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子昂 >> 正文

 

陈子昂的文学复古

陈子昂的文学复古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年轻时任侠尚气。武后朝,官至右拾遗。他立朝正直不阿,敢于直陈政事。后随武攸宜出征契丹,因大胆建言,遭受排斥打击,于是愤而解职回乡。回乡后,被县令段简诬陷,死于狱中,年仅42岁。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这首先决定于他的政治理想陈子昂的思想虽然比较复杂,好佛老慕神仙,任侠尚气,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兼济天下,匡世济民的儒家理想,所谓“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其三十五)。他上给朝廷的奏疏以及政论,被《资治通鉴》引用的,达四、五处之多。所以王夫之认为陈子昂“非但文士之选”,而且是“大臣之才”(《读通鉴论》
)。陈子昂虽然是和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同属于新进的被朝廷起用的庶族知识分子,但是他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不同于沈、宋等人醉心于初唐时“升平”的景象,沈缅在应制咏物、探研诗律的技艺之中。所以在诗歌创作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那就是站在“达则匡救于国”的儒家知识士子的立场上。为了达到他的政治上的目的,他极力主张复归风雅兴寄的传统。
  他在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有一段精彩的言论: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
,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陈子昂的这篇诗序,具有极为重要的诗学意义。
  首先,他在诗歌史上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了起来。在陈子昂之前,刘勰、锺嵘都反对过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提倡“比兴”“风骨”;王勃也反对过唐初“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宫廷诗风。而陈子昂在批判“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的同时,指出要把“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作为创作的榜样。“
风雅兴寄”,指的是《诗经》所树立的比兴美刺的传统,也就是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传统,它要求诗歌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汉魏风骨”,指建安时期那种感情充沛饱满、内容刚健充实、表现了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的诗歌。
  其次,陈子昂还要求诗歌应具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美学风貌。这就是说,诗歌不但要有高尚壮大的感情,还要有优美的声律和词采。
  陈子昂用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感遇》38首是其代表作。先看《感遇》其三十五首: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这首诗是陈子昂第一次随军北征时期作的,诗歌抒发了他亲临沙场时,慷慨激昂,不甘寂寞而壮志雄图未能实现的激烈情怀。儒家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理想色彩以及这种理想、抱负遇到阻碍时迸发出郁勃的悲情,这就使陈子昂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这种个性即陈子昂极力提倡的“风骨”。
  《感遇》其二则是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表达他怀才不遇,空负匡时济世理想的痛苦,并努力创造一种寄意深远的艺术效果: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兰”和“若”都指香草。“芊蔚”指花叶繁茂的样子。诗首二句说春夏季节,兰草和杜若开得非常茂盛。三、四句说这两种草很美丽,红色的花朵开放在紫色的根茎上。蕤,这里指下垂的花,它们的孤高美艳,使林中其它花都黯然逊色。“迟迟”,是长的意思。“
嫋嫋”,指微弱细长的样子。五六句说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子昂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子昂的文学复古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