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楼的历史
|
三国时期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赤壁之战后,孙权夺取荆州,将统治中心自建业(今南京市)迁鄂(今鄂州市),并称吴王,将武昌郡改江夏郡,辖沙羡等6县。这时的黄鹄山已成为东吴的重要军事要地。 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孙权修筑夏口城,城“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南北朝时期 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鲍照作《登黄鹄矶》诗。此为迄今所见最早咏诵黄鹄矶的诗。宋泰始五年(公元469年)祖冲之撰成志怪小说《述异记》。书中讲述了江陵人荀环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这是黄鹤楼称谓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 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告诉世人。黄鹤楼神话中驾鹤仙人为王子安:“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 地。”从而使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第一次有了名字。 唐 代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 黄鹤楼的称谓第一次载入正史。据当年撰成的《梁书》载:梁武帝的异母弟安成康王萧秀任郢州刺史,因夏口常为战场.到处是战死者的骸骨。萧秀便命人将这些骸骨“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撰成的《南史》中也有类似记载。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崔颢作。《黄鹤楼》七律诗。该诗是咏黄鹤楼诗词中最负盛名的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由于崔诗杰出的艺术成就。黄鹤楼因此又有“崔氏楼”之 称。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孟浩然岁暮由扬州返程回襄阳途经武昌,写下《溯江至武昌》诗。在此前后,孟浩然还借黄鹤楼抒发感情,作了《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等诗。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 李白写成《送储邕之武昌》诗。此时距他初游武昌已30余年。其间,李白写了大量与黄鹤楼有关的诗作,仅存世的即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16首,在历代咏诵黄鹤楼的诗人中可能是诗作最多的一个。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 阎伯理撰成《黄鹤楼记》。该《记》涉及黄鹤楼的传说、地势形制、当时人物活动及感想诸方面,文简意明,流畅可诵。颇具文献价值。阎伯理在《记》中, 记述黄鹤楼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为费讳:“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从而形 成与《南齐书》中称仙人为子安不同的说法,使这一传说有了新的发展。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 白居易被贬江州途经武昌,登临黄鹤楼参加地方官员迎宴时,写下《卢待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诗。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 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鄂岳沔蕲黄观察史牛僧孺对鄂州(今武昌)城垣进行大规模改造。据传在这次城垣改造中,黄鹤楼首次与城垣分离,成为立的景观建筑。
宋 代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 鄂州杂诗碑立于黄鹤楼后的斗姥阁。此碑刻有宋之问、崔颢、李白、孟浩然等19位诗人的39首诗。碑文直到清代仍可辨认。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鹤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黄鹤楼的历史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黄鹤楼建筑简介 |
下一篇文章: 《黄鹤楼》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