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6课《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文本细读及教学设计
任各庄镇后泥河小学 刘春瑜
***我的选课想法:
通读了整册书的文章,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动,但把书合上,历历在目的是陆游的那壮志难酬的爱国激情。不由得又想起那是一次在东实验小学听的两节古诗课,精彩动人的画面又浮现于眼前,短短的《七步诗》能读得在场的人黯然泪下让我惊讶,更多的佩服,不禁下定决心要设计一节古诗课试试,作为自己的一次尝试。
26课是两首唐诗,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特殊产物,无疑是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烙印。它同宋词的吟咏风月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历史的反应和真实写照。品读唐诗,就如同看到了当时的历史画面。 唐诗中表现的精神意蕴,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李白的旷达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韩愈的奇绝奔放,王维的淡薄名利,陆游的至死不渝,或许他们体现的精神意蕴不尽相同,但都是当时士人甚至说是整个中华精神的极佳写照。
***单元解读:
在这个以“感人的品格“为主题的文化单元中,安排了这样一组课文:《古诗二首》《军神》《球王贝利》《黄继光》《登山》,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这样几位有着高尚品格的伟大人物,西汉飞将军李广、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陆游、则毅果敢的“军神”刘伯承、世界超级足球明星贝利、战斗英雄黄继光、以及勇敢面对、临危不惧的列宁的光辉形象。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将受到这些人物高尚品格的震憾,并从中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得到精神与心灵的陶冶。
***解读作者:
1、陆游简介: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传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