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
|
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尹 劲 前两天在办公室,同事们戏称我都快成“尹窦娥”了,而我则打趣地回应说,第一次讲《窦娥冤》是2007年4月我参加七校赛课的时候,当时在 google 上输入“关汉卿”后,0.13秒里搜索到156000个相关网页,输入“窦娥冤”后0.16秒里搜索到169000个相关网页。而今年11月在重庆参加全国赛课时,我意外的发现在 google 上“关汉卿”有427000个相关网页,“窦娥冤”则有411000个相关网页!我在用实际行动为窦娥伸冤! 玩笑归玩笑。不过,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窦娥冤》的教学是不是该画一个句号了?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2008年是关汉卿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从事戏剧创作750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了解关汉卿,讲授《窦娥冤》实在是难得的机缘。是关汉卿眷顾了我这堂课:2007年我带着《窦娥冤》获得了成都市七校赛课的一等奖,2008年《窦娥冤》又让我获得了全国赛课的一等奖。 回想起来,最近一次上《窦娥冤》应该是在12月学校的教改科研月活动中,借的是高 2010级1班。那天,听课的老师们散去后,我回到办公室,独坐桌前,想关汉卿,想窦娥。忽然那么真切地感到,我们最终都会消失:父母、弟弟、朋友、同事、领导。我们会褪色,就像老照片,不过多年以后,我们会在学生的某一篇课文里复活,在学生不经意的回忆里永远美丽。 倘能如此,一介书生,夫复何求? 一 时间:2007年4月12日 地点:华西中学,高2008级7班 事件:成都市七校赛课 如果现在重新去翻检第一次上《窦娥冤》的讲稿,应该已经卷曲而且泛黄了吧。 从知道学校推荐我去参加成都市七校赛课起,我就诚惶诚恐的等着抽签结果。4月5日,朱丹老师到办公室“恭喜”我──比赛篇目中唯一的一篇戏剧作品《窦娥冤》被我抽到了!我当时头一下子蒙了,《窦娥冤》的驾驭难度太大了,经典的老篇目,大家都不愿意去碰。但是抽签抽到了,躲也躲不过,硬着头皮上吧。 按照自己上公开课的惯例,我先作了学情调查。结果“残酷”得不出所料,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包括外国戏剧)根本不感兴趣,平时几乎不看戏曲演出,也几乎没有阅读欣赏剧本的习惯。这群听 MP3、穿 NIKE、吃麦当劳的现代中学生连兴趣都没有,让他们与那个舍己为人自愿被怨杀的窦娥同哭同苦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怎样导入新课才能让学生感到中国传统戏曲离他们并不遥远?──这成了后来准备教学设计过程中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 但天无绝人之路,问题竟然被一张 DVD 解决了。 记得那是2007年的4月8日,一个平常的星期天,我买到了等待半年的韩国三区《霍元甲》D9 加长版,晚上等夫人和女儿上楼睡下之后,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关进了听音室。看完影片后,顺手播放了光碟配置资料中周杰伦演唱的片尾曲 MV,不经意间发现居然借鉴了京剧的身段和假声唱腔。一下子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干脆从流行音乐入手,从学生的偶像导入,提起兴趣,拉近学生与古代经典戏剧作品之间的距离?兴趣为先,投其所好,以流行音乐来化“剧”为友。学生不喜欢戏曲没关系,开始上课时能兴奋点儿,有兴趣往下走就成。 紧接着回忆起李玟有首老歌《刀马旦》,融进了京剧的扮相和身段。正好当时王力宏的专辑《盖世英雄》火得不得了,有两首歌加进了京剧和昆曲的元素。我为自己平时关注流行音乐的精力没有白费而窃喜,立刻着手开始收集学生喜欢的新新人类和时尚偶像在音乐创作中借鉴中国古代戏曲元素的歌曲和视频资料。 收集素材的过程漫长而琐碎。我灵机一动,发动班上的学生去收集。学生觉得自己的偶像有这种传统文化修养自己也很有面子,一下子就推荐了不少。我根据学生提供的歌手姓名和歌名上网下载,一首一首地听歌词,一遍一遍地看MV,最后筛选保留了11个: 王力宏:《花田错》、《盖世英雄》、《在眉边》 李 玟:《刀马旦》 陈 升 信乐团 《one night in Beijing(北京一夜)》 周杰伦:《霍元甲》 陶 喆:《Susan 说》 TANK(吕建中)+selina《独唱情歌》 后 弦:《西厢》 胡彦斌:《红颜》 周治平:《苏三起解》 屠洪刚:《霸王别姬》 薛之谦:《红尘女子》 光是“杂交”版本当然不行,还得有比较原汁原味的戏曲素材。我想起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有戏曲表演的段落,赶紧翻出买的近几年春晚的光碟,一年一年地筛选,最后从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版块中剪辑出了一段,和《刀马旦》《盖世英雄》一起作为课前视频,用来导入正课。 解决导入问题的同时,整个教学的设计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没有去网上下载那些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感悟”,而是静下心,生平第一次认认真真把《窦娥冤》剧本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然后找出大学时买来却一直没有看的《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徐培均、范民声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艺术创作的深度表现》(张建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重新开始了解那个比英国的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剧作比莎翁多出三十部左右的关汉卿,了解那个将生命定格在19岁的窦娥。 沉下去──从自己对完整文本本身的解读入手,而不是从对网上教学设计的拼凑入手;跳出去──从文艺理论和美学层面入手,而不是从中学教育理论的小圈子入手; 站上去──从理性思辨入手而不是情感渲染入手。 事实证明上面这几条当初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后来才日渐清晰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这样的思考和设计过程视角更高,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思维提升;视野更宽,教师和学生能发挥的空间更大。 要想把课上出新意,就必须打破已有的条条框框。接下来,向在四川师大文学院工作的夫人求助,连续几个晚上“霸占”了她的办公电脑,进入“中国知网”,查阅有关《窦娥冤》的研究文章,于是《窦娥悲剧性格的二重性与一元化》、《〈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的悲剧精神比较》、《浅谈传统绘画美学与京剧》等一系列论文进入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研读文本、思考设计的重要素材。 随着素材的积累和整合,“学习目标”初步确定: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和关汉卿的艺术地位。 2、把握窦娥悲剧的典型性。 3、了解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紧接着,“结论让位于方法,以经典(文论)鉴赏经典(剧目)”目标突破策略基本成型。初步的设计中引入4句有关悲剧的论断: 1、艺术形象把握:“美好的东西”──窦娥──善良、贞节、贤孝 悲剧,就是将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2、戏剧冲突解构: 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别林斯基 3、悲剧典型性提炼: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 4、形象典型性深度挖掘:性格二重性: 悲剧的戏剧性,一方面来自于性格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来自于性格内部的冲突。──高尔基 和朱丹老师商量后,反复权衡,觉得恩格斯的那一条更有概括性,最后删掉了别林斯基那一句,保留了3句。(2007年6月,为了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又换回了别林斯基的那一条,不过,那是后话了。) 比赛前一天晚上,到朱老师家里做完最后的调整后,我坚定了信念,拿不拿奖没关系,关键是能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去实施教学,才是最快乐的。于是,第二天,带着一堆流行音乐和3句提纲挈领的经典理论,我走上华西中学高2008级7班的课堂,很“放肆”也很“粗糙”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了《窦娥冤》。 从没有想过要做一个革命者,完全颠覆这一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只是不想把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的课堂,搞得“凄凄惨惨戚戚”。何况,过分凝重悲沉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会压抑学生情绪,甚至制约学生的思维力度和深度,而哭哭啼啼的课堂或多或少就更显得矫情做作了。 现在想来,获奖之后的开心,其实更多的来自于自我意志的实现和成都市教科所王秉蓉老师和朱丹老师的认可。 二 时间:2007年2月21日 地点:四川教育电视台2号摄影棚 四川师大附中高2008级7班 事件:为全国中语会教育资源网录制《窦娥冤》课堂实录 根本想不到,11个月后,这张光盘会帮助我参加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比赛。 这堂课随后被王秉蓉老师推荐给了四川省教科所的何立新老师。当时何老师正在为四川省新课标研究物色研究课。很快,何老师和四川师大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室的靳彤教授来到师大附中,和王秉蓉老师听了我的现场借班课。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理念和设计,并且同意将其作为四川省教科所新课标研究推广课,由四川省教育电视台录像,选送全国中语会。 同时,几位专家也提出修改意见:导入时间太长,必须大幅删减;文本诵读不够,阅读体味十分薄弱;课堂语言啰嗦,不够简洁凝练。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几位专家的面授和王秉蓉老师的邮件轰炸之下度过的。特别是王老师,对我每一次电邮过去的教学设计都会仔细审阅,返回的教学设计上,每一处需要修改和值得推敲的地方都详细地做了批注,并用蓝色标识出来。 一直到现在我都保留着王老师返回的底稿,我会永远保存着。如果说我能够有一点点进步的话,除了来自专家宏观的引领以外,可能更多的来自于王老师对微观细部俯身倾耳的指点、推敲与帮助。请允许我不揣臃繁,在这里引用王老师的一部分批注,因为这些或宏观或精细,或建议或商榷的批注现在读来依然让我感动: 1、读完教案,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要思考:一是对文本阅读的问题,整堂课中对文本阅读的思考还不够细,比如氛围不同阅读目的的阅读,一不同方式的细读文本是不够的,既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至少应该有诵读、析读、品读等不同层次的阅读吧;二是对阅读过程中的方法指导与提升的问题,从整个教学过程看,这应该是个很薄弱的问题,阅读仅仅是个过程,主要思考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的学生获得了什么?这些方面你可能要具体思考细化修改。 2、教学目标的拟定要思考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从你所拟定的目标看,缺乏目标设定中的过程与方法思考,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思考后修改。 3、这样的表述不规范,缺乏行为动词的支撑。修改。 3、这个内容放在这个环节是否太早? 4、这个材料作为备用是否有些可惜? 5、这个环节如何完成?如何与文本更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个环节的分析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与教师主体的不同作用的发挥。 6、这里所引用的文论对高中学生有难度,能否换掉? 7、第一课时完成后应该有一个阅读方法的提升与总结,思考如何体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问题。方法的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个薄弱环节。 8、前面的教学缺乏阅读方法的总结与提升,这里用什么来拓展? 于是,“教学目标”在历经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前后修改了四次后,终于确定: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和关汉卿的艺术地位。 2、背诵【端正好】【滚绣球】,体会其抒情性和音韵美 3、把握《窦娥冤》的浪漫主义手法和悲剧性。 内容上,删掉了对“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文化”的介绍,删掉了“戏剧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归纳;忍痛割爱,删掉了一半导入部分的歌手资料,加入了2个外国友人学京剧的资料;删掉了“戏剧文学的特征”、“戏曲语言的特点”、“课堂拓展”等环节;为了加强文本落实,加强了诵读和第二、第三问题的诵读和三桩誓愿的细部讨论;从一课时改成了两课时,又从两课时改回一课时。 2007年6月20日,经过紧张的的后期制作,光盘通过省中语会报送全国中语会,从而也成为四川省入选教育资源网的4节课中唯一一节高中课例。 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落实上课班级,联系车辆,并全额解决了由此而产生的交通、录制、后期制作等诸多费用,还要特别感谢何立新老师和朱丹老师录像期间的全程指挥、指导和陪伴,感谢李文超老师和他的高2008级7班优秀而可爱的同学们。 2007年6月18日,在靳彤教授的推荐下,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室邀请,为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少数民族地区教研员培训班上示范课《窦娥冤》。 三 时间:2007年6月25日 地点:四川师大附中 高2008级12班 事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及课例研究 接受自家人的审视,比在外人面前出丑更让人忐忑。 高中新课程即将进入实验,如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每一个一线教师应迫切研究解决的问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应该怎样上?课程新理念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朱丹老师希望语文组通过观摩展示课和聆听专家们的评点,揣摩上课教师的课堂操作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理念,提升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积淀、形成自己的好课观,从而最终改善、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形成有自己风格的语文课堂教学。 2007年6月,《窦娥冤》的修改又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 每当我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就把自己丢进书堆里,而这种方式似乎屡试不爽。 我翻出了《元杂剧史》(李修生,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和《西欧戏剧史》(廖可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增加了对关汉卿在世界范围的地位和作品影响的介绍,增加了国外对中国戏曲研究的成果。 我翻出了《文学语言引论》(张小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和《当代西方美学》(朱狄人民出版社,1994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重新优化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元杂剧常识和关汉卿的艺术地位,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学习兴趣。 2、借助中国和外国部分关于悲剧的经典文论认识窦娥形象的悲剧性。 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引入了接受美学中的“前理解”(期待视界)概念。因为“前理解”会直接导致鉴赏者在面对同一个文本时出现“文化位差”、“文化时差”、“文化级差”,而且“前理解”(期待视界)的在场与介入是阅读中无须准备的自发准备,是一种无意识的在场与介入,它在某些方面预先决定着鉴赏的基本方向和持续力度。在这个基础上,再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首先,课前展示学生喜爱的新新人类和时尚偶像在音乐创作和演出中借鉴中国古代戏曲元素的视频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学生与经典古代戏剧作品之间的“文化时差”。 然后,通过对元杂剧常识和关汉卿艺术地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欣赏兴趣,达到减小“文化位差”的目的。 最后,借助中国和外国部分关于悲剧的经典文论,指导学生对剧本文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自能思考与即时表达中逐步减小“文化级差”,最终实现认识悲剧性,感受经典,靠近经典,了解经典的目的。 到此,教学理念第一次真正上升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高度,设计理念终于有了方向感和归属感。 随后,按照王老师和何老师的意见,重新筛选替换课堂上使用的文论:将恩格斯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放入学生预习素材,将别林斯基的“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重新放入课堂设问环节。 课例研究活动结束后,再次调整。2007年9月,改版后的《窦娥冤》被四川师大文学院教学法研究室列为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示范课,又一次付诸课堂。 四 时间:2008年11月13日 地点:四川省广安市 广安二中高2010级5班 事件:为2008年四川省中语会年会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研讨会献课 长跑中有一个时刻,是呼吸最急促,心脏负荷最大,血液循环最凝滞的时候。 就像黎明前的黑夜,让生命绝望,我做好准备,面对一切的可知与未可知,置之死地而后生。 得到参会献课的通知是2008年11月3日。我很慌乱。毕竟《窦娥冤》已经被我束之高阁半年多了,没有新的思考,也没有感觉了。 11月5日成都市教科所的的王秉蓉、戴宏等几位老师来到学校,再一次听我的《窦娥冤》。上完课后我的感觉只有四个字:一塌糊涂。 那天下午,我没有听到一句肯定和认可的话。 那天下午,王老师、戴老师、朱老师、易老师或委婉地提出建议,或直接地进行批评。 那天下午,我知道了自己上课没有激情,教态懒散,详略失当,节奏拖沓,吐字不清,板书混乱。 那天下午,王老师说我当初参加七校赛课时的亮点全部没有了,上成了一节没有新意的常规课。那一刻,我因为辜负了很多人的期望而无地自容。 那天晚上,我看着面前的讲稿,一片茫然。 在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翻来覆去的修改之后,我发现不知道怎么上《窦娥冤》了! 每一位专家都给予了我这个并不年青的年轻教师无私而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每一次点评都一针见血,每一处修改都有的放矢,可是,面对面目全非承载各式复杂理念的教学设计,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上《窦娥冤》了! 那天晚上,王老师和朱老师打来电话鼓励我,让我抛开所有的顾虑,把设计改回当初七校赛课时的方式,恢复我原来的风格。对她们的关心和鼓励我至今心存感激。 可是,面对越走越远,偏离自己设计初衷的讲稿,我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靳彤教授说,有争议的课才是好课,可是,争论到最后,我把自己搞丢了! 我不知道“恢复”从何入手。 于是,重新读剧本,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抄课文。 一直很喜欢在纸上书写的感觉,不紧不慢,有声有色。但又安于在键盘上敲击的习惯,快捷易行,干净整齐。于是,习惯常常战胜了兴趣。就像教学,一篇课文,一堂课总有太多选择,设计成这样,又想上成那样;似乎这样讲师生都舒服,那样上听课的老师专家也许更容易认可。欲忍不忍,欲罢不能,最后才不甘心的上了一条船。如果课堂效果不好就自我安慰,是学生预习不充分造成的,这个班思维不行,专家的标准太多无所是从等等。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自己顾虑太多,顾忌太多:专家的意见如何体现,名师的关系如何平衡,我的水平如何展示,学校领导同事如何看我。 殊不知,我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一堂课的要义──学生的收获。我无法否认的是,最终站在讲台上实施教学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没有谁会冲上讲台,夺过我的粉笔,要我按照他的意见上课。决定的权力在我自己,好坏成败,是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也许有人会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人心就是江湖,怎么退得出。自己的心就是自己的江湖,一切的风云险恶,血雨腥风都是自己内心的世相,取舍只在一念之间。 有时候我们得为守住自己的东西而战,我们习惯了守住自己的财产,守住自己的工作,守住学科系数,我们最乐意妥协的是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设计理念。 我们都只是历史的过客,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恐怖袭击可以惊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我们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选择。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有保质期的,一不留神就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们对教学的热忱、鲜活的思维和初生牛犊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也会慢慢因为抽干空气而萎缩,最终的结局似乎就是可以在讲台上讲下去,不紧不慢,不冷不热,不好不坏。就像超市里真空包装的食品,延长保质期换来的是色香味俱无,唯一的结果是还可以吃。 虚假的成就感迟早要与坚实的真相产生碰撞。成功的含义不在于要得到什么,而在于你从那个奋斗的起点走了多远。 思想终于从加法走向了减法,轻装起程。 接下来的几天,我把自己关进书房。读《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英]L·比尼恩,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读《莎士比亚与现代西方戏剧》(孙家琇,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阅读帮助我进一步理顺了思路,强化了思维深度。全新设计的结束语,将定位提升到中国文化传统魅力和民族自豪感的层面;细化课堂教学语言,第一次书面整理成2000多字的《课堂上必须要说的话》;导语也重新设计,增删课堂素材;调整思路顺序,修改充实学生课堂素材;在最后加入赠送《窦娥冤》剧本和相关研究论文的延伸环节。 11月11日上午,易晓老师停下手里的工作,逐字审阅修改我的讲稿。 11月11日晚上,我到朱老师家,对教学设计和课件做最后的调整。 当时,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仿佛自己不是要去上课,而是去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悲壮地就义。 到广安住进宾馆后,马上到广安二中熟悉比赛场地和多媒体设备,随后见高2010级5班学生。学生是实验班,见面很愉快,加之正好有一节自习课,我便带着他们预习课文和课堂素材资料,诵读课文,纠正字音,点拨情绪,并且还准备第二天早上早自习再去一下,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当我回到宾馆兴奋地向王老师汇报见面情况时,王老师却制止了我第二天去上早自习的行为,提醒我要给学生留下期待,留下新鲜感,所谓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去多了,适得其反。 那一刻,我为自己的得意忘形和稚嫩冲动而感到惭愧。 晚饭后,我没有出去,而是回到房间,把课文又工整地抄了一遍,重新在课文上作了一遍批注,把课堂流程计时演练了一遍。 11月13日,重新调整的教学设计顺利实施。 当下课铃响起时,掌声响起时,我看到了左侧嘉宾席里何老师和王老师会心的笑容,也看到了四川师大文学院刘永康、许书明和靳彤教授赞许的眼神。 我知道,自己没有光荣就义,而是在专家和前辈的锤炼下涅槃了。 我不知道,一个更严峻的挑战正无可逃避地向我袭来。 五 时间:2008年11月28日 地点:重庆市 重庆八中高2010级15班 事件:参加2008年全国首届“语文教坛新星杯”课堂教学大赛 我只是一个临时被征召去前线的士兵,甚或,是一只突然被赶上架子的鸭子。 2008年11月14日,朱丹老师通知我,因为易晓老师忙于高三“一诊”迎考和锦江区的教研工作,分身乏术,经学校研究决定,由我代替易晓老师参加四川省的选拔赛。 11月15日,我收到了易晓老师转来的两份通知。《全国首届“教坛新星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通知》、《全国首届“教坛新星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四川省选拔评审通知》,看完通知,我是心虚的。这一次,我连恐慌的时间都没有。 20日前,我准备好了包括成都市推荐意见、教学说课稿(2000字)、课堂教学预演光盘等在内的的所有参加四川省选拔评审的所有资料。 24日,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许书明教授发来了书面通知,《窦娥冤》被评为高中组一等奖,将代表四川省参加11月28在重庆市举行的全国首届“教坛新星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 刘永康教授特意到我夫人的办公室,让她转告我三点建议: 1、“导入”部分的时间太长,流行音乐的资料要压缩; 2、上课要有激情; 3、注意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许书明教授代表评审组转达修改意见: 1、“导入”部分在时间上应严格控制。“导入”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定向、激趣。 2、提增讲课激情。 3、突显本次大赛主题:学习方式变革与语文课堂教学。 还有什么能比离开大学校园多年以后又能聆听恩师教诲更让人激动兴奋的事情呢? 接下来的时间,我再一次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几乎是整夜地“啃”《元代文学史》(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在深夜里一次次去触摸那个连生卒年月和生平都不详的关汉卿,一次次去靠近那个将19岁的颈项坦然伸向屠刀的窦娥。 有两本小书是必须提及的,《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和《罗兰·巴特尔随笔选》(罗兰·巴特尔,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因为它们帮助我进一步从文艺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剧本作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研读理论著作的同时,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论研究室几位教授的邮件往来也给我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首先,紧贴时事,将三则新闻链接进课堂: 1、2008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对4338个受访者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60.7%的受访者支持把京剧作为全国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而反对者仅为24.9%。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粹之美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 2、2008年3月,教育部下发文件,从2008年3月20日到2009年7月,将在全国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学生将欣赏、学唱“国粹”京剧。3月21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3、《光明日报》关于日本著名的京剧活动家津田忠彦的报道。 同时,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评述插入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将第二稿里因为担心教学目标不集中而删除的课堂延伸拓展环节进行全新设计和定位,把一年前从讲稿中删去的七娃的《窦娥冤,还是楚州百姓冤?》又放回了设计中,连同后来找到的王龙《窦娥该当何罪?》张燕瑾《〈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赵小红《窦娥冤,仅仅是一己之冤?》等3篇文章整合成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素材。 11月27日上午,刘永康和许书明两位教授把我和朱老师叫到他们的房间,听我说课,详细询问最后多元解读和延伸阅读环节的细节设计。 11月27日晚上,朱老师还到房间督促我熟读课文,提醒我注意课堂语调,为我打气鼓劲。 11月28日上午10点,我走进重庆八中的多媒体教室。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同仁的面前,和高2010级15班的同学一起,跨越时空,与关汉卿和窦娥完成了了一次充满理性思辨的对话。 这次赛课,是一份珍贵而苦涩的礼物,给了我一个机会,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找到了信心,增强了教学和研究的动力;同时,通过赛课,看到了差距,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突破教学瓶颈的着力点。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想,比,然后知不足,赛,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知困,然后能自新也。 我想,赛课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此吧。 最后,要感谢雷婷婷、谭洁、李彪、刘浩几位同仁,帮我整理打印教学资料,协助我组织与学生的见面,课前替我发放《教学设计》、《学生课堂素材》等资料,一直忙前忙后。 感谢我的父亲,在我赛完课后才告诉我,年迈的母亲因为乳腺癌住院动手术,让我有时间回去看一下。 2008年是我的本命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从黑乎乎的顽铁炼成了钢,但每一次回炉的时候,我都会尽力剔除出一部分自己身体里的渣滓。在这个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冬日,属鼠的我写下这些琐碎,没有轰动离奇、爱恨情仇,然而平实、绵长并且温暖的文字,告诉自己对那些往炼钢炉下添煤的人们心怀敬意,提醒自己对那些陪我一起走过的人们心存感激,也鞭策自己记住那些痛并快乐的成长岁月。 最后的题外话 在这里,我要郑重地承认一个错误。 七校赛课时,我违背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一个基本的职业准则──知识的准确。为了课堂提问指向明确一点,学生理解能简单一点,流程实施能顺利一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篡改了自己最尊敬和景仰的鲁迅先生的话语: 把“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中的“有价值”偷换成了“美好”。 希望先生在天之灵能够原谅。 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好好思考一下高中阶段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之所以现在提出来,一方面这几年教下来,有了一些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积累,资料也收集了一些,在渐渐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理念;另一方面,这学期工作岗位调整后,从时间和精力上有了保障,可以全身心地回到教学,回到课堂。加之今年暑假到北京和上海,按照惯例去拜谒了鲁迅先生,站在先生的塑像前,诚惶诚恐,深感愧疚。 我告诉自己,到了把这个想法提上议事日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时候了。 我甚至还打趣的对自己说,以后如果有机会参加赛课,一定带篇鲁迅先生的作品去自我挑战一下,说不定还可以让网上“鲁迅”这个关键词的点击率再高一点。 《窦娥冤》暂时告一个段落了,对鲁迅先生作品教学的思考和尝试才刚刚开始。 我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人一辈子,时间很短,精力有限,只要能做好一两项事,就已经是很成功,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努力使人生朝着自己所思考的方向前进,人的一生总会有几个时候要自己勇敢地做一些重要的决定。 《淮南子·人间训》云:“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 吾将笃行之!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关汉卿,窦娥冤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窥一斑而知全豹,抓主干而舍枝叶──《窦娥冤》教学反思 |
下一篇文章: 《窦娥冤》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