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仅四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前两句写的什么景呢?无非写:中庭地白,四外无声,乌鸦栖树,夜气凝露,沾湿桂花。中庭地白,说明月上中天,夜色已深;夜气凝露,沾湿桂花,说明夜气已凉;四外无声,乌鸦栖树,说明人声已寂。当此之时,诗人夜不能寐,久久徘徊于庭院,望月而外,在想些什么呢?“冷露无声湿桂花”,让我们想起的难道仅仅只是夜色已深,夜气已凉而已吗?我看不然。当此三五月明之夜,诗人怕不会想起关于月宫、桂树、嫦娥、玉兔的传说?怕不会想起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所以,看似简单的诗句,却能开启我们的联想和想象,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诗人抒的什么情呢?按照中秋咏月诗惯常的写法,肯定要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这点来说,这首诗也未能免俗。但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却能不落俗套,另辟蹊径。即诗人不直接抒写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推己及人,明知故问,“不知秋思落谁家”?揣着明白装糊涂,看似无理却最有诗味,委婉含蓄,妙不可言,值得玩味。与老杜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