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中考 >> 物理 >> 中考物理试卷 >> 正文

 

[组图]《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查询物中考试卷的详细结果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

t

s

=

t

s

v

=

v

s

t

=

计算公式: 变形 ,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t

S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v v

s

t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跑步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小明

1000m

4分10秒

4m/s

小红

800m

3分20秒

4m/s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非凡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假如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读值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假如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假如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外形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用N 表示。

力的感性熟悉: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重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轻易观察,用轻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假如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理想情况下,假如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四周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实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不受力

受平衡力

合力为0

静止

匀速运动

运动状态

不变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运动状

态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图时注重: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物中考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一模试卷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
    《压强、浮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质物理属性测试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测试
    黄冈市201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与浮力测试
    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课改实…
    中考物理专题电流
    中考新题型力学部分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
    《机械能》复习提纲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电与磁》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能与内能测试
    201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中考物理专题第十一讲:能量专题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中考物理复习模拟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
    湖北恩施2009-2010年最新中考模拟题…
    中考物理专题电压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初中学业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现象测试
    中考物理专题电功和电功率
    专题练习八 作图题
    中考作图题 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湖北恩施2009-2010年最新中考模拟题…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中考物理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其应用练习
    运动和力专题练习
    中考物理光现象练习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简单机械与功测试
    《热和能》复习提纲
    中等学校招生物理考试试题
    有趣的平面镜问题
    中考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卷
    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
    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卷
    甘肃省中考模拟题(二)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电功、电功率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与运动测试
    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海市中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功率
    集成区六校联考第二次升中模拟考试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卷(大纲卷)
    初三物理专题练习:力学选择题
    沈高初中总复习模拟练习
    中考复习质检物理试题
    初中学业考试模拟物理试题二(附答案…
    电流、电压、电阻中考试题选编
    中考模拟测试卷-物理
    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
    初三物理专题练习:力学选择题
    河北理综物理部分
    浙江省衢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
    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广西柳州市、北海市中考试卷(柳州市…
    广东省云浮市初中阶段文化科毕业考试
    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福 建 省(课改实验区)物 理 中 考 …
    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
    嘉兴市中考物理
    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课改实验区)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二
    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
    理科合卷物理试题(课改实验区用)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试题
    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全省统一考试理化…
    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莆田市(非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庐江县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题
    南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课改实验区…
    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
    番禹区物理一模试卷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
    中考物理试卷
    物理中考复习题专辑
    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济南物理中考试卷
    沈阳市中考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初三物理中考模拟测试题
    临沂市中考试题(非课改实验区用)
    《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黄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卷
    河北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
    哈尔滨市理化中考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
    佛山市中考科研测试
    各地中考 机械能 分子运动论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试题
    中考理科综合物理模拟测试卷四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诗词、俗语中的物…
    中考理物理复习联考试卷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三
    中考物理模似题一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
    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各地中考  机械能 分子运动论
    中考 物理模拟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
    黄石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卷
    《电功率》复习提纲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声现象》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总复习
    《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信息的传递总复习
    《光现象》复习提纲
    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选编
    初中毕业班物理综合测试题(二)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