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岗湖乡,很多村民仍习惯用陈当年在家乡的外号———“厚皮”称呼他。
就“12·1”事件曾向陈光标 (微博)求证,他说“没有这个事”,(村民被打后出示的)那些照片“是街上自己人制作的”。“据我了解,公安和市容委没有主动打过人,主动打公安的有,但公安打他们绝对没有。(说我指使的)没有这个事情。”陈光标说
转播到腾讯微博 
陈光标的父亲陈立胜指着对面的商业街说:那是我们家的。 记者 占才强 摄 资料图
转播到腾讯微博 
商业街购房户与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记者 占才强 摄 资料图
内文导读 专访陈光标:我垮了全社会可能会看我笑话
摘要:我做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给领导送过钱,我这么多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我从来没去过,也从没请别人去过,别人请我也不去,严格要求自己。你可以做个调查,陈光标这么多年来做企业从来没向银行、向朋友借过一次钱。
记者 占才强
其实早在2008年,陈光标就曾面对拷问。
这一年,他首度登临“中国首善”———这年4月揭晓的一份“中国慈善排行榜”,他以1.81亿元的上年度捐赠居于榜首。
但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一个月后的汶川地震,他“指挥60台机械、120人千里驰援,成为进入灾区的首支民间救援队”。
也是这一年,灾难中“一个人感动了中国”的陈光标,其震后驰援的事迹曾被疑为子虚乌有,而其在家乡捐建的公益项目亦被指假慈善之名,谋一己之私。
记者的调查是从陈光标家乡开始的,然而宛若进入一个悖论世界。
家乡人眼中的陈光标,与其在公众前的形象判若两人。一场与其“慈善工程”关联的恶性事件,至今仍刺痛着当地人的记忆。
还是在这一年,陈光标呈于媒体的多笔捐赠,亦被疑严重夸大,而其扑朔迷离的公司业绩及巨额善款来源,一直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在媒体的视野里,陈光标总是奔走在慈善路上,鲜见作为企业家安身立命的关于其经营方面的报道。陈光标的公司有多大?如何取得他自己所声称的经营业绩,始终是悬在民间的巨大问号。
陈家的“老年活动中心”?
江苏省泗洪县城往南,50公里,到达全县最贫瘠的乡镇之一———天岗湖乡。
开车前,泗洪的士司机说,你去天岗湖?那是陈光标的家。记者奇怪,怎么一提天岗湖就说陈光标?司机回答:他家房子盖得漂亮。
司机所说的“房子”,在天岗湖乡,对外称谓是“老年活动中心”。一处占地30多亩、苏州园林式的超大庭院。4年前落成后,成为远近最津津乐道的“地标”。
今年4月26日,见到记者后的村民群情激昂,话题也和“老年活动中心”有关。而愤怒来自于一天前,陈光标回应近期质疑的电视露面,“我看了两遍”,村民王某说。
电视中,记者电话连线天岗湖乡党委书记钟波———老年活动中心现在对外开放了吗?老年活动中心正常是对外开放。咱们乡里老人可以去里面活动,是这意思吗?不光是老年人,包括其他人都可以正常进去。
连线还问到有争议的农贸市场,钟波在电话中说,农贸市场2008年以后是政府进行管理,在这之前是他弟弟(陈景标)进行管理,但是所有的费用全免。2008年后,政府也仅收卫生保洁费,其他费没收。
几位村民对此颇觉“失望”:“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事实真相,为什么不连线一下天岗湖的平民百姓?听听老百姓是怎么说的。”
“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村民们呼请,“我们恳请全国的记者,亲自到天岗湖来实地了解,到底是‘老年活动中心’,还是打着捐赠的名义,建自家的花园?农贸市场到底是公益,还是背后另有所图?”
仍处争议中的“老年活动中心”,全称“泗洪天岗湖古建花园式阳光老年人活动中心”。2007年5月开工,11月竣工,报载投资2600万元,也是陈光标捐赠家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多家省、地媒体对其描述为:“苏北最大”、“江苏乃至全国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人间仙境!”泗洪县一名司机进入庭院后啧啧称赞。庭院内绿草茵茵,引种了多种名贵花木,精致的漆木护栏环绕一个偌大的水塘,水域上石桥错落,宛若苏州的某个园林。几处古建式房屋点缀其间,内部装修气派豪华。
在中心建成不久,南都记者第一次到天岗湖探访曾进入园内,发现除草坪上零星摆放的锻炼用具,和一处儿童游乐设施,找不到老年人专用场馆。几处建筑,一处类似“寝宫”,其间一套房的卧室里摆放着豪华双人床,高档寝具、洗漱用具一应俱全。另一处会客厅,金灿灿的座椅,典雅的屏墙,给人皇室般的奢华感。
记者在园内遇到了自称为“主人”的陈立胜。“这是我儿子建的,每亩光买地就花了差不多25万元。”他说。
陈立胜是陈光标的父亲,他就住在花园式庭院临街的一套古建式大宅里,同住的还有老伴高先霞(音),以及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
陈立胜带记者到“中心”外,指着街对面一排商业街楼面:“这也是我们家的。”言语中满透自豪。这排当地人眼中的高档商住楼,临街上下3层,共30多套门面及住房。
而与商住楼毗邻的农贸市场,又是陈光标捐赠家乡的另一大型公益项目。
捐农贸市场为卖房?
农贸市场和商住楼所处的地块,在天岗湖乡正街一条主干道边,占地20多亩,5年前还是天岗湖粮管所的地盘。
一份由30多位村民写的《哀告求救书》,这样讲述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在内两片占地50多亩土地变化的过程:
“2006年,陈光标为修建农贸市场占用了20多亩的天岗湖粮管所,老弱病残的职工被撵出无家可归,而陈造了和农贸市场连在一起的几十套楼房出售牟取暴利。2007年5月以投建老年活动中心为名,以每亩23600元赔偿强行买断了联淮村七组的33.5亩耕地和一个面积近10亩的蓄水塘,还把紧挨这片地的居民房屋推掉。有村民不愿在赔偿协议上签字,村干部以停水断电、计划生育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