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湾向穷人派红包、在政协大会开幕前一天为红军小学搞捐助仪式、计划到新加坡敲锣打鼓派钱,这是有着“中国首善”美誉的陈光标 (微博)的慈善之旅。对此,有人赞叹,有人不以为然。
“就算秀,我也是用真金白银在秀。社会需要这样的行为,来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希望通过我的亲力亲为,去唤醒人性的光辉。” ——陈光标
昨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评价道: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是好的,无论高调行善还是低调行善,都对慈善事业发展有利,“但对扶助对象的尊严予以妥当考虑也是必要的”。
在当天举行的“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陈光标先生在台湾高调行善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请问李部长对于高调行善怎么评价?”
李立国表示,陈光标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奉献爱心的人士,他在近些年慈善事业上的表现和贡献,社会公众已经逐渐了解,他的慈善行为是好的,是具有倡导性和带动作用的。行善的理念和方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个性化,所以无论是高调行善、低调行善,还是默默无闻地做善事、好事,都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利。每个人都可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在慈善事业的贡献中来体现。
“慈善事业有宣传就能有带动,所以慈善事业的宣传对慈善事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李立国说,只要有利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只要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任何方式)都可以认同,都可以提倡。当然,在慈善事业中,对救助对象、扶助对象的尊严予以妥当考虑也是必要的,这也要从奉献爱心体现在对象上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和设定。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随便派钱只会越救越穷
对此,同为企业家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却不以为然。
“做慈善首先要让自己的员工先富裕起来,二是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三是要让人真正富起来,而不是随便派点钱。”宗庆后坦言并不赞同陈光标的做法,“随便派钱,只会越救越穷。”他表示,娃哈哈也参与了许多慈善活动,但都不会像陈光标这样大肆宣扬。“我们为教育捐过钱,为重大自然灾害受难的人捐过钱。我们还帮助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群众装沼气设备,让他们勤劳致富。”宗庆后说.
同时,宗庆后也不赞成将所有资产全部捐出的“裸捐”行为。“财富在有能力的人手上,能创造更多财富。把钱分光了,还怎么创造财富?”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为博上镜捐款我不赞成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有着商业地产“教父”之称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是讲孝,其次就是讲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应该拿出一些来回馈社会,因为企业做大了之后,个人财富就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了。“但是企业做慈善应该是一个逐渐向外扩大的环形模式。首先应该是你企业的高管和员工过得怎么样,应该先让他们有较高的收入,生活得比较幸福。如果做不到,还要为了面子去外面搞捐款,博一个什么上镜率,我是不赞成的。”
王健林也认为,做慈善首先要问的是你企业员工收入多少,纳税多少。如果企业员工收入很低,纳税又不多,捐款再多那也失去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