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读课文伊始,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朗读课文中,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的回答包含面很广:很有才气的、善于观察的、善于思考的、勇敢的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抓住“很有才气”这一关键词,让学生们读读、画画文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学生们在快速默读和圈圈画画中找到了各自的答案: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只是,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却是没有一个人能找出来,于是,我把这句话读了出来,并告诉孩子们,这是反衬法,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顺势利导,我有提出了问题: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时候,王勃在干什么?学生很快读出了第三自然段,由此,我引导学生明白王勃为什么能够很快地写出千古传诵的文章,是因为他善于观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观察,静静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这其实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我们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 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适时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学生把这一诗句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对照读,自己体会读懂了什么?由于对江水的美景感悟很深,所以对诗句的理解没作过多的分析,学生能自己读懂了,在读懂的同时,体会到了诗句的凝练。另外,在文中有许多表现王勃很有才气的词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又补充了“才华横溢”、“才智过人”“文思敏捷”等词语,增加了学生的词汇积累。
《阳关三叠》教学反思
《阳关三叠》是初中人音版九年级十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以华夏古乐为主题,这首歌曲是古代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是根据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上课导入部分我选用朗诵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形式 来引出主题,乍一看,有些像上语文课的意味,其实不然,我是想用这句话引出今天音乐课的主题,让学生沉下心来,抛开浮躁,体味一次真正的情感之旅,对古曲《阳关三叠》的鉴赏。我想用这个课题,最能表达作品的意义,离别的惆怅顿时溢满心中。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而音乐作品《阳关三叠》正是根据王维的诗改编而成的,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同学们相携走近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第一步:铺垫,体验别离的情绪
播放合唱曲《阳关三叠》,为下面学唱主题歌曲做好铺垫。
第二步:引出主题,体验不同演奏乐器的意境:
欣赏由二胡演奏的《阳关三叠》,在二胡如泣如诉的声音中,学生们也渐入佳境,原来时空并不遥远。
并重点介绍吹奏乐器——埙演奏的《阳关三叠》,并认识这一乐器,从而感受作品那种苍凉、质朴的音乐情绪。
第三步《阳关三叠》,直观体验送亲友的别离之情。 作为音乐老师,遇到歌曲的鉴赏,我总会给学生范唱主题,直观体验比听碟的效果要更具杀伤力,这已是我课堂的特色了。当我坐到琴边时,学生们就笑了,老师又要演唱了,当琴上的第一个音响起时,我就倾注了我所有的情感,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别人。古曲的旋律有别于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及韵味,在娓娓到来的旋律中,感情层次的变化犹如水彩画,明和暗的对比,细腻而分明,每一叠中,又分前段和后段,情绪的走向又不十分相同,钢琴的音色和着我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在古曲的曲调中,学生们空前的感受了不一样的离别情绪。当我弹下最后一个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相信学生们也和我一样。 第四步:引出主题,体验时空的别离: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动情的演绎,把古代那种送亲友离别的场面按照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她们彻底的理解作品,让她们在表演中体会穿越时空的意境!
第五步:体验其他由诗改编的音乐作品
对于唐诗,学生们不陌生,都能背上几首,在唐诗中,表达离别情绪的有很多,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王昌龄《芙蓉搂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等诗句,下面一起感受下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来结束本节课。
这节课的优点,我觉得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走进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体验情感之旅,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互动演绎也很到位,由布置下去查资料,到课堂上的反馈整合,资源共享,学生们做的都很好,很积极,八年十班的孩子是一群充满灵气的孩子。 不足的地方,课下找了很多影像资料,因为时间关系,没能给学生放完,《阳关三叠》演唱部分只听一遍,应该全听完就好了。设计好在课程最后结束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们把《阳关三叠》的旋律在回味一遍,情感再次升华,因为经验不足,我疏忽了;虽说我是声乐专业的,但课堂上不可能唱到歌唱家的演唱水平,但我会尽全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我要传达给他们的情感,也会让他们一如既往的和我一起感受歌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通过这次公开课,真的让我成长了,课程和细节安排方面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也许整节课都要在梳理规整一下,恳请各位前辈老师们给予我帮助,我会不断进取,努力完善自己的。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