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名著 >> 巴黎圣母院 >> 正文

 

《巴黎圣母院》赏析4

《巴黎圣母院》赏析

(主讲人:黄云山老师)

第一讲  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维克多·雨果(l802.2.261885.5.22,是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生平概况:

出生——1802226日,雨果诞生于贝尚松省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随拿破仑转战南欧,后来宣誓效忠波旁王朝。母亲信奉旧教,是王室的拥护者,对雨果产生深刻影响。

    青年时代(1818-1847——1826年以前,雨果政治上相对保守,同情保皇党;后转向资产阶级自由派,称颂法国大革命,但拥护君主立宪制,不赞成共和政体。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845年,国王路·菲力浦授予他法兰西世卿 

    中年(1848)以后—— 1848年二月革命后,雨果坚决站到共和立场。1849-1851年,雨果成为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第二帝国。雨果坚决反对。于年底流亡国外。经过19年的流亡生活,他才回到巴黎。 

    普法战争(1870-1871)爆发后,雨果表现了很高的爱国热情。当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时,雨果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捐款铸造大炮,为保卫巴黎而战。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雨果并不理解这次起义,但出于人道主义,他挺身为公社社员辩护,坚决反对凡尔赛刽子手血腥镇压群众。 

    雨果享有崇高的声誉。1881226日,在巴黎有60万人从他窗前走过,为他祝寿。1885522日因肺充血,不治逝世。昏迷中他吟出最后的诗句:“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这是他用诗的语言,对自己一生的描述。

    雨果逝世后,法兰西举国致哀,61日,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百万人为他送葬。下葬于伟人公墓,他是巴黎规模最大的伟人葬礼。 

二、创作概况:

雨果——人道主义者、民主主义者

    思想源于——基督教的博爱教义,

            ——启蒙主义自由民主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雨果的社会理想—— 天庭不再有监狱,法律不再有牢房……不再有国境,不再有持剑的士兵,不再有国库,不再有形如十字架的利剑……科学、艺术、诗歌把全人类的束缚一扫而尽……神圣的劳动化成了和谐的乐曲。

雨果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一生,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雨果勤奋创作,留下了22部诗集,12部戏剧,20部小说和散文等珍贵作品,此外,他还创作了4000多幅油画和水彩等艺术作品,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等。其中《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是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三部曲,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主张,即:人类应当从宗教的桎梏中、社会的压迫下、自然的蹂躏中解放出来。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长篇小说《九三年》(1873)经过作家十年创作才问世,它集中体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 寄托雨果的革命思想:“革命是为了恢复人的天性”“ 革命需要暴力,但暴力并非万能,革命不仅仅为从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这就需要人道的力量。”书中提出著名的口号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种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临死前,雨果总结自己的创作说:

    我在我的小说、剧本、散文和诗歌中向权贵和铁石心肠的人呼吁,替小人物和不幸的人鸣不平,恢复了小丑、听差、苦役犯的做人权利。

雨果是一个深得广大中下层人民喜爱的作家,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他是法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和人道主义者。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写道:“时光埋葬了小丘和山冈,却淹没不了高峰。遗忘的大海吞噬了多少十九世纪的作品;但在这片忘海之上,雨果群岛却傲然耸起他那一座座巍峨挺拔、千姿百态的顶峰。

三、《巴黎圣母院》简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巴黎圣母院》是其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典范作品。《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教堂建筑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 

    伟大建筑  +  伟大作品 =  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1、创作背景:

1831年前后,整个欧洲处于政治大动荡中,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正在进行复辟与反复辟的复杂斗争。在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金融家王朝的政权“七月王朝”。但波旁王朝在国外封建势力的支持下,于1815年复辟。18307月,法国再次爆发革命,结束了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雨果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16年,他曾以歌颂波旁王朝的诗篇得到路易十八的赏识,而15年后,社会的现实打碎了雨果头脑中君王思想的束缚。残暴的封建统治,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深刻的教育了他,于是他转变了:对波旁王朝从拥护到痛恨,对劳动人民从漠视到同情。这种思想的转变,很自然地反映到他的创作上。《巴黎圣母院》是作者借用了中世纪题材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罪行的总清算,也是对1815~1830年波旁王朝反动暴政的深刻批判。它把残暴的封建统治者、“冷酷而毫无怜悯心的”贵族太太与小姐、弗比斯式的玩弄女性的贵族子弟所组成的上层社会,与卑贱者、平民、流浪汉所组成的下层社会作出鲜明的对照,体现了19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的最高水平。

2、《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

时代--十五世纪路易十一时代,封建势力强大的中世纪;

地点:巴黎圣母院: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统治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人物:巴黎贫民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甘果瓦、乞丐王国穷人

统治者:克洛德·弗罗洛副主教、弓箭队长弗比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等

事件--巴黎贫民与统治者的激烈冲突。

主题—抨击封建神权统治对人民的迫害;宣扬人道主义、 博爱精神。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400多年前法国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克洛德和贵族军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品无情揭露了教会的虚伪、残忍,封建王朝的昏庸、腐败和上流社会的卑鄙无耻,热情歌颂了下层平民的优秀品质和反抗精神,具有巨大的战斗性和美学价值,但也宣扬了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和宿命论思想。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突出地表现了灵与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以矛盾主体的覆灭,以致他人无故受害而告终。敲钟人与副主教一主一仆是两个极端,向我们展现的是痛苦的挣扎、毁灭一切的惊心动魄的图景。命运,痛苦的灵魂,惟其悲剧才刻得更加感人,更加有深度。神权与人权,理性的光芒,种种庞大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的脆弱个人的冲突,无不体现“悲剧气氛渲染得极为出色”。


附:小说主要情节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气氛中。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来自埃及的吉卜赛少女爱丝美拉达以动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们热烈地喝彩。她把人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孩子们问她:那你怎么办?她说: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 
    在众多的观众中,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穿着黑色的教袍,躲在玻璃窗后面,也在偷看爱丝美拉达翩翩起舞。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炼金术士克洛德。当他看到色艺双全的吉卜赛女郎边唱边跳,她那轻快的舞步,绝妙的舞姿,把他埋藏在心底十多年的欲念突然唤醒了。他无法自控,无法把俘虏了他的灵魂的魔鬼赶走。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他到广场上驱赶正在叫卖的摊贩,声言不准在教堂前面胡闹。这些小贩哪里把他放在眼里,群起而攻之。正在这时,从教堂内冲出来一个相貌齐丑、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男子,他推开众人,救回了神甫。此人名叫卡西莫多。原来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克洛德出于怜悯把他抚养成人,因终日敲钟而震聋了耳朵。狂欢的人们正在物色愚人教皇,爱丝美拉达一眼看中了又聋又丑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人们给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卡西莫多正高兴地吹着哨子,忽然看见脸色阴沉的克洛德站在轿前。神甫打掉他的王冠,把他拉回圣母院。 
    可是这天晚上,克洛德欲火中烧无法入睡,因为牵着小山羊的爱丝美拉达还在教堂门前的广场上唱歌。他高声对自己说:在人世间我只有痛苦。她长得那么美,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舞跳得那么好,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能够使人发疯,难道是我的过错?他实在无法自制,去!他命令卡西莫多,去把她抓来!钟楼怪人快步跑向爱丝美拉达,把她抱起来就向圣母院跑去。爱丝美拉达拼力抵抗并高喊救命啊!恰巧侍卫队长弗比斯正在巡逻,听到喊声骑马率众赶到,救下吉卜赛女郎,抓住了卡西莫多。比斯把爱斯美拉达带到一家旅店,要了一个房间,正要对她非礼,机警的姑娘摆脱了他的纠缠,跑回巴黎流浪人和乞丐们聚集的奇迹王朝。 
    在这奇迹王朝统治下的黑话王国里,乞丐王克劳班正在审理不懂切口而误入王国领地的穷诗人。按照王朝的规矩,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跟绞索配对,要么跟王国中的女人攀亲。可是几个老女人都嫌他过于单薄,没一个人肯要他。这样,只能被吊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爱丝美拉达挺身而出,高喊我要他。这样,两人当场举行婚礼。善良的少女同意与他结为夫妻,只是为了救他一命,把他带回家中,供以食宿,但不与他同房。 
    犯了强抢民女罪的卡西莫多,在被草审理后,被带到广场上当众鞭笞。跪在烈日下代人受过的钟楼怪人口渴难熬,他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戏弄和辱骂。这时,美丽的爱丝美拉达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边。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的卡西莫多饱含热泪,不住地说:………………” 
    广场上,穷诗人帮助爱丝美拉达上演小山羊认字的节目。小山羊在一堆拉丁字母中,叼出了太阳神弗比斯的名字。这时弗比斯正在广场旁边的王宫中向王后和她的女儿献媚取宠。公主百合花让弗比斯到广场上,赶走爱丝美拉达,以证实他对她的爱情。弗比斯骑马来到广场,大声轰赶着正在演出的艺人,小声和姑娘订下了今晚在老地方见面的幽会。 
    心神不宁的克洛德听说和姑娘已结为夫妇,怒火中烧十分生气,当得知他们只是名义夫妻,又转忧为喜。他在街上遇见喝得烂醉的侍卫队长弗比斯,听他说要去和姑娘幽会,立即正言劝阻,声言姑娘已是有夫之妇,但弗比斯反驳说:你何必把爱情和婚姻混为一谈。他径直向那家旅店走去,克洛德像影子一样紧随其后。 
    弗比斯来到旅店的小楼上,爱丝美拉达正坐在床边等着他。当他们热烈地吻抱时,弗比斯把系在身上的匕首交给姑娘,姑娘顺手把它抛出窗外。恰巧这把匕首落在正在窗外窃听的克洛德的眼前。当这对情人再次热烈拥抱时,克洛德拾起匕首,从窗外把它刺进了弗比斯的后背。 
    在审判爱丝美拉达的法庭上,旅店的侏儒老板作证说,看见一个浑身硫磺味的黑衣人,像魔鬼一样,把银币变成了干树叶。坐在审判席上的克洛德说:是魔鬼,而不是这位姑娘刺杀了卫队长。无辜的爱丝美拉达只关心卫队长的生死,因为弗比斯可以证明她把匕首扔出了窗外。可是法庭告诉她,卫队长不仅活着,而且对被害经过一无所知。他丝毫不肯为姑娘开脱罪责,这使爱丝美拉达十分失望。在酷刑之下,姑娘屈打成招,供认自己施用魔术驱使黑衣魔鬼刺杀了卫队长。法庭判处姑娘绞刑,次日执行。 
    卡西莫多敲钟之后,在塔楼上看到克洛德神色紧张地注视着圣母院门前的广场。穿着白色死刑犯袍子的爱丝美拉达站在夜间匆忙搭起的绞刑架下,绞索套在脖子上,平静地等待着行刑的时刻。卡西莫多不顾一切地从门内冲出,把姑娘抢进了巴黎圣母院。行刑的士兵惊魂甫定,目瞪口呆地看着钟楼怪人独自一人劫持了法场。因为圣母院避难权的原因,士兵们不敢擅入。 
    卡西莫多把姑娘藏在自己的住房里,他像守护神一样睡在房门口。他把愚人节得到的哨子交给姑娘,告诉她遇到危难时,一吹哨子,他就能赶来救援。 
    克洛德到郊外像发了疯一样,乱跑了一阵之后,回到了圣母院。他发现爱丝美拉达不但未被处死,而且就在身边。他跟随她走进了卡西莫多的房间,爱丝美拉达发现这个人就是刺杀弗比斯的黑衣人,十分愤怒。当克洛德正要强奸她时,她吹起了哨子。卡西莫多闻声而至,赶走了昔日的恩人,并告诉姑娘那次抢她的事,也是出于他的主意。 
    卡西莫多对爱丝美拉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他快活地看着熟睡的美人,突然醒来的姑娘被他的丑脸吓坏了。卡西莫多急忙逃走,跑到钟楼上用自己的头拼命地撞击着大钟,低沉的钟鸣如泣如诉。爱丝美拉达来到他身边,卡西莫多用手蒙住脸,喃喃地说:我的脸很丑,总让人害怕。为了安慰他,姑娘为他跳起了节奏欢快的舞蹈。兴奋异常的卡西莫多,像打秋千一样,用身体的重量为姑娘敲响了圣母院的大钟。他爽朗的笑声充满整个钟楼。卡西莫多在钟楼上牵着绳子飞来飞去,为爱丝美拉达采摘盛开的鲜花。突然姑娘发现了在广场上的卫队长,她叫他的名字,但他头也不抬看她一眼。她让卡西莫多去找他,可是他为了得到公主丰厚的陪嫁和位于圣保罗的领地,对姑娘的请求不屑一听,策马而去。善良的卡西莫多觉得自己辱没了姑娘的使命。 
    对姑娘强占未成的克洛德怀恨在心,到国王那里,请示如何解决圣母院避难权问题。国王请教了一位尚在狱中的老学者,终于决定可以不顾避难权,强入圣母院捉拿女巫。卡西莫多趁克洛德外出时,把教堂的大门紧紧关住。 
    乞丐王克劳班听说圣母院避难权将要结束,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救大难临头的姐妹。不明真相的卡西莫多怎容这些人冲入教堂,他从楼顶上扔下巨大的石条石块,翻倒灼热的金属液体,企图驱散众人。勇敢的乞丐终于攻破大门,救走了爱丝美拉达。不料严阵以待的国王士兵已从后门进入教堂,雨点般的箭刺向爱丝美拉达和流浪汉们。乞丐王也在混战中被人杀死。卡西莫多站在楼顶上,看着心爱的姑娘又被吊在绞刑架上,痛不欲生。当他发现克洛德正在钟楼上对着爱丝美拉达狞笑,他把这个道貌岸然的野兽举过头顶扔了下去。 
    从绞刑架上解下来的爱丝美拉达的尸体,被人们放在蒙孚贡大坟窟里,卡西莫多找到她之后,静静地躺在她身旁。两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尸骨便化为尘土。 

第二讲   作品的主题

《巴黎圣母院》前面有个短小的《序》,交代了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几年前,当本书作者去参观,或者不如说去探索圣母院的时候,在那两座钟楼之一的暗角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单词:命运……这个单词所蕴涵的悲惨的、宿命的意味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正是这个单词,作者写下了这部著作。”

1830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其他两部是《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和《海上劳工》(事物的命运),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杰作仅仅用了150多天于次年即已完稿,不愧为旷世奇才!我们可以从研究古希腊悲剧中,把雨果的前辈古人所说的命运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偶然的不幸,二是人的自我分裂及其不幸的解决,三是人与社会的或自然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部叙说社会中人的“命运”的作品。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女主人公爱丝美拉达纯洁善良,富有同情心,是作者心目中美和善的化身,却显得那么无助,无论她怎样挣扎,无论善良的人们怎样竭力救助,仍然逃不脱被绞死的命运——这是悲剧之一;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以及那些力图营救爱丝美拉达的义民,代表了黑暗中世纪鲜见的正义的力量,但也没有摆脱被毁灭的命运――这是又一悲剧;即使是那貌似高贵庄严却虚伪狡诈的副主教,偏信炼金邪术,为淫欲所支配,终于导致他自己以及他所爱和所不爱的人们统统灭亡,损害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得到想得到的幸福,终于导致了他自己的灭亡——这是悲剧之三所有这些正是上述悲惨命运的三大契机或动因一齐发挥作用的惨烈结果。《巴黎圣母院》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刻的就是那黑暗时代几乎全部平头百姓不可逃脱的这样悲惨的命运。国王路易十一深藏在重重黑幕后面,他正是雨果拿出来示众的血腥屠杀的元凶!无辜惨遭他所代表的黑暗之力摧残的民众就是这部悲剧的真正主角。然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仍然要求我们相信生活,就是昂首前瞻,我们抛洒眼泪的同时,要像雨果那样我睁开眼睛,看见了灿烂的晨星,是的,应该永远乐观:相信白昼,相信光明,相信欢乐。雨果高唱着这鼓舞人反抗压迫、冲破黑夜的诗句,奋勇前进,向人类广布他的人道主义呼声,从30岁起进入了法国乃至全欧的浪漫主义创作更高更盛的时期。 
    巴黎圣母院,威严赫赫,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存在迄今八百多年中,默默注视着滚滚河水、芸芸众生,曾经是多少人间悲剧、人间喜剧的见证!在雨果的这部小说中,它仿佛有了生命的气息,庇护爱斯美达,证实克洛德的罪行,悲叹众路好汉尝试打击黑暗统治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惊赞卡西莫多这渺不足道的微粒尘芥把一切豺狼虎豹、一切刽子手踩在脚下的侠义行为;它甚至与卡西莫多合为一体,既是这畸形人灵魂的主宰,又是他那怪异躯壳的依托。在雨果的生花妙笔下,它活了起来,同时也以它所铭刻、记述并威武演出的命运交响曲增添了伟大作家的光辉。美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建筑艺术的珍品。雨果早在少年时代就对建筑艺术——尤其是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至青年时代,他至少进行了三年的准备,熟悉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屡次亲身钻进圣母院的旮旮旯旯,同时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掌握了法国人引以为荣的这座建筑物所有的奥秘,便于18307月着手写稿。他假托在那两座巍峨高耸的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说是这个支配人类的命运,事实上支配那愚昧时代一切人的黑暗之力亦即魔鬼,它无所不在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确实,《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就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阅读这部作品,要注意这三个人的命运,思考在悲剧的背后,是什么支配着他们的命运。爱丝美拉达的悲剧命运令我们扼腕叹息,而克洛德副主教的命运也值得我们思考:是他生性凶残狡诈,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人格的分裂。《巴黎圣母院》这部书就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西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最终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最终都走向毁灭的惨烈结局。

我们在这部巨著中看见的命运,就是在特定环境即中世纪的法国首都,愚昧迷信、野蛮统治猖獗的那个社会之中,发挥其横扫一切的威力。《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赢得了继《艾那尼》之后浪漫主义打破古典主义死板桎梏的又一胜利。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表达了对愚昧、迷信的反抗,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善良、友爱、舍己为人的精神,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小说中,雨果十分自觉加以揭露的封建罪恶势力首先是教会。克洛德就是教会的化身。他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如蛇蝎般毒,表面上过着清贫、刻板的生活,甚至对节日的狂欢也表是厌弃与反感,但内心里却贪求女色,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对世人充满恶意。 
   《巴黎圣母院》揭露的矛头还指向中世纪封建国家的机器。法官们都以残害诬陷贫民为目的,以宗教迷信为依据,用残酷的刑法使人屈打成招。文中的法官们被称为,把法庭录事称为野猪,把王家律师称为鳄鱼。并借一人物之口称法院的开庭就是法官吃人肉。雨果还安排了一个因多年失去自己女儿而近乎疯狂的母亲与女儿(爱斯梅拉达)重逢的同时有遭到了生死离别的痛苦。她眼见无辜的孩子被送上绞刑架而毫无办法……看到这时,我不禁更加憎恶残暴的封建统治,同情可怜的爱斯梅拉达!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美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克洛德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见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至于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钟人卡西莫多,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爱斯美拉达那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人心的温暖,这个外表粗俗野蛮的怪人,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美拉达的身上,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了她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情感。这也许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魅力所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巴黎圣母院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巴黎圣母院》赏析4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巴黎圣母院(插图本)
    《巴黎圣母院》导读-简介--赏析
    巴黎圣母院章节简介
    巴黎圣母院基本信息
    法国巴黎圣母院简介
    巴黎圣母院简介
    《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著名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历…
    世界名著故事梗概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雨果
    《巴黎圣母院》(法国)
    法国大型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来华演…
    《巴黎圣母院》英文简介
    舞剧 —《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简介
    《巴黎圣母院》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
    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
    《巴黎圣母院》简介
    二、《巴黎圣母院》赏析
    高考语文外国名著拓展练习:《巴黎圣…
    《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
    《巴黎圣母院》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欣赏
    巴黎圣母院概况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陈敬容译《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2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美”与“…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2]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赏析
    [原创]<<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英语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破碎的梦境——《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6
    《巴黎圣母院》的精彩段落及赏析
    《巴黎圣母院》赏析
    《巴黎圣母院》赏析3
    《巴黎圣母院》赏析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巴黎圣母院》赏析
    欣赏了音乐剧《悲惨世界》、《巴黎圣…
    巴黎圣母院音乐剧 经典语言的有声记忆
    《巴黎圣母院》鉴赏
    名剧赏析之三——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摄影鉴赏
    [名著赏析] 《巴黎圣母院》
    甘果瓦的见诸——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全文解读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微缩概要
    《巴黎圣母院》*雨 果
    艺术课《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
    《巴黎圣母院》简介
    名著导读:《子夜》《老人与海》《复…
    巴黎圣母院
    赏析《巴黎圣母院》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