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地球存在内核的第一个证据(英国 莱曼)。
1937年
1937~1940年,苏联“赛得夫’号船进行北冰洋漂流调查。
论述地壳变动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德国 布勃诺夫)。
1938年
提出弧状列岛的成因(美国 哈·赫斯)。
从岩石矿物中铅质量的比较,论述铅矿的起源(英国阿·霍尔姆斯)。
1939年
用化学观点探讨沉积环境(美国 特温霍费尔)。
提出中国华北黄土的水成见解(日本 增渊坚吉)。
提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旋转使地心内液态铁产生涡流所引起的假说(美籍德国人 埃尔撒色儿)。
《中国气团的性质》一文,分析研究中国境内的气团性质并加以分类(中国 涂长望)。
1940年
进行地核的磁性研究(美国 斯来特)。
提出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认为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组成决定于环境条件,并认为它是地理景观的基本单位(苏联 苏卡切夫)。
1941年,根据对密西西比河下游黄土的研究,提出黄土的水成说(美国 理·罗素)。
1942年,对火山爆发能量进行预测试验(日本 水上)。
1945年
发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一书,制成我国第一幅大地构造图,从地台、地槽和造山运动的关系划分中国地质构造单位(中国 黄汲清)。
用便于室温贮存及从地面飘散的碘化银代替干冰,实现人工降雨(美国 冯纳古特)。
1946年
用干冰冷却饱和水汽,实现人造风雪及人工降雨(美国兰米尔、谢弗尔)。
用火箭进行120公里高处超高层观测(美国 贝斯特)。
在高压下进行岩石物性的实验研究(美国 布里奇曼)。
发现平顶海山(美国 哈·赫斯)。
提出地球化学景观的概念,从化学元素在景观中的迁移过程和迁移能力研究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苏联 波雷诺夫)
1947年,发现深80~140公里一带地震波速降低层称为谷登堡低速层(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
1947~1948年,瑞典“信天翁号”海洋探险船进行海底地壳的热流量探测。
1948年
将新构造学从大地构造学中分出,成为一个分支(苏联奥勃鲁契夫)。
从陨石的化学分析推测地球内部的状态(美国 哈里逊)。
发现大陆西岸洋流密集和强化的现象(美国 斯托梅尔)。
提出地核由高密度变态的地幔物质组成的观点,和以前认为的铁镍地核的观点不同(英国 沃·雷姆赛)。
1950年,发现平流层与电离层之间的中间层(英国 西·查普曼)。
1951年
苏联考察船“勇士号”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