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千里救灾感动中国被尊称中国首善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905/20090512172418218.jpg" border=1>
陈光标穿着迷彩服,挂着以前参加活动时得到的红十字胸牌,在灾区参与救援长达20多天。江苏黄埔 供图
陈光标捡起废墟中的学生登记表。江苏黄埔供图
本报记者 王京
风云篇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天后的13日中午,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就已从武汉赶到了都江堰,他和公司员工们带过去的60台挖掘设备,“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在接下来的20多个日夜,陈光标寸步没有离开,他亲自救出了12名幸存者,背出了208个遇难孩子的遗体……陈光标不是“中国首富”,连“南京首富”都算不上,但去年他捐出了1.8亿元,名列2008年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被称为“中国首善”。
一次特殊的董事会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之时,陈光标正在武汉主持公司董事会。会议室有明显的晃动。“我们当时只知道地震了,但不知道震中在哪,有多严重。大约3点左右,四川的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四川震了,很多房塌了,估计很严重。”陈光标说。
陈光标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即决定将董事会改为抗震救灾研讨会。
陈光标和公司董事商量:面对灾难,公司能做点什么。
有人说:“那就捐款呗,除了这样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拆迁,对于房屋结构、倒塌房屋清除都有丰富经验,我们的破拆队在那里一定能派上用场。”陈光标说,“你们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的家人、孩子压在废墟下,那是什么心情?”
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陈光标说服了股东,向正在江苏、安徽等地的60台准备分别前往山西、北京、天津进行拆迁工作的工程机械下达命令:“原地掉头,开赴灾区,将1/3原有的机械操作人员换下,把能吃苦、技术过硬的优秀员工调上去。”
为了保证队伍在路上畅通无阻,陈光标要求所有人穿上迷彩服,戴上自制的红十字会胸卡,并在每辆车上都挂上自己在广告公司赶印的“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专用车”的条幅。
“后来有些人质疑我,说我没有得到红十字会的授权就擅自挂上红十字会的牌子。但特殊时刻,谁还顾得了那么多?我们要不这么弄,谁让我们进去啊?”陈光标激动地说,“我又不是去诈骗,人命关天!”
13日下午3点,陈光标带着200万现金支票先行赶到成都,他提出25万现金,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省公安厅门口购买了对讲机、扩音器等物品。带着这些东西,他和朋友一起驱车前往都江堰。
一路上,他们不断遇到受灾的老百姓徒步撤离灾区,每次他都让朋友停下车,给每一个受灾群众发现金。少则100多则上千,不一会儿,他取出的25万现金就发出去10多万。
“捐到慈善机构的钱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到灾区人民手中,但现在他们什么都没有了,这点钱能让他们买吃的喝的,也是最直接能帮到他们的。”陈光标说。
5月14日下午3点,地震发生后48小时,陈光标的60台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经过千里跋涉抵达四川灾区。这是第一支抵达灾区的民间救援队,他们几乎与解放军同时开进灾区。
这支队伍,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支优秀的救援队
5月14日下午1时,先期到达的陈光标步行8公里来到受灾严重的北川中学。尽管已经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惊呆了——随处可见从废墟中伸出来的手、脚、头,许多学生的身躯被压在废墟下。“看到那种景象,任何人都不会平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顾一切地去救那些孩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光标目中含泪,声音嘶哑。
现场有一些当地群众和救援队,但不太了解楼房结构。当时大型设备尚未进入,许多人只能用铁锹、镐头等原始工具救援,进展缓慢。
陈光标和朋友找来一个千斤顶,把楼板一点一点顶开,然后在缝隙中垫上砖块,就这样,他亲手从废墟里救出了5名幸存的北川中学学生。
陈光标还不断地用刚买的扩音器向困在废墟里的幸存者喊话,鼓励他们要坚强、不抛弃、不放弃。当天他一直忙活到第二天凌晨3点。
后来,救援机械终于来到了现场。陈光标给120名操作手开了一个小会,向员工们承诺:他们在灾区工作的工资,将从平时的每月5000元增加到2万元,而且每5天发一次。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陈光标的救灾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14日与15日在北川救灾,16日去了德阳、绵竹和东方汽轮机厂,17日就赶到了汶川的映秀镇……陈光标一面亲手救人,一面指挥工程机械疏导交通,他是救灾现场最繁忙的人之一!
在紧张的二十几天里,陈光标亲手救出了12名幸存者,背出的学生遗体达208具。陈光标还能向记者清楚地叫出几位幸存者的名字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