续,追求的信念在代代相传,前途充满希望的阳光。 历史也证明它是准确无误的,伽西莫多等的悲剧只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没有人在幸福与死亡面前逃避。落幕之时,亦是新生之日。甘果瓦的见诸让人们认识了许多,他自己也一样。 雨果自己,也一样。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巴黎圣母院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甘果瓦的见诸——评《巴黎圣母院》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名著赏析] 《巴黎圣母院》 |
下一篇文章: 《巴黎圣母院》全文解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