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
根据气候因素进行土壤分类(苏联 瓦·威廉斯)。
提出大地构造的放射性轮回说,确立大地构造过程的周期概念,用地壳中放射热的堆积解释地壳运动的周期性(英国 乔利)。
提出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苏联 维尔纳德斯基等)。
根据气候型与地理景观作出气候的分类(苏联 列·贝尔格)。
1926年
提出干燥指数,并绘制干燥指数的世界分布图(法国 德马东)。
提出中国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脉动说(中国 竺可桢)。
1927年
证实深源地震的存在(日本 和达清夫)。
发现菲律宾海沟中的爱姆登海渊,深度为10,830米,后订正为10,400米(德国 爱姆登号军舰)。
1928年
提出地壳变动的地下对流说(英国 阿·霍尔姆斯)。
提出气团理论(挪威 贝吉隆)。
提出电离层形成的紫外线电离说(英国 赫尔本特)。
1928~1930年,第一次南极陆上探险,乘飞机到达南极上空(美国 拜尔德等)。
1929年
在《东亚的几个特别构造型》一文中提出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国 李四光)。
根据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说明第四纪冰期的成因(英国 辛普森)。
从乱流扩散说明大气运动的理论(德国 德范特)。
从地球化学观点说明地球内部的构造,从此矿物学不再是纯粹的记事性科学了(挪威籍瑞士人 戈尔德施密特)。
1930年
根据天文学的计算说明第四纪冰期的成因(南斯拉夫 米兰科维奇)。
反对地壳变动的收缩说,提出波动说(德国 哈尔曼)。
开始在海上进行重力测定,发现重力异常(荷兰 文宁)。
1931年,根据降水和蒸发指数进行气候分类(美国 桑斯威特)。
1932年,发现火山喷出岩具有磁性(德国 凯尼格斯伯杰)。
1932年,提出黄土形成的“土壤残积说”(苏联 列·贝尔格)。
1933年
提出地壳变动的脉动说(美国 布赫)。
提出花岗岩生成的选择再熔融说(芬兰 埃斯科拉)。
提出热盐环流的模式理论,研究蒸发与降水因素产生海流(英国 古尔兹勃龙)。
发展了等离子体川流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理论,用以研究地磁风暴(英国 查普曼等)。
提出降水的冰核说(挪威 贝吉隆)。
1934年
出版《风化壳》专著,发展了地表风化壳理论(苏联 波雷诺夫)。
提出东南季风的强弱和中国东部雨量分布的关系(中国 竺可桢)。
1936年
从湖泊堆积物的微层里研究了解古气候(苏联 肖斯塔科维奇)。
1933一1936年,在庐山和黄山等地发现冰川遗迹,确定中国曾有过第四纪冰期(中国 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