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B >> 邶风.静女 >> 正文

 

《<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三首》教案
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与爱情有关的几个历史阶段(当然可以略去不讲,纯粹是为吸引学生而作)
1、蒙昧时期的野合。
中国的远古人民,也就是在儒家传统尚未奠基之前,相当开放。“野合”和“裸奔”(如足球赛场上)都是政府认可的行为,这在国内出土的商周秦汉岩画、青铜饰中可以得到印证。今天西南少数民族的“走婚”也隐约可见其踪迹。
伟大导师孔子老师,居然也是“野合”出来的,清人在《史记探源》中告诉我们:“(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于尼丘扫地为祭天之坛而祷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孔丘的名字,估计也是为了纪念尼丘这一野合地点。
到了汉代的董仲舒,统一思想,以德治国,“野合”成了可耻的代名词。
2、春秋时期的对唱。
很早的时候(怎么着也得数千年以前了),在河南这片儿,民风相当开放,生活相当满足(好比现在的上海),人民群众们衣食足则思(自己删一字)欲。流行的运动是驾着马车,载着女同志,上郊外的野生植物林。兴尤未足,于是开始唱歌,一唱一和,婉转悠扬。
3、汉儒的约束与宋明理学的束缚摧残
4、新时代的自由恋爱(法律允许有爱的权利,但不是如阿Q“我要谁就谁”)
二、关于《诗经》。
1、《诗经》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A、“风”——民歌
风的主题主要是:爱情+战争+劳动……
(通过预习,学生比较容易找出《卫风•》《静女》属于爱情,《无衣》属于战争)
国风是各国的民歌,各国国情不同,民歌的风格呢,也有区别。比如郑风,它歌唱爱情,就比别的国家要大胆,要放肆(郑风淫)。
B 、“雅”——宫廷乐曲。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雅俗共赏)。
C、 “颂”——庙堂的祭祀歌曲。
2、《诗经》表现手法—— “赋”、“比”、“兴”。
A、赋是“铺陈其事”,即直接的叙事和抒发感情。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即譬喻和比拟。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C、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用别的事物作为开头,再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它更具艺术感染力。如初中学过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
《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3、《诗经》的语言形式——(通过第一次朗读要求学生概括出其特点)
诵读节奏 ,一般读成“二二”拍。 如 之/蚩蚩,抱布/贸丝。还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 岂曰/无衣? 反问语气,升调。 与子/同袍。 肯定语气,降调。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表现军情紧急,快连) (感叹,降调)
A、《》——四言诗、叠字的运用
B、《无衣》——重章复唱。章与章句式相同,内容相近,每章仅三字不同。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以后演变为一唱三叹。
C、《静女》——四言五言、双声(踟躇),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联系初中的《关雎》双声如“参差”“踟蹰”等;叠韵如“窈窕”“崔嵬”等。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三、布置作业
1、《》和《静女》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2、《》中的典型情节可以从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选择,但有一点必须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3、诗歌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形象思维中比兴、对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中领悟到了什么?
4、要欣赏诗,必须运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无根据地让思维驰骋,只有抓住典型情节,才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请你就“咥其笑矣”“爱而不见”及《静女》中的睹物思情进行大胆想象,以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将《静女》改写为小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卫风.》(板书课题)
1、朗读。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将qiāng:愿,请。咎jiù:灾祸。贿huì:财物。极度:标准。德:心意、情意。耽:沉溺。 言:1言既遂矣   助词,无实义 2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但“载笑载言 ”与“ 体无咎言”有实意。“于”通“吁”,于嗟,叹息。“泮”通“畔”,边岸。“说”通“脱”,解脱。
2、上节课我们留下了思考题,先来研究第2题。
讨论明确:答案可能是多样的。
“士”之变心说:情节为“不见复关”的暗示性;“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显示性。这一切告诉我们“士”的变心是关键原因。
社会制度说:情节为“抱布贸丝”至“以我贿迁”,“三岁食贫”“渐车帷裳”,“士”骗取了钱财,生活由贫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钱关系。
年老色衰说:情节为之“ 之蚩蚩 ,抱布贸丝”,“三岁为妇”,年老色衰,引起“士”变心。
总之,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3、设想:《》中女主人公的故事结局
自杀殉情(值得?)改嫁
无家可归(其兄"咥其笑矣" )如祥林嫂之死;去当尼姑?(佛教传入的时间东汉)
4、研究作业第3题。(分析比兴手法与对比可参见教参上内容)。
明确:形象思维是以感情意象作为思维对象的,而这些意象是具体而不是形象。具体与形象之间按照客观生活逻辑为准则。因此比兴、对比则成为常用的手法。
5、 桑叶新鲜润泽时,斑鸠贪吃桑椹这一形象,当和姑娘年轻漂亮时被男人迷恋,而使姑娘沉溺于爱河之中这一形象具体结合时,这就成为诗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抽象的结论--男人喜欢的是貌而非人的心灵,同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也属如此,这是“兴”的艺术手法。而“对比”则和“兴”不同,常常用同类形象之间的生活联系的手段进行正反对照,“士”前为“信誓旦旦”------倾慕求婚,后则“反是不思”遗弃旧欢,前后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师生在欣赏时抓住意象这第二自然段的艺术形象进行想象,进行创造,才可领悟此诗,进入诗的鉴赏的殿堂。
第三课时
一、研读《邶风.静女》(板书课题)
1、朗读。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俟sì:等待。娈luán:美好。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说”通“悦”。怿yì:喜爱。“归”通“馈”,赠送。荑tí:茅芽。洵xún:诚然,实在。
2、检查同学们想象改写《静女》的作业,由学生代表朗读自己改写的文章,师生共同以艺术欣赏的目光评析再创作的作品。
明确:应抓住典型情节进行
解说:此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完成再创作的创作活动。
3、研究“自由恋爱”及《氓》和《静女》中的两“士”为何对恋爱有两种不同观念的明确:“爱情”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社会中有不同的恋爱观。《》中“抱布贸丝”,“士”的身份可为“商人”,《静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士”可为田者,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在由原始社会演变到奴隶社会后,劳动人民之间的恋爱,还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中产生的,这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理念上有不同。
二、研读《秦风.无衣》(板书课题)
1、朗读。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衣:上衣。袍:长袍,相当现在的斗蓬或披风。 裳:下衣。
补充:中国在三代以前,甚至直到西周,华夏人都是不穿裤子的。大概到了春秋时期,开始穿“裤子”,但这裤子严格意义上不是裤子,它被称为“绔”,只有两只裤腿,无腰无裆,穿时只套在胫上(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古人又称之为“胫衣”,类似于我们现在运动员的护腿。(后来那些喜欢穿“胫衣”的同志,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故称为“纨绔子弟”),但穿着这样的护腿,上面空空荡荡的,显得非常滑稽,所以,一般的穿着是外面以长长的“裳”套着掩盖。这样的服饰习惯,决定了中国人要很讲究坐姿,以免出丑,平时也不太敢外出,因为一有风吹动,走光是不可避免的。
2、集体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明确: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A、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B、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3、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象,创造“我”的形象。
讨论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我”是出自内心的自觉者形象。“我”又是一个象征。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此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想象当以此为萌发点,也应以此为归宿点。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五。
2、运用所学方法,欣赏下面一首诗。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写一篇读诗心得。
教学目的: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方法:1、“切入情节,激发想象”法。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象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既“悔”且“恨”的情调。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如将《卫风.》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如《卫风.》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象“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本文摘自网络,非本人撰写。仅供存档,不做他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邶风.静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诗经>三首》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