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震协会,法国斯特拉斯城建立第一个地震观测台。
1907年
德国科学家朱帕里兹和英国科学家托纳,朱帕里兹制成地震走时表,后经托纳修改。Z-T走时表最先得到广泛应用。
俄国科学家戈里芩,发明地磁式地震仪。
1909年
英国科学家达维特,发现地球南磁极。
南斯拉夫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壳与地幔之间有一个岩层的分界面,现称为“莫霍面”。
美国人彼利,首次到达南极。
英国科学家辛普森,提出雷雨的电荷生成说。
1910年,挪威威·皮叶克尼斯,发现海洋环流定理。
1911年
首次到达南极(挪威 阿蒙森)。
开始用相律说明发生在地壳中的矿物的分配(挪威籍瑞士人 戈尔德施密特)。
1912年
提出大陆漂移说(德国 魏根纳)。
从重力异常值的测定讨论地壳均衡说(美国 海福德)。
提出国际土壤粒径区分法(瑞典 阿特伯格)。
1913年
创立地理景观学说,把各级地理区域看成是自然综合体,认为它们是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苏联 贝尔格)。
论述关于硅酸盐矿物物理化学的相互关系(美国 芬纳)。
提出大气热辐射平衡的理论(德国 埃姆顿)。
1914年,发现地球深2,900公里处存在地幔与地核的界面,称为“谷登堡界面”(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
1917年,进行侵蚀和堆积基准面的研究(美国 巴来尔)。
1918年,确立大气的太阳潮(英国 查普曼)。
1919年
提出锋面和气旋学说(挪威 雅·皮叶克尼斯)。
按海岸运动的方向将海岸进行分类(美国 道·约翰逊)。
1921年
发现大气圈的臭氧层,量少,但吸收大量紫外线,使生命体免受损害(法国 法布列)。
开始珠穆朗玛峰探险(英国皇家地理协会探险队)。
1922年
发现深源地震的存在(英国 透纳)。
算出火成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美国 弗·克拉克)。
1923年
建立元素的地球化学分配法则(挪威 戈尔德施密特)。
进行地槽的分类(美国 舒舍特)。
1924年
《形态分析》出版,提出“山前阶地”理论(德国 瓦·彭克)。
根据地壳收缩说分析综合世界的造山运动,发表造山论 (德国 汉·斯蒂尔)。
提出岩浆岩相的概念(苏联 乌索夫)。
提出地质时代气候变迁的原因是地轴发生周期性偏倚的见解(德国 寇本、魏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