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的文言实词
1、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3、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名词,器件。 )
4、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
5、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6、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
7、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8、殚精竭虑( 名词,精力,精神。)
9、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
10、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
11、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1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名词,证据,征验。)
13、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
14、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15、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二、重点文言虚词。
1、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其势不俱生。/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如外人。桃花源记/悉以咨之。出师表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杂说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素不相识。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3 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三、 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大将军邓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四、古今异义词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
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五、特殊句式
1 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 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六、文化常识。
1、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2、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