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和他的《登幽州台歌》
王运熙 杨 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当时子昂在征讨契丹的武攸宜军中任参谋。幽州台在幽州蓟县,其故址在今北京市。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作者感慨万端,意绪悲凉,好像是在慨叹宇宙的无穷和生命的短暂,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这种悲感究竟为何而发?包含着怎样的具体内容?又给读者以怎样的启示?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结合陈子昂的为人和写作时的具体情况加以探讨。
陈子昂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但他在政治上的遭遇却是不幸的。他生活在初唐时期,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建功立业的壮志,关心现实,关心国家的命运。入仕之初,任麟台正字,这是一个整理国家所藏图书的小小官职。可是他却不因地位卑微而缄默,多次上书批评朝政得失,提出建议,要求采纳,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勇气。当时武则天为了镇压政敌的反抗,任用酷吏,滥施刑罚,他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批评。对于唐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他也屡次发表意见,要求息兵以缓和社会矛盾,减轻人民负担。这些意见都相当中肯,但却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使得子昂宏大的政治抱负受到了打击。后来他擢升为右拾遗。这个职务本该让他有更多的发表政见的机会,可是事实上他却反而接连受到打击,还曾因事下狱。出狱后,他感到理想已经破灭,很难再有所作为。但是诗人内心深处立功报国的火焰仍然没有熄灭,随武攸宜出征契丹就是这种意愿的具体表现。
当时战争形势对唐王朝很不利。契丹叛唐后,攻陷了营州(在今辽宁省西部),并深入到今河北省中、南部。同时北方的突厥也乘机南侵。万岁通天二年,武攸宜所统先头部队又大败于契丹,总管王孝杰坠崖而死,将士死亡殆尽。当时武攸宜大军驻扎在渔阳(今河北蓟县),听到前军战败的消息,震恐万分,不敢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子昂挺身而出,向武攸宜进谏。他直率地批评武攸宜不认真分析双方的形势,不简练兵马,不严明法制,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把军国大事视同儿戏,将是十分危险的。他还要求分兵万人给自己,充当前驱。但武攸宜却拒不接受他的正确意见。子昂认为自己是军中参谋,当此危急存亡之际,断不可苟合取容;于是再次进谏,言辞非常激切。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一怒之下,竟将他降职为军曹。子昂知道再也无法可施,只得缄默不言。他心中巨大的悲愤是可以想见的。《登幽州台歌》就是诗人在这种心情支配之下写作的。
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记述当时情况说:“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即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氏别传》)这里所说的“赋诗数首”,是指《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诗。蓟丘,即蓟北楼所在之地,遗址也在今北京市。①诗共七首。所谓“感昔乐生、燕昭之事”,是指其中的《燕昭王》、《乐生》、《郭隗》诸首。《燕昭王》云: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郭隗》云: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战国时代,燕昭王礼贤下士,收罗人才。他曾尊郭隗为师,传说还曾为之建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以此招天下贤士。于是乐毅等人纷纷前往燕国,为燕国建立了功勋。唐代的幽州蓟县,正是古燕国建都之地。子昂追咏昭王、郭隗之事,于览古抒怀中宣泄了胸中的块磊。“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二句,清楚地表明了他的自负。他认为自己虽有济世之才,但却不逢其时。天地悠悠,哪里有知己,谁能赏识和重用自己呢?由此上的分析,就可以知道,《登幽州台歌》之所以流露出孤寂之感,诗人之所以发出宇宙无穷和人生短促的慨叹,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感叹那些能够重用贤才的圣明之君,已经一去不返;而后来的能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统治者,自己又不获见。有志之士本该抓紧短暂的一生建立功业,而自己却遭受压抑,只能徒然地吊古伤今。这怎不叫诗人怆然泪下呢?长期以来仕途失意的郁闷,公忠体国却遭受打击的悲愤,政治理想完全破灭的苦痛,都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倾泻出来了。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封建社会中正直而富有才能的人士遭受压抑的悲哀,反映了他们在失意境地中孤单寂寞的情怀。
这种孤独悲凉之感,在封建社会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中是十分普遍的。相传为屈原所作的《远游》中就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忠而见谤、侘傺穷困的悲愁。②阮籍《咏怀》诗中也有“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之句,抒发了他身处乱世的忧生之嗟。《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句就是从上引屈原、阮籍的诗句变化而来,陈子昂的思想感情也正与屈原、阮籍有相通之处。③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强大昌盛的王朝,子昂所处的武则天时代又处于唐王朝的上升时期,但还是存在打击、压抑有用之才的极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过去时代是根本无法完全避免的,《登幽州台歌》反映了这种现象,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