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普安乡冠英小学 胡 平
目前,很多老师在备课中,较多关注的是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往往以预先设置的教学过程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课堂是千变万化的,需要动态生成的。教师根据课前预设引领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封闭,依赖预设,那么预设的教案就会成为“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的一切活动,将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程序化,缺乏激情与生命力。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封闭”与“开放”的有机统一,应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效配置。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备课时精心预设,.教学时自然生成。
一、备课时精心预设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关注对学生的研究,教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找准教学起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
1.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合理开发教材。
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由于现在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多渠道,其学习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尽管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正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但我们明白,无论教材怎样更新,都不能及时适应教学的变化,适应学生的发展,多少有些滞后。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重新定位,对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改造,进行二度开发,使教学更富生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适应学生的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精心设计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了解、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展现教材丰富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设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尽管我们呼唤教学的随机生成,但课前还得精心设计,通向认知彼岸的途径也需精心选择。
二、教学时自然生成
真实的教学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课堂比较开放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比预定的要生动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和生成的过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学会审时度势,现场调整教学预设,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纳入到预定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1.把握研究问题的自然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非常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学习内容不应是教材例题的全盘复制,也不应是老师提供的雏燕喂食,而应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已有的经验为背景,随着课堂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生成的。比如,教学“圆的周长”导人时,有位老师在课前预设的是让学生用绕、滚的方法测量出手中的圆片后,出示大屏幕的圆,能否用绕、滚的方法得到它的周长,说明滚、绕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示矛盾,那么是不是有更普遍的求圆周长的方法呢?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可是在真正实施中学生并没有“落入圈套”,在讨论怎样得到圆桌面周长的时候就把计算的方法给说了出来。这位老师比较机智,既遵循学生的知识经验,又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两个问题,“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与“对于这个公式你有没有不明白的?”生成了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真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把握解题策略的自然生成。
“课标”非常强调数学事实的建构性,就是说,数学知识不应是教师、教材直接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比如,教学“统计”时,教师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同学们放学出校门后可能走向三个不同的方向,我作为你们的老师,更关心你们的安全,我想了解咱们班同学放学后,走向各个方向的人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面对这样一个关系到学生自己又非常实际的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经过讨论,大家想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在对这个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对用统计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有了初步的体会,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有所感受,现实问题解决策略在学生经历中自然生成。
3.把握数学思想的自然生成。
“课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认为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在知识的发生、拓展、应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
无须违言,目前一些老师有了随机生成的教学理念,但上课时还是不敢放手,缺乏信心。广大教师只要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不断研究教学,只要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多种教学方案,教学时自然生成,那么课堂教学定会充满灵性与激情,从而实现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