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新型材料、再生资源利用、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电厂配套设施、智能识别系统
前世今生:
“你叫陈光标吗?我早就听说过你,我知道你,你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企业家不但要有经营的理念,还要有爱心,有灵魂。谢谢你们!”温家宝总理如是表达对陈光标的赞赏之情。
十年来,陈光标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6.13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在“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中高居首位,被人们尊称为“中国首善”。而他,不是中国首富,也不是江苏首富,甚至不是南京首富。
陈光标表示,今年上半年他就捐出了1.6亿元,全年他计划捐出2.5亿元,占到公司同期利润的20%~30%。陈光标的公司涉及新型材料制造生产、再生资源利用、电子医疗设备生产、生物医药、电厂配套设施生产以及智能识别系统研发等产业,虽然略显零碎,但仅仅废旧处理年加工能力就可达到3000多万吨,2008年产值有望达到100亿元,傲居全国首位。
陈光标列传
文/鲁渝华 白灵
如果说早在年初以1.8亿元的捐赠额砸下“中国首善”的牌匾,恰然地验证了商人的成色,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首善”既不是全国首富,也不是江苏首富,甚至还不是南京首富;
如果说每年捐赠上亿的他,更像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公益人士,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然而在残酷的商业王国里,他却“心狠手辣”,屡屡创造出“暴利”的奇迹。
他在镜头面前时不时流下“不争气”的眼泪,被人誉为“作秀”和“伪善”;然而在灾难降临的第一时间,他亲率60台工程机械奔赴火线,并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救出113名幸存者、背出300多具遇难者遗体,其慷慨断然的勇气令人震撼。
如果说2008年有一个中国商人让全世界为之感动,那么,他无疑是陈光标。
这个浓眉大眼、笑靥如佛的男人因为两件事情而出名。
2008年3月,由官方机构发布的2007年慈善榜上,陈光标和他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以年捐赠到位1.8亿元的绝对领先额,荣膺年度最高荣誉“中华慈善奖”。有案可查的是,近十年来,这位在富豪榜上名不见经传却乐善好施的老板,累计捐款捐物已达6.13亿元。
另一件事则是今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三小时之内,他带着120名员工及60台挖掘机、吊机、推土机星夜兼程,驰援灾区。这支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民间志愿队”,创造了一个几乎与解放军同期抵达的速度。而在灾区,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还打通了从汶川到映秀的生命线,并营救出了113条鲜活的生命。
“起于寒微而富,是为能也;怜贫惜老,是其仁也;千里救难,因其义也;亲入险地,是其勇也;富不忘本,因其德也。”网友如是说。
关于他的人、他的事业、他的财富,乃至慈善,无疑都成为一个典型的富而有德的大商样本,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
少小印记
2008年7月20日,陈光标应邀来到北京大学作报告。台下近千名学子,主邀方给陈光标的要求是煽情、丰富、动人,希望他现身说法,给这群具有传统批判精神的精英们“上一课”。
原本一个小时的演讲时间最终缩水成了半个小时,面对依旧还有些伤感的学子,陈光标决定跟他们做一个游戏。他伸出一个指头:“这是几?”台下异口同声:“一!”他摊开手指:“这是几?”“五!”他蓦地握紧拳头:“我伸出一个手指,又张开一个手掌,这意味着什么?”台下顿时沉默。未久,一个热血而有些冲动的学生站了起来:“你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指头的力量很小,但整个手指的力量联合起来,力量就会无穷大,这就如我们在灾难中爆发出来的民族团结精神。”
掌声顿然响起,不过陈光标似乎对答案并不满意:“还能想到什么呢?”一片哑然。“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是一块钱?五块钱?”学子们愕然。“其实我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作为商人,要想到钱,要把一块钱变成五块钱。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又需明白,有了钱的时候,就要去帮助别人,每个指头捐一点钱出来,联合起来,这又是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当然,你还应看到,其实这都是在一只手上紧紧相连的事情。”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他的确是个赚钱的高手,又是个回报社会的楷模,当然,他认为,这一切有赖于他少小的经历——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