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凌晨3点,冯小刚仍在微博上。这位曾在《唐山大地震》中以眼泪和钞票向国家主义献媚的名导,此刻正为陈光标“喊冤”。他一口气连发6条微博,直批那些质疑陈光标的人,“不捐的骂捐的装什么孙子呀”。裹挟强大的明星粉丝人气,冯的力挺,顿时成为“保卫陈光标”的最强音。
与陈光标原本非亲非故,八杆子打不着边的冯导,干吗选择劳动节这样的特殊日子,独独为陈光标“加班加点”?
这显然是一个极富寓意的现象——冯看似没来由的“出手”,实则透露出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舆论手感。在“诈捐”和“伪善”的质疑风暴中,陈光标已罕见地转危为安。冯看似“龅牙咧嘴”的表态,实则是“和谐中国”的“和谐之声”。
这更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从王石、余秋雨、章子怡、李连杰、陈发树到王健林,无数因慈善而遭遇质疑的明星和企业家,均曾引来网上一边倒的口水和板砖,唯独陈光标,则恰恰相反。他“中国首善”的人气地位,因为特殊的中国式慈善语境,被意外地赋予了“任尔东南西北风”的中国式神功。
陈光标属猴,今年44岁。2008年5月的那场大地震,他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第一时间组建救灾队千里驰援,受到了前来视察时的温家宝总理的高度称赞。其在废墟堆里挥汗如雨的身影,刷新了国人对新富阶层的固有形象,成为天灾面前最温暖人心的记忆之一。陈光标不仅“一举闻名天下知”,而且由此迈上了荣誉等身的“星光大道”,直至被贴上“中国首善”的标签,崛起为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标杆。有媒体披露说,其各类荣誉证书和奖牌,足足有上万件。
扪心而问,对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一个人只要在做善事,哪怕他有着怎样的私心和虚荣,都不能因此动摇我们对善事本身的敬畏之心。佛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人家手里举着的还是自己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
但这样的敬意,并不是媒体可以放弃质疑的理由。
当陈光标公然以“中国首善”和“中国慈善第一人”的身份自居时;当陈光标手持现金,不惜以“暴力慈善”的方式高调作秀时;当陈光标身着挂满奖牌的衣服,频繁出没于各大报章,侃侃而谈中国的慈善事业时……企业家的陈光标早已转型成一个公众人物,一个专业慈善家。作为公众人物,他既然甘享镁光灯的荣耀,就应该知道被“拔粪”的危险。而作为慈善家,不诈捐于他,就像官员不能贪腐,医生不收红包,记者不写假新闻,是职业道德的最起码要求。这样的起码要求,岂能不容人质疑?
所以,对于掀起这波质疑风暴的媒体和记者,我们不但不应轻易扣上“别有用心”的帽子,而且要同样致以深深的敬意。何况,真正的慈善,不怕阳光和透明;真正的慈善,也只有在阳光和透明的环境里,才能长久,才能走远。
然而,这样浅显的道理,在一向以“民意”和“正义”自居的网络舆论中,竟罕见地“失语”了。自王石始,网民已在慈善的问题上将无数的偶像和公众人物拉下神坛,将他们最普通最真实的“人性”打回了原形。但这一次,面对陈光标的“诈捐”和“伪善”嫌疑,面对他“像雾像雨又像风”的财富过去,无数的“板砖”和“口水”,突然感到了莫名的恐惧。
他们害怕,这个好不容易树立的“首善偶像”,又将成为“浮云”;他们害怕,因为对陈光标的清算,会让更多的富人有了止步于慈善的公然理由;他们甚至在想,在食品安全如影随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道德土壤越发贫瘠的今天,陈光标纵然是真的“诈捐”和“伪善”,其行为也可理解,其形象也比“李刚”和“药家鑫父亲”高大和可爱多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