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最早、最伟大的作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仁甫、郑光祖),他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是世界文化名人。可是对于这位伟大剧作家的生平材料,留下来很少,几乎等于零,这就可看出当时元杂剧作家地位之低下。
关汉卿是大都人(今北京),他多才多艺,在当时戏曲界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大半生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他广交演员朋友,很熟悉舞台演出,他自己也曾经粉墨登场,这些不仅能使他的作品反映时代和社会,而且还很适宜演出,他的剧本都有良好的演出效果。
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剧本,传下来的只有十八个。他的杂剧按思想内容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公案剧,这些剧揭露政治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触及到尖锐的社会矛盾,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蝴蝶梦》。
第二类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关汉卿是很善于刻画妇女形象的,他笔下的妇女性格特色很鲜明,但都是比较勇敢、机智的,是敢于斗争的强者形象。因此关汉卿的剧本中,旦本戏多于末本戏,这是关汉卿剧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代表作如《救风尘》、《望江亭》等。
第三类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
除杂剧外,关汉卿还有散曲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四套。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他晚年写成的。这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剧本通过青年妇女窦娥蒙冤而死的故事,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的反抗。故事题材来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东海孝妇》。但是《窦娥冤》的主要思想锋芒是指向元代社会的。因此,这个剧本富有时代精神,剧中对政治黑暗与腐败的揭露,具有极其普遍的社会意义。有记载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己不为耻人也不以为怪”。说这几十年以来,社会风气很坏,做官的人习惯于贪污,他们的作为与盗贼没什么区别,他自己不感到耻辱,别人也不以此为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冤狱冤案很多,据元史记载大德七年一年,发现的冤案就有5 1 7 6件,因为贪赃过错被革职的官员有1 8 4 3 7人,这个数字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七。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群众倍受压迫、欺凌,因此窦娥的悲剧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它就有了必然性。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梗概如下:
流落在楚州的秀才窦天章,因欠当地蔡婆婆本利四十两银子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独生女儿端云(后改名窦娥)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窦天章又得到蔡婆婆十两银子作路费,自己赴京赶考去了。
十三年以后,蔡婆婆已迁居山阳县。窦娥与蔡婆婆的儿子结婚不久就死了丈夫,婆媳二人相依为命。一天,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把蔡婆婆骗到郊外,企图勒死她。恰巧遇见流氓无赖张驴儿和他的父亲将蔡婆婆救下。张氏父子得知蔡婆婆家只有婆媳两个寡妇,就强迫她们婆媳嫁给他们父子。蔡婆婆无奈,把张驴儿父子带到家中,张驴儿死赖着不走,逼迫窦娥与他成婚,窦娥坚执不从。
一次,张驴儿趁蔡婆婆生病,向赛卢医讨来毒药,暗中放在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儿汤中,想毒死蔡婆婆,逼窦娥允婚。不料蔡婆婆呕吐,把汤让给了张驴儿的父亲,张父一命呜呼。张驴儿反咬一口,借机逼婚,逼婚不成,告到官府。楚州太守桃杌是个贪官污吏,他根本不听窦娥据理申诉,就重刑拷打,窦娥怕年老的婆婆也遭拷打,就一身承担了“药死公公”的罪名,当即被判处死刑。
窦娥被押上刑场,她有冤难诉,气愤得指天骂地,并且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开斩后鲜血飞上白练,半滴不落尘埃;二要六月降雪,掩埋尸骸;三要楚州三年大旱,以示惩罚。结果三桩誓愿一一兑现,证明了窦娥的冤枉。
窦娥死后三年,多年寻找女儿的窦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