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新版高一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重点,提取精要。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一、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二、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提高概括能力。“概括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恰当的概括来自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只有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概括能力。 本文是一篇访古游记,涉及内容多,文化底蕴丰富:有地理、有历史、有人物、有古迹遗物,有文献资料;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有分析议论、安排有序、毫无杂乱之感。看似各自独立的两部分,却又“形联” “神系”,浑然一体。“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在文章中一直表现得十分鲜明,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好文章,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蔡雁斌 翦伯赞 教学目标与要求: 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了解引用资料和抒发见解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了解作者表达的关于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惜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概括全文的要点,提取全文的精要。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介绍有关知识: 1、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2、本文是1961年翦伯赞访问内蒙古后写的。全文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课文一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炸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访古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取材广泛;“神不散”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思考: 问:本文“形散”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本文的“神不散“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加强民族大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是全文的主旨。) 字词: 山麓(LU 山脚下) 苑囿(YOU 养动物的园子) 青冢(ZHONG 坟墓) 绵亘(GEN 空间上延续不断) 塞外(SAI 泛指可做屏障的险要的地方) 峪口(YU 山谷) 驿站(YI 旧日传递文书中途休息的地方) 研究课文: 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这一部分共12段,题材中心是赵长城。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2)写出关后的感受。 第二层:(3-7)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第三层:(8-12)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 对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联系有三重理解: 二者是赵武灵王做的好事,所以一并称诵。 采用“胡服骑射”打击了贵族官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因而修长城未挨骂。 修长城是抵御敌人入侵的伟业,而“胡服骑射”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在引导学生辨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不符合文意。文章的中心显然不是为赵武灵王歌功颂德,作者也不是从加强对外防御的角度来肯定“胡服骑射”的。 将二者理解成因果关系也不对。 这种看法找到了两件事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内在联系,但仍未紧扣文意。作者对汉、胡之争并非仅仅作为敌对关系来谈,更主要的还是从民族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不能把11、12段从全文中割裂出去。 正确的理解是:修长城是一种战备手段,目的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和平环境;而“胡服骑射”则是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 认真阅读第7段,思考以下问题: 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兵家必争之地) 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阴山以南沃野的战略意义)。 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的大意: 分两层:第一层:对匈奴的战略意义;第二层:对汉族的盏略意义。 这段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几节关于大青山描述的总结,又是为下文写赵长城作了必要的铺垫。 试分析3-7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一部分深刻地揭示出早在战国时期大青山南麓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重地,为下文写赵长城进一步作了铺垫,反映出修长城的地理历史背景,这样,后一段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了更充分的依据,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就更令人信服。 第二课时 研究新课《在大青山下》: 简要复习第一部分内容,顺着作者的游踪,引入第二部分的理解。 可简要概括如下: 游踪 介绍资料 作者评论 一段最古 塞外风光 的长城 地理条件 大青山 自然环境 战略地位 大青山南麓 民族关系(历史上的) (阴山) 修筑原因 筑长城 赵长城遗址 地理位置 赞颂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大青山上) 遗址面貌 引导学生根据下述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在大青山下》,思考: 离开赵长城以后,作者是按照什么路线继续游访的? 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这部分可分为几层?它们之间关系怎样? 对古堡和青冢作者发表了哪些意见?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逐一讨论、理解上述问题,教师点拨、归纳: 离开长城后,作者便从大青山上游到山下,先访汉代古堡,后游访青冢。 这部分写的主要内容是: 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城遗址、建筑目的 青冢--意义、位置、数量 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9)写汉代古堡;第二层(10-14)写昭君墓。 对古堡,作者发表的议论集中在第二部分的8、9段; 对昭君墓,集中在10、13、14段。 根据上述理解,可简要概括如下: 建堡历史 汉代古堡 古堡分布 史料 和平往来未断 (在大青山下) 汉城遗址 在大青山下 建堡目的 意义 昭君墓 位置 史料 和亲好 数量 问题讨论,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提示:用文献资料来佐证个人见解的有: 第一部分第7段,引用《汉书。匈奴传》;第一部分第8段以及第二部分第3段。 使用考古资料来证实个人看法的有: 第二部分4、6、7段中就引用了许多考古资料。 小结: 文章的主旨: 作者以访长城、古堡和青冢为线索,通过对有关自然环境、历史事件、残存遗物和历史人物的记述与评论,追溯了先秦、西汉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民族关系-的一些历史状况,赞扬了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为,强调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珍惜民族大团结的主张,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内蒙访古》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揣摩语言理清思路,理解文章是如何通过精心选材和严密组材来表达中心的。
2、学习一般的概括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
如何理解赵武灵王是英雄的观点
三、教学手段:采用PowerPoint辅助教学
四、教学时数: 二教时
五、教学设想:
第一节为讲读课,以教师点拨导读为主;第二节为学生自读讨论课。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维之翼。第一节课以“一段最古的长城”为阅读重点,第二节以“在大青山下”为阅读重点。
六、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教学重点:
一段最古的长城
(二)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1)以《牧歌》为背景音乐,以开阔的大草原、远方起伏的群山为背景画面,渐渐显示《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顺势推出课题):内蒙访古
翦伯赞(著名历史学家)
(2)教师谈话:
内蒙,即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它历来是蒙古族、汉、回、满等民族的聚居区,如战国时属赵、燕等国及我国北方古代民族匈奴、东胡之地,秦汉时属匈奴、乌桓、鲜卑等。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内外形势较为严峻,某些邻国觊觎我内蒙古,企图挑拨民族关系。1961年,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同志特地邀请翦伯赞等三位历史学家访问内蒙古,这篇文章是这次访古的成果之一。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剪伯赞先生在此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又是怎样表达的。
请为第一部分各小节标上序号。
2、学习①——⑦部分:
提问:
(1)①②小节写什么?从文中直接摘取四字。(塞外风光)要求学生思考并讲清这样摘取的理由,理清①②两节之间的关系。
(2)③④两节写大青山的什么?简要概括。(自然条件)
追问:③④两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自然条件的?并概括其内容,再述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地理条件(南北迥异)与生态环境(草木茂盛或水草肥美等)
注意点:对理由的述说不能脱离语言作架空分析。
(3)⑥⑦两节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人类活动)
追问:这两节各有什么结论,其具体原因又各是什么?从文章中摘取。(必须占据:苑囿、跳板——必须守住:排除威胁)
再追问:⑥⑦小节的这结论为证明什么观点?
(4)集体朗读第⑤小节。
①“平静”可以改成“美丽”吗?(与“紧张”照应)
②中心句: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要求浓缩为一短句:民族关系紧张,不平静。
③此小节承上启下,对上承接③④节,向下钩连⑥⑦节。
(5)提问:③——⑦小节所述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大青山一带]成为必争之地的原因,或为争夺焦点的成因。也正因此,⑧⑨写赵长城便变得顺理成章了。
3、速读⑧⑨两节,概括其要点:(修筑原因,地理位置,遗址规模)照应“必须守住”四字,抵御入侵,保卫和平生活。
4、研读(11)(12)小节。
分三步,第一步:集体朗读这两小节,读后思考,为什么作者说赵武灵王是一个大大的英雄?胡服骑射为什么能与赵长城结合在一起说?(将此两问题屏幕显示)
让学生准备后,课堂讨论,视情况大致围绕以下观点来展开。逐一显示①②③三个观点。
①造赵长城抵御外敌入侵,胡服骑射则表现赵武灵王改革的胆识和勇气。
原文中固然提到“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但是这不是引用这一材料的根本目的,因为不论从写作目的,文本内容来看,均不是以谈改革与保守的冲突为指归。况且,若这样理解,赵长城与胡服骑射几乎没有什么关涉。退一步说,若真要表现赵武灵王的勇气,联系赵长城看,还不如选择他化装成使者亲自到秦国侦察的史实。
②写筑赵长城,为抵御外敌;写胡服骑射,为增强国力,都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此种观点貌似正确,其实大而无当,是对文本的概念化处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庸俗化了。赵武灵王想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增强国力,作为一个国君,只要并不昏庸,便十分正常,没有必要冠之以美名。况且就文章第一部分而论,基本上没有涉及爱国主义思想,即使是从全文来看,也很难说它的主题,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③修筑长城为抵御敌人,“胡服骑射”则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此种观点看到两者的统一之处,但仍然没有扣紧文章的真正内涵。若联系第⑤节,就不难发现,作者将赵国与胡人的争夺放在“民族关系”这个大前提下,而不仅仅将之视作敌我矛盾。这个观点之所以不对,是因为它割裂了(11)(12)两节与全文的关系。
第二步,让学生进一步自由讨论思考,正面探寻赵长城与胡服骑射的关系。
(11)小节中说,“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可见,对赵长城与胡服骑射,作者更倾向于后者。
⑤小节是第一部分的关键段落,而这段中的关键字则是“民族关系”。
因此,作者以“民族关系”为思考的大背景,将赵长城和胡服骑射统一起来,表达其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辩证观点,表现平等交往、相互学习的价值取向。
第三步,结合①②两节“塞外风光”的内容予以印证。
体会这一段部分所反映的塞外经济当展与内地农业技术传播的关系,所体现的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精神化为物质力量的喜悦。
由此看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必须把握文章思路,将其纳入一个整体之中,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哪些材料在此处又用来证明什么观点,应该从语言材料的实际出发,而不是盲目地套用,这应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5、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板书:
1、(1—2)塞外风光
2、(3—7)必争原因
(1)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地理)
水草肥美(环境)
(2)人类活动:游牧: 占据
汉族: 守住
3、(8—9)古城遗址:抵御侵略 (叙)
4、(10—12)胡服骑射:取长补短 (议)
5、授课毕。
第二教时
一、 教学重点:
在大青山下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本节为自读课,请同学自学“在大青山下”部分,要求从文章的语言实际出发,抓住作者思路,理清文章脉路;并自行选择一个角度,作不少于300字的读书笔记。
2、提供思考题,供学生参考,为写读书笔记作准备:
(1)“在大青山下”部分②——④段评述考古报告和史传史实,其真正用意是什么?(屏幕显示)
根据学生阅读情况,展开讨论,大致分如下两步:
第一步,内容归纳:
②段概述古城遗址的发现及分布,并据以推断阴山一带三道防线的战略部署;
③段引用史料,述说阴山以北筑城情况;
④段以石门水外面的古城印证②段中第一道防线的推断。
追问:为什么②段集中写考古所见,而③段则写史料所记呢?
从②段首句可以看出,“据考古报道”所了解的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因此,对阴山北麓筑城情况,有必要引入史料,以资佐证。
第二步,要旨揭示:
②——④段概述汉代城堡分布,说明此处曾有过激烈的民族矛盾,为《一段最古的长城》中⑤段“风浪最大”的具体化。且特地点到呼朝邪“款塞入朝”,为下文双方均存有的和解愿望而达成民族和解张本。
(2)⑧⑨两段旨在表现什么观点?(屏幕显示)
学生在讨论思考后,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作者对阴山一带在民族和平交往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城市乃营垒;战场即驿站,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3)作者对汉代城堡和昭君墓各持什么看法?(屏幕显示)
学生思考讨论,可将以下方面作为思考方面:
古城堡和昭君墓其实就是汉朝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承接上文古城堡已“废弃”,而昭君墓“永远不会废弃”,那是由于化干戈为玉帛,更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平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永恒的主旋律。
(4)第(14)段中,作者旨在表明什么?将之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联系起来考虑,体会全文要旨。(屏幕显示)
作者对和亲的看法,旨在表明建立民族之间和睦友好关系的主张。
将胡服骑射与昭君和亲结合起来看,集中体现作者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用翦老自己的话说(以下屏幕显示):
民族之间的矛盾,“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系列的民族不幸事件,因为不论谁胜谁负,对于双方的人民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种悲剧”。
3、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做读书笔记。
4、提供相关材料:
(1)《汉书》有关王昭君的部分史料。
(2)关于匈奴及其与汉的关系。
匈奴及其与汉的关系
匈奴,古族名,也称作胡,远在殷周时便活动在我国北部地区。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西汉初年,它的实力非常强盛,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屡次被迫采用和亲等办法以示忍让。至汉武帝时,汉朝国力日强,便对匈奴转而采取攻势,多次进军漠北,使其力量受到很大的打击。到汉宣帝时,汉在力量上占绝对优势。此时,匈奴内部发生纷争而产生分裂。汉宣帝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附汉,率部到五原塞,请求朝见,汉宣帝接见了他,双方关系得以改善,而来往也日渐频繁。汉元帝时,呼韩邪再次来朝求和亲,王昭君自请远嫁匈奴,两家和好。呼韩邪对此甚为感激,上书请元帝撤换边境的布防设施和驻军,而由他代为守防于阴山一带。汉元帝采纳郎中侯应的话,谢绝呼韩邪的请求,但充分肯定其善良的用意,双方关系得以进一步改善。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匈奴与汉人杂居,开始从游牧进而从事农业生产。延至东汉,鲜卑族迅速崛起,成为汉的劲敌。匈奴则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与东汉联合,击败了北匈奴。直到西晋以后的十六国时期,匈奴便完全融入汉民族之中。
(3)《武灵王平昼闲居》片断,《战国策·赵策》(卷十九·赵二),见附录。
4、授课毕。
△教案说明:
一、关于教材
《内蒙访古》以访赵长城,汉古堡及昭君墓为经,以写自然状貌,残存古迹和史实人物为纬,说古谈今,鲜明地提出加强民族团结的主张。
节选部分,由《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两部分组成。前者以访赵长城为线索,侧重介绍在阴山一带修筑长城的历史原因,高度评价修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并借此表明作者对民族关系所持的看法;后者则以访汉古堡和青冢为线索,回溯西汉与匈奴的若干关系史,更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在民族关系上的见解。因此,文章虽然采用游记的形式,但体现出很强的史论色彩。这样,此文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构成体系中显得比较独特:
1、选材严谨,主脑显豁
围绕“民族关系”这一核心,作者在选材组材上颇具匠心。
应该说,作者在内蒙西部访古所见所闻不在少数,但文章只集中选择了赵长城、汉古堡和昭君墓。在写赵长城时,详细地介绍阴山一带的地理环境,说明客观上存在着民族之间争夺的因素;而具体地介绍汉代城堡的规模及分布状况,则为下文对民族和解团结政策的肯定作了张本。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举的充分肯定和热烈颂扬,更直接地突出文章的主脑。
同时,文章在组材上又十分严密。虽然文章涉及众多材料,牵连诸多关系,但是安排得条理井然,脉络分明。如自然条件与筑长城修古堡有着因果关系上的联系;大青山上的赵长城和山下的汉城堡及昭君墓,存在空间上的联系;从赵长城到汉古堡和昭君墓,又存在时间上的联系,等等。作者恰当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使文章结构天衣无缝,浑然天成。
2、语言简洁,不滞不涩
本文语文简洁通达,但又不乏文采。作者善于将饱含深情的描写和含意隽永的抒情融合于从容的叙述和精当的议论之中。如文章开头写“塞外风光”部分,看到塞外满眼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不再是黄沙白草,作者用“怀疑”等词表示他深深的感慨,但绝不是文人学士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寓寄了他对民族关系得以根本改善的由衷的喜悦。又比如对大青山南麓那片沃野的眺望,那生动传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绝非单纯为了追求文采,而是充满了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更多的是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
二、关于教法
鉴于教材上述特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偏弱的具体情况,将教学目的重点确定为揣摩语言,理清思路,理解文章是如何通过精心选材和严密组材来表达中心的,并由此学习分析概括的一般方法。
考虑到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到这类文章(既是游记,又是史论),故将课分作讲读和自读共两节。前者以教师点拨引导为主,以示得法;后者以学生自行探索研究为主,以求技能迁移,并要求学生写成读书报告,以促进纵深阅读,“发表是吸收的利器”(胡适语)。
从根本上说,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仅在于让学生吸收读物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经由文本的吸引和激发,能超越重建文本,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和习惯。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整体考虑思维偏弱,对语段、材料往往只作孤立解读,概括时或过宽或过窄,抓不住精髓的弱点,精心设计提问,并视情况随时追问,让学生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弄懂段落层次之间的组合关系,学会通过抓中心句、关键字等方式来概括文章内容。课堂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只要符合文本的合理性,不宜强求与教师的思考结论一致。
第二节自读课时,要求学生顺着第一节课的思路,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联系文本本身的实际,作点课内研究性学习。几个思考题完全供学生参考。所提供的一些史实和文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章,更深透地了悟文章的脉络和内涵,而不能将掌握历史知识作为学习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