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故居在广安,多会成为人们的笑料,因为,陈子昂祖籍在射洪,他本人也是生于射洪,死于射洪,其故居又怎么可能在广安呢?但最近,笔者在翻阅岳池县的一本旧县志时发现,县志竟有关于陈子昂故居的记载。

《岳池县志》关于陈子昂迁居的记载
史料载:陈子昂迁居岳池
这本《岳池县志》为1995年由岳池县地方志办公室刊印,其书名下的括号内注明为“清光绪版选印”。该书关于陈子昂的记载主要有两处,一处是13页关于关隘的介绍时写道:“岳门镇隘,县东,离城三十里,相传陈子昂自射洪迁居于此,七世同居。今有子昂读书台,又名孝义台,载<通志>。”一处是116页关于古迹的介绍时写道:“孝义台,一名读书台。唐陈子昂之后由射洪迁居於此,七世同居,唐时旌表之,<通志>载广安。”
一是陈子昂,一是陈子昂之后,笔者一时也弄不明白。由于该县志为清光绪年间的县志选印,而其关于陈子昂的记载又是援引当时的《通志》(《四川通志》的简称),笔者很难找到最早记载的原始资料。
若说是乡人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而将不着实际的传说写入县志,我们或许可以不信,但陈子昂迁居岳池的说法却是出于《四川通志》,《岳池县志》仅是援引其内容,这就让笔者对此说法不敢轻易持否定态度了。

读书台后土块里找到的青瓷碗残片
寻访陈子昂读书台
史料关于陈子昂迁居岳池之说是否为真?是陈子昂本人,还是陈子昂的后人?笔者决意先找到陈子昂读书台,再探其究竟。国庆长假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笔者骑着摩托向史料记载的岳门镇隘出发了。
岳门镇隘也就是岳门镇的关口,而昔日的岳门镇也就是今天的广安区的广门乡,原属岳池县,后划归广安县(今为广安区),并更名为广门。
来到广门乡,笔者找到了原来的关口所在地,经多方打听才知,读书台并非在关口处,而是在关口一侧的望子山上,沿着公路绕行,约摸还有四五里的路程。好在广门乡的村公路还算可以,大约15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望子山村的山垭上,村民告诉我们,到读书台还得走上一里的小路。我们弃车沿着山路前行,一路的风景很美,茂密的树木布满了山野,时而一座老旧的青瓦房从树荫中冒出一部分来,林野深处偶尔也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途经望子山村3组的龙家大院时,恰逢一位大叔在地坝里忙碌着。大叔名叫龙成顺,今年60岁,在得知我们寻找读书台后,他欣然地说道:“读书台哟,就在那边点点,属2组,我带你们去嘛。”说完,大叔回身从家里拿出了一把茅镰,“路不好走,茅草深得很哟。”
大叔一边带路一边说:“老远的人就晓得这儿有个读书台,前几年先后来了几拨远方人,专门来找读书台,有的还专门在读书台边烧了纸钱的。以前那些老人常说,在读书台读书,声音传得很远很远,京城的皇帝就听得到。”但当问起还听到关于读书台什么样的故事,是否听说过陈子昂这个人物时,大叔则是直摇头,“我们也只是小时候打耳边风打到一丁点儿,不过好像听说是有个什么大人物在京城作过官,其他的我们就不晓得啰!”
一路披荆斩棘,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了位于读书台下的一块小石坝。小石坝四四方方,面积约20平方米,除一面与读书台相接外,其他三面都是茅草丛生,可以看出,小石坝已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令人奇怪的是:石坝里居然是寸草不生,干干净净的一块板,像是被人扫过似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