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眼里。实际上如同没有天子,因此孟子不说更换天子,而是说“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其 “变置”就是“变置”最高权力者。针对要打算统一天下的各路诸侯,孟子则说:得到最广大民众的拥护才能统一天下。因为孟子的民本主义是维护最广大民众利益的,所以得到了最广大民众的拥护(战国初期,“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儒家已式微,孟子出,儒家才为之大振,就是最好的证明),因而在孟子那里形成了民本主义的大无畏的精神,也是那个时代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最主要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孟子》一书中比比皆是,例如《孟子》一书的开篇第一章《梁惠王》章,孟子就把梁惠王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孟子还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制也:吾何畏彼哉?”所谓“在我者,皆古制也”,乃是托古说今,实际上是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这种精神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他善养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公孙丑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不慊于心,则馁矣。”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也就是由其民本主义之“道”、“义”所生,换句话说,孟子的“浩然之气”即大无畏的精神与其民本主义是紧密相连的,是其民本主义自身所固有的,这是不错的,只是孟子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地结合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做进一步分析,这是孟子的时代和思想的局限。
战国时代是自春秋末年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那时,各大国都先后完成了政治经济改革,其政权已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手中,其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已从内部的改革(即从内部改奴隶制为封建制)转向外部的统一斗争(即各大国都在努力争取由自己统一天下)。奴隶制已基本消亡,大一统的、大地主阶级的封建制国家尚未建立起来。而社会上存在的大量的“民”,即小地主、小农、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在诸侯争夺天下的斗争中充分地显示出了他们的力量,他们的向背,决定着由谁来统一天下。因而各诸侯在统一天下的斗争中,皆要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特别是争取代表民众的知识分子的支持,各国都广招人才,国君礼贤下士,蔚然成风,知识分子只管发议论,不做具体事而拿薪俸。这在战国时代是很普遍的,而以齐国为最,这是因为齐国有着管仲的前民本主义传统(《管子·牧民》篇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学界大都将此当作民本主义思想,我曾经也同意这种观点。但细究起来,虽然管仲为政要“顺民心”,但他还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牧民”,民众还没有真正地被摆到天下之根本的地位上来。因此,我把它称做前民本主义),以及田氏代齐时依靠的就是民众的力量(史称田氏曾以大斗出贷,小斗收入,争取民心,从而篡夺了齐国姜姓的政权)。大概在齐桓公田午时(即田氏篡齐的第二代)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宫(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广招贤才。到了齐威王(田午的儿子)、齐宣王(田午的孙子)时,稷下学宫甚为兴盛,战国时代的有名的知识分子大都到这里来过(包括孟子),大都是稷下先生。民本主义就是在这里应运而生的。没有这样的历史条件,民本主义连同其大无畏的精神是不可能产生的。
孟子教训梁惠王的事例以及“说大人”还要“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或者说孟子的“浩然之气”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在秦汉以后,即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封建等级制度确立起来之后直到封建社会结束都是绝无仅有的。而孟子的民本主义及其大无畏的精神,显然与等级制度“君臣之道”是针锋相对的。
伯夷所主张的 “君臣之道”(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及其观念),也是孔子极力赞扬,后被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及士大大夫们继承并提倡的。《史记·伯夷列传》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结合《史记》记载伯夷所说“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来看,孟子批评伯夷之“非其君,不事”,显然是批评他从其“君臣”之道出发,忠于他的那个君主,而不事奉其他的君主。至于“非其友”当然也是指与伯夷“君臣”之道不同的那些人,伯夷决不会与他们为伍。“恶”的意思是罪恶,与善相对,《说文》:“恶,过也。”《广韵》:“恶,不善也。”“恶人”就是有罪过的人,是坏人。这些人当然也是不赞成“君臣之道”的人。伯夷决不能立于这种人的朝廷里,决不能和他们说话。“推恶恶之心”中的前一个“恶”字为动词,意思是厌恶,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讨厌。伯夷把这种讨厌“恶人”之心推广起来,就连“其冠不正”的“乡人”,他也不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好像要被他们玷污(浼焉)了一样。接下来,孟子说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请伯夷去做官,伯夷还是遵守着“君臣之道”,“亦不屑就已”(按:屑,赵岐注:“洁也。”伪孙奭《孟子注疏》、朱熹《孟子集注》皆沿用此说,误。屑,在这里是与“不”连用的,是不值得的意思。此种用法《诗经·鄘风》中已有,其《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高享先生注:“鬒”,“黑发,一说稠发”。“髢”,“假发”。这句话的意思是,黑发如云,用不着﹝不值得﹞带假发)。
在关注天下大多数民众疾苦的民本主义者孟子看来,这种死守着“君臣之道”,眼中只有其君,而不关心天下民众疾苦的伯夷当然是狭隘的。虽然孟子没有直接批评伯夷之“君臣之道”,而是批评伯夷狭隘,但其锋芒是指向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及其观念“君臣之道”的,是批评伯夷坚持“君臣之道”是“狭隘”的。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奴隶制、封建制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观念亦即“君臣之道”总是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周灭殷之后,昔日的统治者便成了战俘,除了封殷纣之后武庚禄父于宋,使其“率尔类丑”,以续殷祀之外,皆沦落为周人的奴仆即奴隶。《左传》定公四年里祝佗说:“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