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我们私下交流都是会议结束以后,大家都在一起简单的聊一聊,我得到比尔·盖茨的表扬,首先他说我是中国人的榜样,我听到这一点非常高兴,榜样的问题也是我多次说的,等我将来老的时候,我今天所做的一些,等我将来老的时候,要经得起我儿孙的质问,“爷爷,你告诉我,你这一辈子做了哪些坏事”,这一辈子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没有做过一件坏事。第二,要让中国历史和人民记住我,像记住雷锋那样,雷锋是好人是榜样,陈光标也是好人也是榜样,比尔.盖茨说我是中国人的榜样,这一点我听了非常高兴。
主持人:回到整个晚宴,您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光标:这次的慈善晚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几十个企业家和“巴比”先生发言,每个人慈善,人生价值观和财富观的观点当中,我总结了好多的经验。这对于我下一步完善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改革和创新也有着很好的一种建议。
主持人:我记得有企业家说,你给巴菲特写信,私下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发到网上?你怎么回答他。
陈光标:有企业家是这么说的,打电话给我的都是好朋友,说陈光标你给“巴比”先生写信要“裸捐”,你就私下写给他好了,你贴到网上干什么,你给我们带来了压力,我们不是不捐,但是我们做不到“裸捐”,这个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主持人:这个“裸捐”比较有争议,冯仑 (微博)先生是在企业公益方面做得不错的,2008年冯仑先生、王石 (微博)先生等,他们有一个团队专门去美国的基金会考察,万科和万通他们都有自己的非公募基金。前几天冯仑在清华大学关于慈善和公益的演讲上专门讲到“裸捐”问题,他觉得在1956年的时候中国民营企业家基本上全“裸捐”了,因为全捐给政府了,捐了之后,可能导致后面的经济还不是很好,不知您看了这个观点没有?如果您没有看到,我刚才告诉您,您怎么看?
陈光标:我认为不能把1956年的观点拿到2010年来说,1956年,包括1964年,1965年,我的哥哥姐姐都是饿死的,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真正的企业家,我认为那时候的“裸捐”和现在的“裸捐”这个观点已经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我理解他的意思可能是讲在1956年我们的民营企业都被收回国有,这个对你的捐赠,大家觉得不太好的一点,虽然你捐赠当然是很好的,做好事。但是你捐钱很多是捐给当地的政府,捐给政府就觉得基本上等于换了个形式缴税。
陈光标:我捐也没有都捐给政府,我一般是50%捐给政府有关的慈善部门,我会跟踪,我会定向,跟踪落实,我的善款使用情况我认为还是非常满意,还有50%,我亲自发放,去慰问。在发放和慰问过程中,在这中间体会到心里的快乐。

裸捐:不排除建立基金会的方式,用于环保、教育和突发灾难的救助
主持人杨子云:您有没有想过像刚才我讲的万科、万通,包括我们腾讯公益慈善基金那样,自己成立一个企业的基金会,通过基金会的模式去运作。我记得前不久邓国胜老师和徐永光老师都向你强调这一点,你现在是一个什么打算?
陈光标:我认为我现在要成立“陈光标榜样基金会”或者是非公募基金会,我认为现在还远远不够成熟,我们现在中国改革开放,慈善的事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我们更多的去创新和推动,去改革。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怎么样来结合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和中国慈善的文化寻求一个结合点,怎么样做得更好。更让每个捐赠者明明白白,更让每个捐助者捐得感动和放心,这一点怎么样更加的完善。
我陈光标决定了“裸捐”,首先说到一定会做到。我不会等我将要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给我的儿孙留下骂名,我说到一定会做到,“裸捐”不管有多少,我就是有一千亿对于一个国家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我的“裸捐”的背后是什么?我也走过了几十个国家,我看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世人失去了人性,失去了道德和良知。这样社会发展下去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整个社会,也不是光我们国家。包括我走访了几十个国家,人睁开眼睛,闭上眼睛,都是在追求钱、权力,什么都能干。只要能够达到利和权,什么都能干。这样是不行的。
主持人:我是非常赞成你的“裸捐”,但是我还特别希望您要“会捐”。我曾对美国和丹麦的几个基金会做过考究,这些富人是在自己身后把所有财产都捐出来,做成公益基金会的形式去运作这个基金,推动某个领域的进步。这种“裸捐”是我比较去推崇的,你可能正在学习之中。
陈光标:其实我陈光标成立了基金会,我的财产可以全部捐,我也不会捐给我自己的基金会,捐给我自己的基金会,这个可能会引起争议,大家就讲不清楚了。我可能会找一个我最值得信的过的,值得我信赖的基金会,我捐给他们,让他们去管理。我的儿女只有监督权。我捐的钱用于环保产业宣传,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其次用于突发灾难的捐助。我只打算做这三点。
主持人:你这个思路已经比较清晰了,但我的建议是不必在意要捐给别的基金会,主要是构建出一个好的制度,如果制度完备、运作透明,给陈光标、或者张光标基金会都是一样的效果。
陈光标:那要具体看看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法治化和制度化,怎么样能够让人民群众放心,信得过。如果这样到时候也可以考虑,因为我现在还年轻,今年42岁,未来还有几十年的财富可以创造,多创造,全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那会更多。我多做就多帮助一点,少做就少帮助一点,起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再考虑去帮助别人。
“巴比”晚宴上有个别企业家也是代表一部分企业家的观点,说我们把企业做强做大,创造税收,创造员工就业,这就是社会责任,这就是慈善。这个观点讲的也不错。但是,我们小平同志说过,先富帮后富,我们中国还有很多老百姓一天三顿饭吃不饱肚子,还有那么多孩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没钱上大学的。还有那么多孩子在医院里面有钱看病,没钱就出院的。我们看到很多,是不是需要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有能力拉他一把,来改变他的命运。对吧,你缴税收,解决员工就业没错,扩大再生产也没错,公司的林润,今年一百个亿,明年两百亿,后年三百亿,永远没有一个止境。这些老百姓需要帮助的得不到帮助。我们每年从企业净利润里面相应的拿出一定比例出来,我们去通过基金会也好,一对一的帮助也好,我们尽量去做一方面这些事情。我陈光标为什么在坚持不懈的,不会超过两个月我就捐净利润的50%,有的时候我不捐,我的夫人还提醒我。我捐的时候是把媒体较过来见证,当场拿走。我的原则是经营的地方不捐资,捐资的地方不经营。慈善讲究不要带有目的性和交易性,我就是这么做的。
我捐了十几个亿,捐了13.5亿了,都有发票。捐到哪里去,哪里都给我开一个收据发票。我13亿捐到哪里去,有依有据。评中华慈善奖,专家教授要核实的。
陈光标赚的每一块钱里,都有党和人民的无形股份
主持人:您的理念我是非常赞成,但是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