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已初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为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故在本组综合性学习之后安排了这次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能主动参与交际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
过程与方法:善于与别人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A尽量组织语言,大胆地与同学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B培养专心倾听,适当补充,积极提问的好习惯;
(难点)辅以文字资料或图片等展示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并实事求是地评价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
教学准备:
(师)从本地实际出发,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图片或实物。
(生)在实践活动中与伙伴一起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收集相关资料并归类整理,准备向大家展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观赏了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像一个巨大的宝库。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生活中的传几月几日是统文化。
板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读题几月几日是
二、交流
1、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传统文化吗?请你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说你了解的传统文化?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中国古代神话……
2、同学们说得很好,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几月几日是几月几日是不在,其中我们最熟悉、最喜欢的莫过于传统节日了。我编了一首对对歌,我问你答,我们一起试试吧!
我来问,你来答,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几月几日是清明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
3、我国节日办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老百姓更好地过节,正打算取消“五一”长假,而在清明、端午、中秋节时各放假一天,现在正在征求人民的意见。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吧!
分小组交流。
小黑板出示交流提示:小组成员都要用普通话大胆得讲,也要认真倾听,还要及时提出你的见解:小组推选一位“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发言;“发言人”在汇报发言中,可以展示你们组收集的图片、资料,也可以小组表演节目……
4、“发言人”汇报发言
在我们的“发言人”发言时,其余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你们有两重身份:首先你们是“小记者”,有疑问时可以举手提问;你们也是“小评委”,对“发言人”的汇报作出恰当的评价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小结
是呀!没有比传统节日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了。千百年来,除夕的嘱咐演绎了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社会和谐,清明的祭扫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端午的龙舟抒发了平民百姓的豪情壮志,中秋的圆月见证了千家万户的浓郁亲情……节日民俗使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有情有义的社会。我想,在传统节日休假,能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就是假日办修改休假日期的原因吧!
我们祖国的传统我们光辉灿烂,让我们学习它、继承它,将它发扬光大吧!
板书设计
陶瓷、烟花、剪纸、戏曲、湘绣、古诗词……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光辉灿烂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清明、中秋、除夕……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课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追求的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培养他们的听话、说话能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如果脱离了学生现实的生活场景,那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把这一次的口语交际训练与学生最熟悉的节日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分组互动悟传统、调查展示各抒情怀、才艺展示谱写理想”等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元感悟,亲自去体验、感受传统文化所绽放的生命异彩,以“趣”促交流,以“情”促互动,以“活动”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力求结合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境性、互动性等特点,突破课堂封闭性与口语交际话题生活化之间的矛盾,使口语交际的练习达到由“量”到“质”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词汇量少,语言表达不规范,综合性学习接触少,但好奇心强,模仿性也强。这次设计,我努力做到:(1)以“趣”入手,充分激发学生说的欲望;(2)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想说乐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分工、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